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如何引导孩子用功读书

原创 畅读姐 畅读读后感
今天遇到一个问答,问孩子不用功读书该如何引导。面对着这个问题,我脑海里最先想到的是龙应台的那段关于读书与工作的话,于是找出了《亲爱的安德烈》中的原文,再次品读。

最近在给女儿读《小学生必读名人传记:爱因斯坦传记》,通过阅读,我发现爱因斯坦本身是个特别爱学习并且痴迷读书到废寝忘食的人。所以天才尚且格外用功,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其实对一张白纸一样的孩子来说,读书(包括上学)本身就是他的基本需求。比如说年少的爱因斯坦热爱读书也不是因为什么目的,而是因为他有着旺盛的求知欲。

女儿刚开始识字的时候,她指着一个一个的路牌念出她认识的字,我突然发觉,字就像灯,照亮了女儿认识世界的路径。

所以,这个世界是否对一个人敞开怀抱,并不取决于世界,而是取决于这个人是否为自己打开了一盏又一盏的灯。

时间和世界一样,它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态度矗立着。但是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境遇和命运。这还是因为那个人是否打开了更多的灯。

像爱因斯坦,他一定会把时间用到极致。因为他的求知欲和他的钻研精神使得他根本无法停下来。

而我作为一个普通人,总是在泛如星海的资讯里游荡,打发着自己看似多到无聊的时间。看起来无时不刻不在获取资讯,但其实没有一样能刻进心里,更没有一样真正对我有意义,比如说头条里的各种“瓜”。我吃了这些“瓜”,除了把时间挨过了,还能有什么呢?特别是,很可能会无知无觉把自己的慵懒和散漫感染给孩子,让她也陷入时间的陷阱,被无聊包裹,把求知欲裹到似乎从来没有过一样。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比之责任感更好的老师。

这个道理,人们都懂,但真正找到“热爱”似乎是很难的,因为从一开始,“用功读书”这四个字就常常被“大人”等同于“未来找个好工作”。所以,如何引导孩子用功读书,第一想法便是跟找个好工作挂钩。

毕竟人一旦到了中年,体味了生活的艰辛,便从心里认同了一些实际到至简的道理,然后还想把这实际的道理转给孩子。但往往自己又无法把这道理讲的好听,便每每想起龙应台的这段文字。今日再读,才发现,是我狭隘了,从前全然没懂这段话的意思。

龙应台的原文,她的初心是要孩子快乐,然后具体的给“理想工作”做了一个定义:一个是意义,一个是时间,意义代表成就感,时间代表尊严,成就感加时间等于快乐。这是她和18岁的儿子做的交流,是两个成年人在交流。她对于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快乐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并且从原文可知,这段话的经典在于——她排除了功利性谈工作与读书的关系——用功读书等于未来找个好工作,但这个好工作不等于挣钱多,而是让人感到快乐。

这段文字真的太贴心了,作为父母,为孩子计深远,满满的都是爱。但是,这么贴心的文字,今日再读,我才思考作为受众——孩子们,特别是小孩子能不能理解:快乐=成就感+尊严或者说是意义+时间。 少年不知愁滋味!在那不知愁的慢速般的年月里,去体味时间和意义,成就感和尊严?

养育和教育,总是有问不完的疑问。对于如何引导孩子用功读书的问题,我想,且先不说孩子,既然问出了问题,那便是想要解决它。解决的第一步,便是提出问题的人先要付出行动。所以作为父母,要先从无聊的陷阱里挣脱出来,然后别指望这世界上会有一个拿来就能用的好道理,给孩子一点就透。

父母是那个需要陪着孩子一个灯一个灯的去开的人,帮孩子打开求知欲,帮孩子寻找“热爱”。

我想,对于小孩子,树立榜样是个好办法,比如说爱因斯坦的传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亲子共读的书目。

还有一点,不要跟孩子说读书苦,我遇到了太多人当着孩子的面感叹现在孩子上学真苦,现在孩子读书真苦之类的。

说真的,现在的孩子吃穿用都太好了,有什么苦的?如果说考出好成绩很苦,那么谁想读好书不是要自己付出时间和精力的?所以,我不赞同在孩子面前说读书苦——本来孩子没觉得读书苦,说的人多了,也便觉得苦了。

如果一定要说孩子苦,孩子苦的是父母的关注不够、陪伴不充分、情感滋养不足。被忽视的苦、情感上的苦才是真苦。

引导孩子,我想最重要的是大人要做出改变,跳出自己的舒适区,给孩子充足的关注,并且以身作则。要拿出做事的态度去和孩子相处,我所谓之“全意识养育”,今天的不糊弄,才是孩子真正的不输起跑线。

如何引导孩子用功读书,是个问题,而且是并无答案与期限的问题,也是一个直击我这颗老母亲的心灵的问题。

但是当我再读了龙应台的文字,才惊觉在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上根本没有一劳永逸、随用随取的万金油办法。无一不是随时关注、用心感知、全力付出,心系儿兮,舐犊之心,竟找不到一点松心的法子。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随笔——如何引导孩子用功读书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