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读后感 :“边城”微雨,“杏坛”微风--

偏安一隅,我们可以沉醉,可以疗伤,可以追忆,也可以筑梦。最近品读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触及到了我心里的那一隅——我的“边城”。

提及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茶峒,有人会想到“围城”,有人会想到“世外桃源”,而我却想到了“杏坛”。

“边城”是城也非城,“杏坛”非坛却是坛。“边城”有形却无形,“杏坛”无形却有形。

“边城”是城在于有形,有山、有水、有人、有景。“边城”非城在于无形,无喧嚣、无拥堵、无名利、无世俗。

“杏坛”非坛在于无形,无花、无树、无神、无祭。“杏坛”是坛在于有形,有孔圣、有研学、有荣光、有传承。

“边城”微雨,打湿了那条通幽的小径,使得树叶更加葱绿、山水更加清秀,风景更加旖旎。“杏坛”微风,吹开了一朵朵蓓蕾,使得花枝舞动、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如果翠翠在这雨中也沐到了这风,会不会洗脱几分稚气?吹散几分内敛?添得一丝雅性?

“边城”微雨,沉醉在浸润中的小草含笑不言,细雨中嬉戏的燕子身姿翩翩,微雨中摆渡的姑娘笑靥如花,水上竞舟的小伙动作矫健。“杏坛”微风,吹散了天空的那一朵乌云,吹走了心中的那一粒灰尘,吹出了水面上那片片涟漪,吹动了一颗颗懵懂的心。

如果翠翠在这雨中也沐到了这风,会不会不掩饰萌动的心?会不会不隐藏触发的情?会不会和傩送幸福一生?

“边城”微雨,打湿了爷爷为翠翠操碎了的那颗心:他想为翠翠寻得一个寄托、一份真情、一个归宿。但是却因他种种讳言错失良缘,带着遗憾的眼泪离开了人世,留下翠翠伴着白塔摆渡余生。

“杏坛”微风,吹动着孩子们学习的激情:他们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会了自主、懂得了共享、参与了展示、收获了提升。正因为有了这份自信、这份坚定,他们才敢于面向未来扬帆启程。

正是“边城”的那场微雨,让翠翠失去了爷爷的照顾,失去了初恋的陪伴,却让她变得更坚强、更成熟,那份坚守暖化了“边城”。

正是“杏坛”的那场微风,让孩子们摆脱了课外辅导班的羁绊,减轻了双肩包的负重;让他们增添了青少年的活力,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杏坛”的风是柔的:轻抚着孩子们的肩膀,仿佛在说“想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要把根扎好”。所以低效的增负被勒令废止。
“杏坛”的风是暖的:吹进了孩子们的心田,仿佛在说“前‘路漫漫其修远’,别着急赶路,让灵魂跟上”,“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最重要。

“杏坛”的风是关爱的风:掠过了孩子们的枕边,仿佛在吟唱充满母爱的歌曲,睡好了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杏坛”的风是希望的风:吹展了我们未来的屏布,吹动了我们手中的画笔,绘出的那一幅幅宏伟的蓝图,不正是我们要携手共圆的中国梦?

“杏坛”仿佛也是一座“边城”,是百行千业中的一方净土,是世人心目中的一片桃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作者简介:
王丽丽,河南省新密市白寨镇第一中学副校长,新密市高中英语教研员,中学一级教师,河南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郑州市教学创新先进个人,郑州市骨干教师,新密市综合工作先进个人。多次在CN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曾参编高考新题型训练教辅,多次主持省市级教育教研成果、课题并获奖。希望能用文字记录生活的感触,用语言描述教育的赤心。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边城》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