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过是沙僧

重看86版《西游记》,看到大圣被如来镇压在五指山下,小多啦竟有些情难自禁,为其遭遇黯然神伤起来。以前我也有过同样的共情,但现在几乎不会了。年少轻狂的时候,对于唐僧师徒,我们总习惯将自己代入孙悟空的角色,对其产生千丝万缕的神往和共鸣。备受社会捶打之后,才发现共情孙悟空实在是一件过于天真的事。
我对小多啦说,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之前,过得太顺了。他拜师学艺,龙宫夺宝,地府除名,及至上了天庭,饱食蟠桃,暴殄金丹,大闹天宫,凡此种种,哪一件不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大事,全他一个人占了。被压在五指山下,不过是上天馈赠于他的诸多礼物中的一个代价而已。这代价看来一点也不过分。若以现在的心态审视唐僧师徒,我只会共情沙僧。因为大部分的我们,充其量也不过是沙僧。

以前看西游,觉得唐僧窝囊;看三国,觉得刘备窝囊;看水浒,觉得宋江窝囊。现在才发现,这些人牛逼得不行,简直是人精中的人精。他们能够把这么多的刺头拧在一起,还能相安无事,真是霹雳手段菩萨心肠。

而对于唐僧师徒四人,若问大家想做谁,估计没人想做沙僧。当唐僧有靠山,动嘴皮子就行;做孙悟空,战斗力爆表;选猪八戒,可以偷奸耍滑;至于沙僧,典型的工具人,压根没什么存在感。在取经团队中,最没存在感的人就是沙僧。偏偏脏活累活都是他干,劝架调和输出情绪价值也是他,吵着闹着散伙永远没他份,取经后论功行赏功劳最小还是他。这样的沙僧,妥妥传说中的老实人,人见人欺,人善人骑。

孙悟空反下天庭,原因是老子不爽;猪八戒贬下人间,纯属自己作死;沙僧呢,则是软柿子好捏。本是卷帘大将,所谓卷帘,不过是给南天门卷帘子。称号大将,也不过相当于叫扫地阿姨“卫生总监”。只不过在蟠桃会上打烂了王母娘娘的一个琉璃盏。这么点不痛不痒的错误,比之大圣的种种罪行,简直不堪一提。但是,没靠山没背景能力又一般,竟依罪当斩。幸得赤脚大仙出面求情,免了死罪,终究被贬下流沙河,饥寒难忍,每七天还遭受飞剑穿胸胁之刑。相比之下,五指山下的大圣简直不要太爽。

西行取经路上,孙悟空不想干了还能回花果山,猪八戒还有老婆和高老庄,沙僧有啥?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退路都没一个,像极了漂在城市扎不了根又回不去农村的贫困大学生。

我们大多数人在职场中,不过是扮演着沙僧的工具人角色,却经常骂着唐僧各种傻逼,表面上还得唯唯诺诺言听计从;羡慕着孙悟空,偶尔见其吃瘪还幸灾乐祸津津乐道;厌恶着猪八戒,依旧得表面笑嘻嘻心里你麻痹和他共事。有人说,换位思考是智慧,换位共情是傻逼。我掂量着自己的斤两,觉得能扮演好沙僧就已经拼尽全力了,还共情什么孙悟空呀。

图片

杨八狼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我们不过是沙僧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