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美食(散文)

汪曾祺先生曾说过:“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如此。”我的口味虽算不上宽,但是这二十多年来吃过的美食也不少,但是萦绕在心头难以忘记的总是那种种家乡美食,被辣椒红油染过的劲道的擀面皮,泡在浓白的汤里面,被葱花和油裹着的豆花泡馍,豆花滑嫩,汤浓郁又传出黄豆的清香,那味道不管我走到何处始终萦绕在舌尖难以散去,在平淡的生活中,家乡的美食就是那些不可多得的妙趣,时不时带给我身心的双重愉悦。
我出生在广袤的关中平原上,三秦大地最不缺的就是泥土,奔腾不息的渭河从我家门后穿过,以前渭河的水很多,都快冲上岸来了,现在渐渐成了浅滩,泥浆混合着沙子缓缓的被水带着流过,河边偶尔会停着几辆拖拉机。小时候家里穷,院子是爸爸用泥土垒的,一到下雨天,我的鞋底全是泥。踩在被雨水浸湿的泥土上,走路摇摇晃晃的,还怕进到房间里面,弄脏妈妈好不容易打扫好的屋子,泥巴干了之后,爷爷就会拿起我的鞋,用力的甩在墙上,那些泥巴被甩出去,鞋上留下黄色的泥土的颜色。虽然那泥让我觉得很不舒服,但是另外一种类似泥黏糊糊的美食,却是我家里所有人的最爱。

它有一个可爱的名字——浆水鱼鱼。我小时候是最不喜欢吃的,因为它不仅制作麻烦,每次都要全家出动,而且听我奶奶说:“小孩子吃多了就会变成笨蛋,考试考个零鸭蛋。”小时候最让人感到开心的事情就是考试考个好成绩,那我怎么能让一种吃食将自己变成笨蛋呢?所以我很多年来都相信吃多了就会变得很笨,就算是妈妈哄骗我再好吃我也不愿意吃。每次爷爷都要端着一大碗搅团蹲在门口,碗上面浮着红油,辣子将嘴巴染的红扑扑的,在夏天吃的满头大汗,晶莹的汗珠顺着他干枯的像树枝一样的皮肤流下来,掉在碗里,爷爷总说:“吃这个一定要咸,不咸不好吃,吃面一定要酸,酸面咸搅团。”

看他们吃的真香,这时候我总是会去街道买一份擀面皮,擀面皮也是家乡的名小吃,放的配菜各有不同,有的地方喜欢将黄瓜切丝装点,有的地方则是放豆芽,但是擀面皮最好的搭档必然是面筋。面筋有很多的孔洞,汁水钻进面筋的孔洞里,咬一口就会流出,味道酸辣可口。擀面皮很有弹性,咬起来比较硬,所以老年人都不爱喜欢吃,吃的大多是年轻人。后来在外地上大学,总是会想念家乡的擀面皮,妈妈就会给我寄来真空包装的面皮,在宿舍里和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们分享,他们都称赞味道好吃,很有特色。

陕西的四方食里,还有扶风一口香臊子面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听过,岐山噪子面声名远扬,毕竟是在《舌尖上的中国》节目里播出过的,而我们扶风一口香只为我们扶风人所熟知。扶风臊子面不放辣子,讲究清汤,油炸过的干豆腐切丝,萝卜和木耳还有鸡蛋饼切成大约拇指盖大小的薄片。对于臊子也就是猪肉的选材也十分考究,瘦肉要多,不能太肥腻。一盘子一口香里面大概有六小碗面,油光和葱花漂浮在面上,面条和汤的香味糅杂在一起,一块冲进鼻子里,嘴巴就已经宠宠欲动了。我曾听我爸爸说半大的小伙可以一次性吃六盘臊子面呢,也就是36碗,这也从侧面显示出我们一口香开胃又好吃。

小时候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经常不在家,偶尔回来一次,爸爸就会掌厨给我们做臊子面,这也是陕西人外出在外最想念的一口吃食吧。现在的人们活动越来越丰富,还有了臊子面评比大赛,但我最想念的仍然是爸爸给我们做的家常臊子面,或许没有肉,但吃出来的是浓浓的乡愁,一根根裹满汤汁的面条在味蕾上跳跃的时候,我们想起来的是家乡的亲人们,家乡的小伙伴,还有那路旁站立着的矮树,在街道溜达的小狗,在草垛子上晒太阳的小猫,还有站在拥挤的菜摊前讨价还价的妈妈。

时光如河流入海,一去不复返,那些年青葱的孩子都逐渐长大,天各一方,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但走的越远,始终萦绕在我们舌尖上的都是那一抹浓郁的乡愁。

作者简介:姚慧敏,宝鸡扶风人,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小说作者,作品见于多家媒体平台。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家乡的美食(散文)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