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孔乙己”

原创 易水别话 易水的水浒书房


有一个妖怪,缺衣少食时,就让小妖花钱去买。绝不打家劫舍,明火执杖。

有人上门讨要牛羊货款,也很爽快的拿钱,没拿棒子赶人,更没把人一口吞了。

不恃强凌弱,更没干过吃人剔骨的血腥事,比起大鹏这种把整个狮驼国人都吃光的恶魔,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寻常百姓说起他,也只是含糊不清地说,“也不知道那洞府里的是妖,还是仙?”

与人秋毫无犯,以至于附近百姓都对他模糊不清。说他是妖,估计是因为他长得凶恶,说他是仙,估计是因为他的行事风格。

如此妖怪,本应该得享清福,福寿绵长。但偏偏,他偷了几杆兵器,像偷书的孔乙己般,得罪了大人物,摊上了大事,身死人手。

这个妖怪,叫做黄狮精,出场于西游记的八十八回。

就是这货了

某天夜晚,黄狮精在洞府眺望远方,看见玉华县的皇宫里,霞光万道,瑞气千条。懂行的他瞥一眼,就知是有异宝。

按耐不住好奇心,黄狮精闪进了皇宫大内。殿堂之上,三件稀世神兵精光雪亮、精致绝伦。黄狮精看了一眼,眼珠便移不开了。

“偷东西可不好!”他心中一个声音不断呐喊。

可犹豫再三,黄狮精还是决定把神兵利器搬回洞府。

他觉得~玩枪棒的人偷兵器,不……算……偷。

被偷的三把兵器,一把叫做如意金箍棒,一把是九齿钉耙,一把叫做降魔杖。是取经三兄弟——悟空、八戒、沙僧的趁手之物。

黄狮精不知道自己惹的是这么三个人,他压根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天真的以为弄到手的东西就是自己的。

于是,他邀请自己的老祖宗和兄弟们,来洞府参加钉耙宴。

钉耙宴总要有点荤腥,平常的妖怪,抓几个人,杀了下酒,就是美味,但黄狮精不,他打发了小妖精们20两银子,着他们去买些牛羊来做菜。

黄狮精千等万等,等回的却是孙悟空等人,双方暴力开打。黄狮精落荒而逃,洞府亲眷,被暴怒的孙大圣付之一炬。

听闻亲眷被杀,黄狮精悲伤的要自杀,好在他法力高强的爷爷——九灵元圣,愿意帮他讨回公告,他才收拾心情。

玉华县一战,黄狮精和众狮子被孙大圣撂倒,都变成了城中百姓的盘中餐,魂归九幽的黄狮精,在地府大声疾呼:

“冤枉,冤枉!我不过是偷了几件兵器,就落到这个下场,申诉!申诉啊!”

偷兵器的行径,确实算不得大恶,比这凶恶的事,有很多。

黄袍怪看歌舞看的兴起时,抓起人就生吃。

大鹏鸟更厉害,干脆把一国的人都吃光了。

不过,他们吃的都是凡人,青毛狮子还尝过神仙的味道,原因仅仅是因为蟠桃宴,没有请他去坐坐,青毛狮子一生气,就张嘴吞了十万天兵。

和这些比起来,黄狮精犯下的,不过是微末小事,却落的身死人手,被分而食之的下场。

想想,黄狮精也却又可喊冤之处。

但阎罗王惊堂木一拍,斥道:“何冤之有!你若不去偷,那猴子会来打你吗?”

你若不去偷兵器,猴子自然不会找你麻烦。

后面烧洞府、杀亲眷的事更是不会有。

加上黄狮精对唐僧肉又没有兴趣,自然是能性命无虞,待在洞府里享清福的。

说不定,以九灵元圣那般风流逸士,还会和唐僧师徒搞个联欢晚会,酒足饭饱后,敲锣打鼓,礼送取经团队四五百里,成就一段佳话。

可黄狮精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就因为他一时兴起的贪念,惹火了本就性子暴躁,眼里容不下妖精的孙大圣之流。

佛语有云,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可不是说,你在此刻有个慈悲为怀的想法就成佛,而有个龌蹉卑鄙的想法就走上不归路了。

所谓一念,说的是你的想法,成魔成佛,指的是因你想法而产生的实际后果。

有的时候,错误的想法一旦付诸实践,后面的行为都是为了掩盖或补救这一错误,每一结果,都是为错误想法买的单。

一些错误小,后果轻,大伙跌个跤,拍拍屁股也就没事了,有脑子人的还会反思反思,告诫自己下次学乖些。

但一些错误大,后果重,搞不好就赔上了性命,而走错的路,动错的心思,或许在初时,也只是黄狮精那般的小邪恶,但放在孙大圣这般的时空人物背景中,就是一场性命堪忧的巨祸!

自古,就不存在“窃勾者诛,窃国者诸侯”的定律。

只不过所谓“成功的窃国者”们,在转念之间,总能清楚的想到这样做的后果。权衡再三,终才决定做与不做,少挨失败的“孙悟空”之棒,便是他们的高明处。

可,黄狮精不懂这个道理。

在偷走棒子的那一瞬间,黄狮精还只是个很傻、很天真的妖精。

直到,毛脸雷公嘴的和尚打上门来。

梦碎,祥和不再!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西游记中的“孔乙己”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