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记忆

总是会莫名地触及记忆中最温暖的地方,就是我们三年的师范学校时光。

1995年,我们一群十六七岁的懵懂少年离开家乡,满含憧憬和喜悦,相聚在师范学校。

挺拔高大的树木,姹紫嫣红的鲜花,拔地而起的高楼,绿草如茵的操场,栩栩如生的雕塑,让我们怎么也看不够。

第一次领到花花绿绿的饭票,第一次用饭缸打饭,第一次到河师大市场逛一逛,第一次用普通话与同学交流,第一次用调色盘……每个人内心满是惊喜和期待,渴望熟悉每一处风景和每一个人。

开学第一周,学校组织军训。起初,我们不习惯称呼“教官”,一不小心就会说成“老师”,以至于军训结束,会不自觉地把体育老师叫成“教官”,现在想来,仍会忍俊不禁。

烈日炎炎下,我们站军姿,练习起立坐下,一遍又一遍练习摆手臂、踢正步、走方队。“一、二、三、四……”绿茵场上回荡着我们响亮的口号声。

拉歌赛无疑是军训生活中最开心的事。见到校长路过,我们竟也敢“叫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样,不像样——活像一个大姑娘——大姑娘!”校长的一首《我是一个兵》赢得了阵阵掌声。

拉歌比赛在我们一阵高一阵的呼喊声中火热进行着,白天训练的劳累,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

一天晚上,一声哨响,紧急集合,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操场,有的同学扣子扣错了,有的来不及穿袜子,还有的衣服穿反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想笑又不敢笑。

刚站稳,一声哨响,我们飞一般跑到宿舍楼七楼,在最短的时间内跑到指定地点,那从未有过的紧张与激动也定会成为军训中最难忘的回忆。

军事汇演更是激动人心。我们精神抖擞进入场地,随着教官的口令进行队列等表演,嘹亮的口号声响彻云霄。我们以优异的成绩展现了那个年代师范生的风采。

军训结束,最辛苦的是日夜为我们操碎心的班主任沈伟老师,最舍不得的人就是教官了,他教会了我们很多:叠方块被、整理盆架、唱军歌……通过军训,我们学会了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坚持信念,我想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在这里,教室里,回响着我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留下我们奔跑的脚步;逸夫图书楼有我们埋头静读的身影;音乐楼回响着悠扬悦耳的琴声;还有用饭缸、勺子伴奏的三句半,人民公园划船的快乐,邙山游玩的尽兴,参观河师大标本陈列馆的大开眼界……我们一起哭过、笑过、努力过,我们一起备考、互相鼓励,这都将是我们记忆中最珍贵的一页。

实习时,我们备课、试讲、理论联系实际、摸索前进,上讲台前,互相鼓励“我叫不紧张”,第一次上讲台努力克服声音颤抖或语速太快的困难。

精彩纷呈的师范生活,使我们练就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具备了多才多艺的教学本领。

三年的美好时光转瞬即逝,本以为终于结束学生时代,大家会欢呼雀跃,可一想到分别,每个人都会多一份失落与不舍,用心地写留言册,交换照片,留住最纯真的友谊,最灿烂的芳华。

再看一眼学校的银杏树,再到校园的花圃里走一遭,再为彼此唱一首《祝福》,再穿上蓝白相间的校服,再听一听恩师们的嘱咐……走到校门口,再一次回首,再一次深情凝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眼里早已满含泪花。

奋斗的青春最美好,燃烧的生命最靓丽,在这里,我们奔跑,我们欢笑。三年的师范生活虽短暂却充实快乐,这温暖的记忆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眷恋和珍藏。

作者简介:
宋婷婷,河南省获嘉县城关镇小西关小学语文教师。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温暖的记忆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