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双骄》和《武林外史》:为啥总是忘不了古龙的英雄

文/易水长弓
1966年,《绝代双骄》和《武林外史》相继问世,奠定了古龙在武侠小说中的宗师地位。

两本书,两个主角。小鱼儿、沈浪。性格迥异,却都有英俊的脸庞,悲情的身世,以及坏坏的笑。

没人知道古龙怎么能在短短的两年中,创造出两个血肉俱全却又截然不同的武林侠少。五十年过去,再看《绝代双骄》和《武林外史》,依然能读出江小鱼的灵气和沈浪的不羁。

人们常把古龙的《武林》和《双骄》问世,和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问世的地位划等号。而自从这一刻起,武侠界终把古龙拔高到了金庸的高度。金古,和唐诗中的李杜一样,再也分不开了。

金庸像是唐诗中的杜甫,写什么像什么,都能有血有肉,体态丰盈。

古龙像是唐诗中的李白?写什么都带着几分飘逸,几分仙气!对,又不对,古龙其实更像李贺。

在古龙写武侠小说的时候,武侠界已经有很多的故事、很多的手法,以及很多的套路。

比如:男主身负血海深仇,偶得秘籍功力大进,总是俊男美女一大堆,这些套路,在古龙写小说时,早已用老。

李贺在写唐诗时,也是遇到这么个情况,诗歌的格式已定,主题也就那么几个,要想写出新意,难!

古龙和李贺,另辟蹊径,想出的办法叫拱,把既定的框架拱出一个大窟窿,引领人们看到一片新的天地。

李贺把诗歌的重点,放在烘托诗歌的气场上。于是,唐诗里,最有气场,最会描写宏观景致的诗人诞生了。

古龙也一样,他在武侠小说里,融合人生哲理,融合中外游侠故事,融合西方推理悬疑情节,用散文的方式来展现故事。人们不由惊呼,原来武侠小说是可以这样写的。

而且,古龙的英雄很特别!

在古龙的小说里,英雄都是孤独的。金庸的小说里英雄都有小伙伴,都有长辈,都有许多亲戚。连最悲催的狄云都有个可爱小师妹一起玩耍。

这些英雄们即使被欺负了,也仍然有疼他们的人。杨过有郭靖疼、令狐冲有师娘疼。张无忌有张三丰疼、狄云有水笙疼。

可古龙笔下的英雄呢?他们是真的孤独,孤独的让人心疼。

傅红雪曾说,他没有朋友。他留给人们的印象总是一瘸一拐行走的身影,像一匹孤独的狼。

阿飞说过,他是在荒野中长大的,风、雪、霜、雨,都是他最大的敌人。

萧十一郎把家安在了高高的山岗上,并不是为了耍酷,只是因为他不想听到市井的喧闹,喧闹声会让他感到孤独,因为他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人。

在古龙的小说里,英雄都是勤奋的。金庸的小说里,烤鸡就能引出个绝世高手传你降龙十八掌,钻个山洞,就能学到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

然而,现实中,你钻山洞就能捡个神仙姐姐吗?

古龙的英雄,没那么多奇遇。虽然他们一出场,就傲视群雄。

李寻欢一出场。一手飞刀绝技就让人惊艳。没人知道他的武功是怎么练出来的,只知道他为了保持手掌的稳定,不停的雕刻再雕刻。

我们能感觉到,那是经过了漫长的磨练得来的。

像燕十三的剑,傅红雪的刀,陆小凤的指头,在练成之前,经过如何的痛苦磨砺,反复尝试?书上都不说,但你能感觉到。

比如阿飞的快剑,古龙只一句话淡淡敷衍过去:“他苦练十三年,每天练七个时辰,练得掌心和脚底都被磨穿。”

做古龙的英雄不容易。古龙不相信奇遇,不相信世界会对你那么好。

你必须有一段枯燥、艰难的日子,胸怀大志,却又平凡、卑微,忍受着雨雪风霜、冰雹雷电。慢慢地,你习惯了孤独,学会了沉默,把事情放在心里。

你对着墙壁挥了一刀又一刀,无数次地枯燥重复。这世界不会单独眷顾你的,你只能去战胜它。很长一段时间里,你没有观众,没有啦啦队,只能埋头苦练,做自己唯一的观众。

直到某一天,武功绝世,才能深吸一口气,推开门,继而惊艳世人。

所以,古龙的英雄总让人喜爱,他们的身上总有常人的期许,总是符合成功总是需要勤劳的汗水这一铁律。

现实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人,都希望自己比他人勤奋一点,就能比别人过的好一点。

古龙的英雄是现实中的英雄,是活生生的,你总能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的看到自己的影子。而金庸的英雄总是在理想中,总是在憧憬里,总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虽然他们也潇洒、也不羁、也睿智,但总让你有距离感,让你感觉无法走近。

而古龙的英雄,他们的成功更让人激动,你更愿意为他们打气、呐喊、当拉拉队。

这就是古龙英雄的魅力所在。五十年过去,你依然会想起古龙笔下的英雄们,沈浪、小鱼儿、李寻欢、陆小凤……一长串的名字背后是岁月的积淀和先辈的风采,历久弥新。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绝代双骄》和《武林外史》:为啥总是忘不了古龙的英雄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