原创 沈髙禾
梁家河,这个坐落于陕北黄土高原上普普通通的偏远贫困村,在习近平的正确领导和指引下,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发展成为人均年收入过万元的致富村,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习近平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梁家河”是一种精神,一种攻坚克难、追求真理,不忘初心和使命,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1969年1月,受父亲习仲勋冤案牵连的习近平响应中共中央“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登上北京开往延安的“知青专列”,一路颠簸来到了陕北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那时的梁家河贫困、封闭、落后,生存环境恶劣,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下,老乡们吃不饱肚子,要靠出门讨饭才能度过饥荒。初到梁家河的习近平还不满16岁,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挣扎与思考后,带着父辈们“融入群众、融入乡村,扎根人民、团结群众”的谆谆教诲,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在梁家河开始了自我精神上脱胎换骨的洗礼与升华。干活从不“撒奸儿”的习近平身上没有了“城市味”,很快与乡亲们融为一体,读书多、见识广,且乐于奉献的习近平取得了群众的理解与信任,被举荐为梁家河党支部书记。从此,在人民群众的拥戴下,习近平带领梁家河的父老乡亲们打坝造田,推广沼气技术,开铁业社、代销店,挖水井,办缝纫社、磨房、菜园、扫盲班等等。梁家河的生产力迅速提高,经济内部搞活,群众的生活有了明显地改善,吃饱了肚子,喝上了干净卫生的水,文化知识水平和文明程度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也有了显著提升。
“梁家河”是一种情怀,一种亲民、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习近平说:“梁家河是一所学校,我在这里收获了很多。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作为共产党人,我们一定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否则我们的良知在哪里啊!”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时间里,通过努力,为梁家河干成了多件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大好事,没有一件出于对个人私利的考虑,却是件件事关梁家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改善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习近平认为,人民群众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事情。梁家河人们常说:“近平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
“梁家河”是一种作风,一种脚踏实地、务实苦干的作风。在梁家河打淤地坝的时候,在抽水泵出水口铲土是最苦的差事,一是速度要快,劳动强度大;二是水会溅湿裤子,很冷。习近平总是主动去水沟旁铲土。打夯、搬石头,这些苦活、重活,他都是抢着干。在他的带动下,乡亲们也拿出了冲天干劲,终于把淤地坝打成了,直到现在,这块坝地仍是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它是习近平给梁家河留下的一笔丰厚的财富。在推广沼气的过程中,梁家河土壤松软,不适宜挖沼气池,山路蜿蜒狭窄,无法运送水泥沙石,村民居住分散,沼气输送困难,沼气池的池盖没有合适的石材等等难题一个接着一个,远比想象的要多。而实干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事实是最好的辩手。在习近平带领村民们坚持和实干的过程中,难题一个一个解决,新的建池技术被掌握和推广。梁家河在1975年8月共建成沼气池34口,解决了43户社员的点灯做饭问题,基本实现了沼气化。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梁家河”是崇高远大的理想,是坚定不移的信念,是大公无私的奉献。习近平在梁家河的奋斗经历鼓舞和激励着我们:无论一个人身处什么样的逆境当中,只要能积极地面对生活,无私地为他人奉献,抱有远大的理想,那么你无论将来成为工人、农民、学者、医生、教师或是国家干部,都能为人民服务,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直至成为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