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仔”人生

文/易水长弓

1
“我想要一个——樊哙。”

这是许多君主毕生的愿望!

曹操、杨坚、李世民、朱温、赵匡胤、朱元璋等人心心念念的想了一辈子,都没等到这么个人。

而让他们眼红的是,早在几百上千年前,流氓皇帝刘邦就已和樊哙成了“准兄弟”。

2
姑且把樊哙和刘邦称为准兄弟或者是马仔吧!把它当作义气深重的形容词就好。

封建时代的帝王,高处不胜寒,皇权运行的模式使得他们不可能真正和臣子称兄道弟的。但古往今来,樊哙是最像皇帝兄弟的人。

再也没有第二个“樊哙”,能完全不考虑自身利益,纯以哥们义气陪伴君王的一生。

有人说,典韦是曹操的樊哙,但他其实没有樊哙的高度!在刘邦得到天下之后,刘邦经常设私宴请樊哙喝酒!而典韦,我们看到最多的,是曹操在饮宴,他却在营门口站岗放哨。

3
秦末起义军刚起来折腾的时候,刘邦不过是沛县的一个小亭长,基层公务员,没有背景、没有人脉。

他振臂一呼,要大家和他起义造反时,因为势单力薄,只能在芒砀山打游击,饱受了物资匮乏之苦的起义军逃的逃、跑的跑。带头大哥刘邦还病倒了。

兄弟生了病,樊哙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漫山遍野的去狩猎,用狼皮做成了被子,熬了一锅狼肉汤,才把刘邦从死亡线上给拉了回来。

这一次,樊哙救了刘邦的命。

4
入咸阳之后,因为“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先入关中的刘邦被项羽视为眼中钉,而召来了杀身之祸。

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局势千钧一发!刘邦的生命危在旦夕!

当时的项羽,可是见人不爽就要把人煮了的杀星,刚刚坑杀20多万秦军的他,正在气头上。

是樊哙单盾闯帐,大咧咧地坐在了杀神项羽面前,又是啃蹄膀,又是说大道理的,把项羽捧到了天上,一步步瓦解了项羽对刘邦的杀意。

席中,刘邦借着上厕所的机会,想逃离鸿门,却又犹豫不决,樊哙一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坚定了刘邦要离开的决心。

这一次,又是樊哙救了刘邦!

5
史书上,樊哙说的最多的是,“哙愿沛公安!”

不是臣,而是哙,语气像极了今天兄弟之间的,“我想我的兄弟过的好!”

樊哙要的,竟然这么简单,他只想刘邦过的好,仅此而已,而为此付出的代价,有多重?

谋反忤逆,是要杀头的,在项羽面前搅和,也很可能会被炖成汤。

可他依然和刘邦走出了沛县,来到了芒砀山;依然敢目眦欲裂的盯着项羽,为刘邦争取生机。

猎狼救命,单人闯营,樊哙所帮的,并不是日后赫赫有名的汉高祖,还只是个前途、命运都未知的地方豪强。

当时的天下,群雄林立,刘邦的实力,排不进前3,并不是众望所归的天子人选。

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因为还看不到前途,樊哙犯不着谄媚,仗义每多屠狗辈,他所做的,只是兄弟们之间的相互扶持,和我愿为你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

在最早的时候,樊哙造反,是因为刘邦造反了,他们从小一块长大,是好兄弟!兄弟的事自然是要挺一把的。

而封侯拜相,樊哙还没有想过。

6
得了天下以后,刘邦的江山也坐的并不稳当,英布等人的谋反事件,把刘邦搞得心力交瘁。

在巩固皇权的过程中,诛杀功臣,带兵平定叛乱,史书上经常可以看到樊哙的身影,镇压的对象中,不乏原来和樊哙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和兄弟。

这些被镇压的“兄弟”,并不是樊哙不讲义气,下得了狠手,而是樊哙认定了和自己关系最铁的是刘邦,当其他人和刘邦好的时候,樊哙欣欣然的和他们喝酒。

而当这些人在刘邦背后搞小东西,要颠覆刘邦打下来的江山时,樊哙自然是不能忍受的,他和其他人的友谊,建立在其他臣子和刘邦交好的基础之上,一旦失去了这个基础,樊哙立马便会翻脸。

立马横刀,讨伐逆贼,往日的情分,都顾不上了。

7
人非草木,刘邦自然感受的到樊哙对他的情谊,知道樊哙是为自己好,所以不管他怎么浑,都不会计较。

在平定英布的叛乱时,刘邦膝盖中箭。回宫后,他躺在宫内休息,谁也不见!并传下旨意,谁敢烦他,他就弄死谁。

一天、两天……大臣们心焦,却束手无策,樊哙不管,拉着大臣们硬闯宫门。

有人劝他,这样做很可能会掉脑袋的。樊哙很不屑,“掉就掉吧!”

当看见刘邦无精打采地躺在宦官大腿上睡觉时,樊哙哭得很伤心。

“皇上,您不知道前朝的赵高为什么能专权吗?您这样做多危险啊!”

刘邦见樊哙这么说,淡淡地说了句,“你又犯浑啦!”,也没多追究,便下旨更衣,然后——上朝!

别以为,这是刘邦好说话,同一时期的大夫周柏,因为没有得到刘邦的旨意就擅闯皇宫,结果被打了30板子,贬到江南去做官了。

8
刘邦登基之后,有一次回到沛县找乡亲父老喝酒。有人就问,“您是怎么取得天下的?”

刘邦说,“带兵打仗,韩信天下第一。运筹帷幄,没人比得上张良。后勤保障,萧何是做的最好的。感谢有他们三个人帮我。何愁天下不得。”

这是汉初三杰的故事,但事实呢?

要是没有樊哙,芒砀山、鸿门宴、邺城、濉水河畔,都有可能成为刘邦的埋骨之地和帝王大业的终结点。樊哙,无疑是刘邦最应该感谢的人。

那刘邦为什么不说呢?

樊哙是刘邦的“马仔”,准兄弟。情意之深,自然不需要再多说什么,而作为君王,在公开场合自然要说些场面话来笼络人心。

在酒宴大过天,最能用酒来看出私交的汉朝,没见过刘邦私下请张良、韩信和萧何喝酒。

9
可惜的是,世上的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刘邦临死的时候,樊哙因为帮着吕后对付刘邦的宠妃戚夫人,而被刘邦给抓了起来。

气头上的刘邦本要杀樊哙,命令传达到陈平执行时,陈平留了个心眼,没杀。

两人的友情,若没有这么一出,还真像是两个朋友和和气气,患难与共度过一生的美好时光。

人治社会,君王是不受制约的,那些约束不了的暴躁,最终会衍化成不可遏制的恶流,汹涌而出,而受伤最深的,往往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马仔”人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