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第一鲜”

开学一周,工作日已连续八天,立春也是春节前的事了。我问自己,我们的春日“第一鲜”将落脚在何处呢?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这样的特殊位置永远应该属于碧清鲜润的阅读时光,别无其他。

午自习时,和孩子们聊到读书。

二年级的小宝宝,阅读能力超前的已可以流利自如地读桥梁书、整本书,基本无障碍,比如《鼹鼠的月亮河》《绿野仙踪》;但能力弱的,仍坐不住,读得磕磕碰碰。他们扭来扭去的小身体里缺乏“静”,无法“定”。没有专注,哪来收获呢?

下午第二节课,我和孩子们各执一书。唯请MX陪在身旁,我读到哪里,他的目光追随到哪里;我圈出一个词,请他轻读一个词;我画出一句话,请他轻读这句话。课后,请他将记得的两个词写在黑板上。

他终于写对了“身无长物”“一马当先”。

即便“身无长物”,也努力“一马当先”。

是的,春天来了,你如何“策马在前”,又在何处“一马当先”?张广浥、杨亦陈、杭正豪、洪辰轩等几个孩子,都决心在阅读上“一马当先”。我顺势翻开《宁作我》中汪曾祺读书的片段,打在投影上,读给孩子们听:

我只能从兴趣出发,随心所欲,乱七八糟地看一些书。白天在茶馆里。夜里在系图书馆。

……

我无论冬夏,都是拥絮而眠。条几临窗,窗外是隔壁邻居的鸭圈,每天都到这些鸭子呷呷叫起来,天已薄亮时,才睡。

……

大路的东侧,是大图书馆。那是新校舍唯一的一座瓦顶的建筑。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门外“抢图书馆”,——抢位置,抢指定参考书。

……

教室区,土墙。铁皮屋顶(涂了绿漆)。下起雨来,铁皮屋顶被雨点打得乒乒乓乓地响,让人想起王雨偁的《黄冈竹楼记》。

……

春学期一切的开始,理应是晨间教室里的书声。

雨水来,天气暖。蒲公英在田间迫不及待,簇簇冒头;荠菜也顶开土,在暖阳下铺展茎叶;豌豆尖亦开始出现在餐盘里,还有马兰头和香椿,在并列着等待有心人的出现……

他们和孩子们一样,都在争当春日“第一鲜”。

春日“第一鲜”,是孩子的生命力被看见,它会变成热情和爱。孩子能否过得快乐,会阅读是关键。那些幸福的孩子,书籍都走进了他的心里。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阅读不止是记录,更是体验。

体验此刻。

体验一瞬的沉思。

体验畅想。

所有的体验在心中,哪怕一字也未曾写下。从心里,我们寻找“宁作我”的意义。

感受,是私人的。无数独特而私人的体验,让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

春日“第一鲜”,也在于美好适时沉默。让心替思维沉醉其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心,即宇宙所在。

一切重归简单,过有阅读的教育生活。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春日“第一鲜”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