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微博,看到消息,说高晓松的作品一律下架,我暗自庆幸——还好,我看过高晓松的一些作品,脱口秀吧,影响深刻的有《晓说》《晓松奇谈》
高晓松的作品要下架,似乎早有预兆,这两年,微博上的小红粉一直没放过他,攻击他,说他是公知,丑化教员,赞美印度,说他是美国人,在中国捞钱,说他与马杰克,与小燕子是朋友。他的视频里的一些片段,比如赞美印度人心态平和,安贫乐道的只言片语,在微博视频里重复播放,给人的印象,似乎高晓松只看了一件事情,舔印。
事实却远非如此,那一年,我看了很多集,我并没在节目里找到很多瑕疵,相反,高晓松的夸夸其谈,让我一下子爱上了脱口秀,我第一次觉得,一个人,一把扇子,也可以做节目,我还第一次发现,貌寝的人,也可以做到有魅力——这一切都来自见闻,学识,见识。也许我就是那种比较宽容的人吧,我看节目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遣,为了增长知识,高晓松游历过几十个国家,干过很多行业,也有过很多朋友,我等屁民,为一日三餐而奔波忙碌,挤出一点点时间,想有片刻欢愉,就得借助高晓松之类人物的眼睛和嘴巴,他代我们去看,然后讲给我们听。
印象比较深刻的内容,有他与爱尔兰歌手小红帽的交往,他讲了爱尔兰与英格兰的百年情仇,讲了爱尔兰大饥荒,讲得我都有些感动了,难怪爱尔兰人一直与英国人不对付。印象深刻的还有,他讲他的疯舅舅,从东北的知青下放地逃回,讲上海人四代同堂,连夫妻做爱都要去鲁迅公园草丛里,他讲的是大时代的洪流携裹下,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我听后唏嘘不已。此外还有他在美国的见闻录,比如同性恋游行,比如共济会,比如色情片拍摄行业,这些是我不喜欢的,因为我总感觉他有点吹嘘,想竭力表现自己牛掰,还有一些节目,比如他讲到1992年以后的下海潮,他和几个哥们头脑一热,去海南寻找发财机会,去了才看到落后,比如,他去阿根廷领海观鲸,比如讲他的家族史,这些节目,我觉得属于中性,没什么太出彩,也没什么低劣,高晓松的本行是音乐和影视,所以,他也花了很多时间谈音乐,采访电影人,一般吧,我对电影作品不懂行。讲印度的那集我也看到了,我还真没看出什么毛病,类似的话,作家于坚的大散文《印度记》里也有描述,同一件的事情,要得到什么结论,在于你从那个角度观看,比如印度人的安贫乐道,在高晓松看来就是宗教带来的世界观和心态,在小红粉看来,就是粉饰,就是印度人不知道抗争,不知道革命,比如印度城市的杂乱无章,在中国网友看来,就是混乱,没有规划,在作家于坚看来,就是充满了生机,自然而然。正如佛印禅师的话佛印所说,心中有佛,看万物有佛。
当然,有人专门从高晓松上百个小时的作品里挑刺,那我也无话可说,他确实赞美过印度,苦难不该被赞美,高晓松是从观光客的心态看印度的,而小粉红们是从中印对比的角度来看高晓松的只言片语的,我个人则希望有一期节目从印度百姓生活的角度看印度——那才是真正的尊重人。中印没什么好比的,如果希望从印度落后里找到一些优越感和给自己的生活平添一些愉悦,那么,对不起,我没有,我不知这样的人,我从来不会从比我穷的人身上找优越感,也不会因此而感觉快乐。
