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美啊》,【意】安东内拉.卡佩蒂/文 -一场意想不到的寻美之旅

《多美啊》,【意】安东内拉.卡佩蒂/文,【英】梅丽莎.卡斯特里隆/图,洁儿/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9年7月第1版。

美,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无数人追问过,柏拉图探寻过,庄子思考过……现在,我们都同这只原本浑浑噩噩的毛毛虫一样,踏上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寻美之旅。

这是一本用美丽的故事解释人生重要概念的书。

如此展现词语的魅力,如此反思“美”的真实含义。

有一只毛毛虫,在森林里过着快乐的生活。他住在一片叶子上,每天一会儿啃啃叶子,一会儿爬到地上散步,一会儿又爬回叶子上。

就这样,他睡了醒,醒了吃,吃完了散步,然后再吃、再睡,日子过得无忧无虑。

对很多人来说,这样的生活也很完美。

一天,他正在散步,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体离开了地面——他被一根小树枝钩了起来。

这根小树枝,又细又短,还光秃秃的,更不寻常的是,它还在飞快地向上移动。它如同古老故事里的魔法,让毛毛虫脱离原先的舒适区,它都被晃得有点儿头晕啦!

这时,他遇见了一只从来没见过的动物。这是个大家伙,大家伙带着奇怪的味道,跟平日里常常闻到的森林、苔藓、湿土的气味大不相同。这种迥异、陌生,本是一场探险。

“你多美啊。”大家伙说。然后,它把毛毛虫和小树枝一起放下,匆匆走远了。

美。

毛毛虫很美。

以前,从来没有谁对他说过这样的话。从此,他开始反复琢磨,“美,到底是什么呢?”

一只大熊迈着重重的脚步走了过来,毛毛虫忙上前去问。

“美?看,美就是这个!”听了毛毛虫的问题,熊舔了舔爪子上的蜂蜜,抱着蜂巢说。

“不对!”乌鸦嚷嚷说,“那不是美,那只是好吃。对熊来说蜂蜜是好吃的,对毛毛虫来说叶子是好吃的,对乌鸦来说……毛毛虫是好吃的。”

听到最后一句话,毛毛虫禁不住把身子往后缩了缩。

三只小松鼠在枯叶堆里跳来滚去,玩着捉迷藏。

“美是什么意思?”毛毛虫问他们。

活泼的小松鼠们立刻停下了跳跃的动作。“哈,美就是这个!”他们大声叫嚷着,又一头扎进枯叶堆里跳来跳去,寻找藏身的地方。

“不对!”乌鸦说,“那不是美,那只是好玩儿。”

毛毛虫继续往前走,这时下起雨来,只见一只小老鼠躲在一个大大的红蘑菇下。

“美是什么意思?”毛毛虫问小老鼠。

“看,美就是这个呀!”小老鼠指着头顶上带白点点的大红蘑菇回答道。

不用说,乌鸦这时忍不住又要插嘴了:“怎么可能!那才不是美,如果非要说那是什么的话,就只是实用而已……”

是啊,美不是好吃、好玩,也不是实用。

雨停了,毛毛虫却越来越沮丧!以前,他无忧无虑,从来不用思考,不用提问,也从不担心什么。

现在,他却一心只想弄明白“美”。

毛毛虫走着走着,走进了一片林间的空地。“空地”意味着辽阔的空间,意味着闲暇,意味着停留。所以,那里放着一张长长的沙发,沙发上横卧着一只姿态优雅的鹿。

“他一定知道很多关于美的事吧?”毛毛虫这么想着,走上前去。他感到自己就要找到关于美的答案了。

“拜托,你能告诉我什么是美吗?”

“当然。”鹿答道,“待在这里就很美,你想试试吗?”

“完全不对!”乌鸦叽里呱啦地叫起来,“那或许是挺舒服的,但绝对不是美。”

美,不一定是舒服。那,到底是什么呢?

毛毛虫感觉到累极了。他想回家,想逃避,想躲开,或者随便去哪片叶子上都行。

可现在最要紧的,那个烦人的问题并没有从脑袋里消失。

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个办法:继续提问,希望有谁能给出满意的答案。

一只小鼹鼠把鼻子拱出地面,从她地下的家里探出小脑袋来。

“你能告诉我什么是美吗?”毛毛虫急忙问她。

“地底下就非常非常美。”鼹鼠说。

乌鸦又来插嘴了:“地底下确实温暖又安全,但那绝对不是美。再说,地下那么黑……”

“可是,美到底是什么呢?”毛毛虫叹了口气,他觉得越来越灰心了。

突然,乌鸦叫了起来:“看哪,这就是美!”然后,他疯狂地朝着一个空罐头筒猛扑过去。

“傻鸟一只!”大伙儿都笑他,“那不是美,那只是亮闪闪的东西罢了。”

大家正说笑着,夜幕悄悄降临了。月色轻柔,笼罩着地上的万物。

小动物们也都累啦,他们躺在地上,一起抬头仰望夜空。

“多美啊!”他们大声说着。这一次,谁也没有提出反对。

乌鸦如智者,智者未必通达。引领我们抵达美的,恰是无声的月色和静默的自然。

这一场意外的寻美之旅,深深地吸引了我和孩子们。这本书是洪辰轩小朋友从扬州市少儿图书馆借的。感谢书籍本身带来跨越时空的迁徙,背后哲学般的思索值得玩味。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多美啊》,【意】安东内拉.卡佩蒂/文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