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首先要弄清楚“孝”是什么?《论语·为政》云:“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新书·道术》云:“子爱利亲谓之孝。”孔子把孝定义为“最高尚的道德”,弟子曾参整理成专著《孝经》,全书十八章,堪称首次对孝道的系统论述。

《大学》上说:“为人子,止如孝,上老老,而民与孝。”《中庸》上说:“舜其大孝也与,武王周公达孝矣乎?”《学而》也讲“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孔子曰:弟,子如则孝。”《孟子》曰:“仁义之实,事亲是也。”因此,孝就是子女必须孝敬长辈,称为行孝。中国古语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作为人类一种共有的伦理行为—孝,在世界各国都是共存的,故古人云:“孝行天下,无所不通。”

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部落首领、三皇五帝之一的舜以“孝”赢得了帝位,进而以“孝”治理天下 ,出现了原始社会的大同世界。汉文帝刘恒是历代帝王中推行孝道的典范。宋仁宗赵祯亦是一位以孝治国的君主,他与包公论道的对话中,就有“七十二行,以孝为大”之语。

元代郭居敬编纂的《二十四孝图》。就是把中国历史上南宋以前众多的孝星中最著名的二十四位孝子,绘成二十四幅图画,便于人们了解这些孝子的简要情况。

“孝”文化作为一种传承,它的含义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即对父母的尊敬、顺从、赡养、送终、守制等义务和责任,延伸到祖先的崇拜、追思、祭祀等。

在现当代,毛主席就是大孝子。许世友将军生前尽忠,死后尽孝被传为佳话。不无遗憾的是,时下人们在道德伦理观念上出现了扭曲。报载:三个儿子不养老父,竟让老父乞讨度日。还有把老两口分开居住,吃派饭;城里老人住次卧,甚至还有打骂老人的现象。更有甚者败家子把寡母买给人作妻子,根本原因是不讲道德,不讲孝道啊!

因此,推行孝文化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二十四孝故事,古为今用,除了剔除个别愚孝外,将会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育。

余以为孝文化在当今并未过时,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附:笔者题二十四孝图诗

1

大舜耕田承帝位

大舜虞氏本姓姚,
孝子之道人中豪。
感天动地作附马,
成就帝业继唐尧。

2

闵损留母得高名

七十二贤第二名,
孔子门下习德行。
后母刻薄虐待他,
跪父留母有孝心。

3

曾母啮指心有灵

蒸梨奉母不曾熟,
曾参因此即休妻。
曾母啮指心有灵,
配祀孔庙永留名。

4

子路负米名千古

孔圣弟子有子路,
负粮百里不辞苦。
敬养双亲尽孝行,
两千多年均学习。

5

郯子露乳双亲健

郯子孝行动天地 ,
为救父亲披鹿衣。
鹿乳养亲传久远,
今闻故事常叹息。

6

老莱戏彩乐高堂

老莱子五世同堂,
逗乐子父母健康。
行孝如此方式好,
现代人看后思量。

7

文帝尝药化万民

文帝尝药孝娘亲,
文景之治化万民。
以孝为大作示范,
孝治天下汉推行。

8

姜诗跃鲤得神助

姜诗有妇最是贤,
挑水孝母七里外。
忽有泉流鲤鱼游,
原是孝心感动天。

9

董永卖身感天地

董永卖身感天地,
玉帝送来七仙女。
一夜织好百匹锦,
推举孝廉名第一。

10

郭巨埋儿得巨金

郭巨埋儿只为母,
感动上苍黄金赐。
而今说来太荒唐,
愚孝换来一夜富。

11

丁兰刻木孝名传

丁兰侍死如侍生,
为母刻木像逼真。
母亲垂泪通神明,
圣旨褒奖孝道存。

12

黄香温席入高官

黄香温席不简单,
孝敬父亲得高官。
劝人尊循莫迟延,
养育之恩报不完。

13

蔡顺拾椹得好报

王莽篡权国号新,
蔡顺拾椹救母亲。
世上还是好人多,
赤眉救饥尽孝心。

14

江革拥工配佳偶

江革拥工感泰山,
娶了贤妻万古传。
躲避乱军背母去,
人道孝子出贫寒。

15

陆绩怀橘留美名

六岁怀橘敬母亲,
袁公爱士传佳名。
为娘生我不容易,
为子还须奉孝心。

16

孟宗哭竹感竹贤

三九寒冬雪又霜,
孟母想吃竹笋汤。
孟宗哭竹感竹贤,
孝母生笋美名扬。

17

王祥卧冰作宰相

王祥卧冰为救母,
母知理短和如初。
上天有意护好人,
兄弟为相成巨族。

18

王裒泣墓留孝名

司马杀忠违天理,
王裒泣墓柏树死。
晋武钦命子袭封,
终不出世隐于世。

19

吴孟饱蚊入仙道

吴孟咨蚊有大孝,
为让双亲睡好觉。
八岁孩子敬父母,
羽化飞升入仙道。

20

杨香扼虎受旌表

杨香救父为女范,
吊睛白额出深山。
世上罕有奇女子,
少女舍身为父安。

21

黔娄尝粪孝名扬

县官为父去尝粪,
父子灵犀心心通。
三年守墓尽全孝,
黔娄孝名世代弘。

22

贤媳乳婆留贤名

千古孝媳唐夫人,
侍奉公婆心最诚。
贤媳日日乳婆母,
看后泣泪最是真。

23

寿昌寻母得团圆

挂印辞官去寻母,
三载行程远万里。
羡君临老得相逢,
母子相见泪如雨。

24

涤亲溺器青史传

太史为母洗马桶,
出世行孝意最纯。
在朝为官忠君事,
回到府里侍双亲。

作者简介:张新明,中共党员。古浪县文化馆退休人员。群文副研究馆员,系甘肃省作协,诗词学会会员。已出版发行《昨日笔记》,《今日印象》,《明日吟唱》三本专著。现任甘肃省黄河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客居兰州。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孝”文化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