来谈谈高晓松这个人吧,从他的节目里,总感觉他是一个自我感觉很好,有优越感的人,这也难怪,他的爷爷是清华大学的校长,他的外祖公是清末山西巡抚陆钟琦,外婆是北航的创建者陆士嘉,外婆的舅舅是京城著名老中医施金墨,解放后曾经给教员看过病,这么显赫的家属,换了谁不骄傲,谁不嘚瑟几句?让我看,高晓松没有延续他家的知识分子传承,没去做学问,是这个家族最大的失败,也许是他的父母很宽容,对子女教育很自由吧,容许儿子从清华无线电专业退学去组织乐队。高晓松的成名之路就是从乐队开始的,歌曲《同桌的你》由他的哥们老狼演唱,一时间风靡全国,形成校园民谣的浪潮,在我看来,后来的高晓松无论如何努力,都没有超过那个巅峰时刻。
我觉得高晓松有三个特点,第一,从骨子里讲,他是个有浪漫情怀的文艺青年,所以,他才会鼓吹“生活中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所以,他才能过把酒驾后三个月的看守所经历,居然写出了一些诗情,所以,他才能抛弃别子,净身出户,一个人去世界各国漫游,所以,他才去做藏书馆,才出了一本潦草的《鱼羊野史》,第二,他是个没有恒心的人,没有耐心的人,看他这辈子,什么都涉及,什么都聊,好像什么都能说道几句,但是细细推敲,他做音乐,半路而废,做电影,也只有一两部,没有坚持下来,去考究历史,也是兴之所至,意阑而归,没有考据,信口开河的地方很多,第三,他是个不负责任的男人,与沈欢见面三天就结婚,第二任妻子徐粲金比他小19岁,而离婚的理由是——我需要自由,高晓松是那种文艺大叔,爱情来的时候,比谁都热烈,激情退去的时候,比谁都决绝。高晓松甚至断言,婚姻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消亡。——这样的男人,怎么可能成为一个科学家呢?不可能。这样的男人怎么可能成为商人或者商业主管呢?不合适。
所以,当有新闻说,马杰克邀请高晓松掌管阿里娱乐时,我就隐约有一丝不祥的预感,我嘀咕,高晓松怎么可能把公司搞好?马吉克精明一世,用人失察啊。果然,几年后,阿里娱乐亏损累累,连收购的虾米音乐也被搞黄了——这是我对高晓松最大的不满,想当年,虾米音乐里有多少动听的歌曲,陪伴我多少时光,虾米下架后,我依然保留着这个APP,期待着有朝一日,它能够起死回生。
高的作品下架,很突然,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因为高这些年在改变,比如他整容了,减肥了,他开始赞美中国了,他给河南雨灾捐款了,他连夜绣红旗了,他与李大眼划清界限了,他这样的改弦更张,应该是众粉红欢迎的,谁料到,他忽然就社死了,也许他说过的错话,已经深入人心,有司已经给他定性了,改变是徒劳的。这真是两头讨好,两面不是人了。其实,聪明如他,早应该明白,人的思维定势的。一旦对人有了恶感,是很难改变的,他读了那么多书,都是一目十行,从来没有认真地理解。比如言多必失的道理。他就是个典型的北京侃爷,滔滔不绝,夸夸其谈,好多话,朋友间可以聊,他放到电视节目里聊,聊着聊着就把自己聊没有了。今天的舆论环境,与十几年前比有很大的改变,人们讲话小心了,今年看到环球胡编发微博,他都害怕了。他也害怕了,那谁不怕?
最后,我想把歌曲《恋恋风尘》的歌词送上。
那天黄昏
开始飘起了白雪
忧伤开满了山岗
等青春散场
午夜的电影
写满了古老的恋情
在黑暗中为年轻歌唱
走吧,女孩
去看红色的朝霞
带上我的恋歌
你迎风吟唱
露水挂在发稍
结满透明的惆怅
是我一生最初的迷惘
……
多好的歌词啊,简直就是一首诗
我看到了作者细腻的内心,然而,任何人都不会永远少年,谁能想到,当年那个文艺范的人,后来变成了油腻大叔,继而被人蔑称为地沟油,公知。
世事难料,谁能料到?
千年椴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