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婆媳一局棋

原创 易水别话

1
几百年前,一个叫金圣叹的老先生,在一篇写下棋的杂文里,评出了世间最难下的三局棋:

一是家国天下的君臣之棋,一是相爱相杀的闺蜜之棋,还有一是清官难断的婆媳之棋。

金爷爷随即感慨到,做臣子的如果碰上个伺候不了的皇帝,那就学关二哥挂印封金;闺密要是伤害你,你可以不理她,来个割席绝交,也还好办。

唯有婆媳这局棋,嘻笑怒骂、玩世不恭一辈子的金老爷爷,罕有地用了三个“难”字,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2
第一次感觉到婆媳关系的压力山大,是受到《孔雀东南飞》的影响。

看到刘兰芝向丈夫哭诉,自己嫁到焦家来,睡的比猪晚,起的比鸡早,干的比牛多,举止言谈皆合法度,却得不到婆婆的认可的时候,我的三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我一直觉得人与人相处,相互友好是人之常情,老祖宗常常教育我们投一个木瓜,就要回报一个琼瑶果。大家都是这片黄土地长大的,学的文化和受的熏陶应该也差不多呀!怎么刘兰芝的婆婆就这么不识好歹?

直到看到金爷爷的话,我终于懂得了,大多数的婆媳关系就像下棋,大家都被想象成会按照对方的行为(落子)去反应。

刘兰芝就是不懂这个道理瞎走子,最后被婆婆扫地出门,为爱殉情投湖。
3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陆游和表妹唐婉身上,那个因金钗定情而浪漫开始的恩爱夫妻,最终也在婆媳这局棋上,落得个双鸟失离,夫妻分别。

陆游是个怎么样的人?刚直多断,非常有主见;

唐婉呢?善解人意,不擅言辞。

男的有主见,女的善包容。这在爱情里,可是非常好的夫妻档组合。但如果在看陆游母亲的性格,可就不太妙了。

陆母,专横独断,重礼擅言。每当唐婉给她买些胭脂水粉,香蕉荔枝什么的,不止是要唐婉交到她手上,还要唐婉客客气气地说一番话,再交到她手上,她才高兴。

而陆母对唐婉呢,如果煮个鸡汤,做个小点心,就一定要唐婉表现的很领情她才满意。陆母喜欢的是完全对付自己脾气,完全按照自己规则出牌的儿媳妇。但唐婉却有着致命的缺点,不擅言辞。

婆婆这边要求的是你每一次的精准表达。媳妇这边却是不懂的如何表达。这个时候,其实大家都没有错,但因为看不懂对方的棋路,大家乱下一气,最终就成了死局。
4
唐婉委屈,委屈自己一心一意地服侍婆婆,婆婆却日渐火爆。陆母也不开心,自己对儿媳妇也很好,她却不按照自己的要求,表达自己的感激。

看到这,大家会觉得陆母的性格有点奇葩。但其实,这是许多婆媳关系分歧的逻辑起点。大家从小生活的环境都不一样,思维方式不一样,行为表现自然也不一样。

金爷爷说,下棋全在一个猜字。婆媳下棋过招,猜懂了对方的套路,自然见招拆招,日趋融洽。但大多数人都猜不透对方的棋路,自然死局日深。
5
婆媳关系搞不好,都是因为双方都不懂怎么用对方的方式对对方好,而已。

刘兰芝的婆婆要求什么?她要求的无非是感觉到刘兰芝心中有她,而不只是做家务和言行合规;

刘兰芝的要求呢?她要求的是婆婆能对她好一点,然后彼此走进对方的心里,来个其乐融融。

唐婉和陆母的要求又何尝不是这样!只是女人天性敏感,遇事不主动。要是有一方主动捅破窗户纸,也不会走到休妻拆伙这一步。
6
宋朝的穆桂英和她婆婆就明白这个道理。

婆婆给她买胭脂水粉、绫罗绸缎。她要觉得好,就会欢呼雀跃。“此料甚好。天热可做罗衫!”

觉得水粉质量不行,绸缎颜色不好。她会很直爽的告诉婆婆为什么不喜欢这些东西。“水粉色轻,女儿恐抹上吓煞官人。娘亲可买些色重的来。”

而她的婆婆,也是个非常懂得领情的人,面对媳妇孝敬的灵芝、燕窝之类的补品。欣然而受,时常与四邻夸耀媳妇的孝顺。

媳妇知道疼婆婆,婆婆知道领情。两人又把什么事都摆在明面上说清楚了,没有了那层窗户纸,婆媳关系自是融洽。
7
有个听音乐剧的大哥,有一次被自己的老娘和媳妇弄的左右为难。他拉我去看音乐剧散心,当剧场的灯光渐渐柔和,听众和引唱者互动甚欢时,他对我感慨:

好的婆媳关系,应该像大剧院里拿着指挥棒的引唱们玩的那一套。

引唱想让听众和他一起唱歌,会放开嗓子先唱,当听众被歌声吸引,自然而然地会放开声音和引唱一起唱歌。

刚开始的时候,听众的歌曲肯定不在调上,但引唱不会在意,甚至会报以鼓励的微笑。

渐渐地,听众的声音越唱越响,越唱越好,曲调也能找准了,大伙一块把歌曲托向高潮。

引唱的法子很简单,我先唱,先付出,你要觉得好,你自然就开口。等你开口了,走近我了,哪怕你唱的不对,我也包容理解。慢慢地,大家在包容中又唱又跳,搞到了一起。

我深以为然,婆媳一局棋!这局棋若能及时沟通和理解,自然落子有方,其乐融融。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金圣叹:婆媳一局棋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