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乌鞘岭遐想

天晴气温高,骑车缓登乌鞘岭,山巅之上,举目望远,开阔的不仅仅是眼界,还有脚下这块土地,一个有着传奇而又神圣的土地。在历史演绎的长河中,乌鞘岭给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金戈铁马的汉军鏖战,西天取经的美好传说,收复新疆的艰难历程,最最难忘的还是西路军之殇,都曾在这片苍茫的大地上,留下过灿烂而又厚重的足迹。十里青山,千年长城,悠悠地记载了峥嵘岁月,搁浅在历史扉页上的封存记忆,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里,再现汉唐雄风,民族脊梁;再造时代风华,民族精神。

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和时代的最前沿,审视奇美天成的乌鞘岭,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共鸣,赋词《菩萨蛮.乌鞘岭》开篇:

乌鞘岭下古长城,
内外多少壮士眠,
烽台长墙亘,
铁马不复存。
一场春秋梦,
两朝将士魂,
文韬武咯功,
自由后世评。

乌鞘岭,一个相当当的名字,一个承载了诸多头衔的地方。它先是一处军事要地,又是古丝绸之路的天然关隘,河西走廊的咽喉。它既是黄土、青藏和内蒙古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又是北部内流河与南部外流河的分水岭,也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乌鞘岭,一个海拔走高,气温异常的山地。一个六月无花,八月飞雪的寒地。一个车马风尘冠盖摇,飞鸟迥临步不前的险地。

乌鞘岭,一个有名气,有故事的地方。一个抚古惜今,今非昔比的红色胜地。一个承载了厚重历史而又苍桑巨变的桥头堡。

相当年,霍去病十九受命,临危出阵,西渡黄河,封狼居胥。经乌鞘岭,越焉支山,闪电疾驰,千里突袭,鏖战匈奴于合黎山下,砍将俘兵,横扫匈奴和西羌,一战立畏。

图片

一战河西后,霍去病让部将在黄河边上建立军事桥头堡垒,以决匈奴。黄河天险在地理位置上,历来就是抵御西北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天然屏障,也是一道民族精神上的城防。为铭记历史,缅怀古人,连霍高速进入兰州天水路黄河南岸右侧,一尊霍去病塑像仞立于绿树荫里,万花丛中。英雄骑马提枪,目视北方,甚是威武。在当时水旱交通极为不便的汉朝,这样一座军事桥头堡,犹如一颗嵌入在匈奴南侵路上的钉子,威力震慑的同时,让匈奴望河兴叹,退而却步,为接下来收复河西走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霍去病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他的政治眼光同样可见一斑。

二战河西,兵分东西,霍去病绕道驰程,闪电急进,纵深千里,穿插迂回于小月氏(今酒泉),到匈奴后方老窝,直捣“黄龙府”。可怜匈奴五王及家眷,被生擒活抓,降将俘兵千万,牲畜牛羊无数。只可惜汉将李广兵遭匈奴主力,张骞未能及时驰援,致使李广全军覆没,逼迫受降。李广虽降,却以少量兵将,牵制住了匈奴主力,使得霍去病纵深制敌老窝,打中七寸,克敌制胜。这一仗打出了大汉王朝的胜威。

两战河西后,匈奴如惊弓之鸟,闻风丧胆,大汉军民经乌鞘岭长驱直入。匈奴人曾经广阔的养马场,河西走廊中部的祁连山支脉焉支山,皆为汉人控辖。匈奴人痛失焉支山后,唱出“失我祁连山,使我牲畜不繁衍;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胭脂”的悲歌。

三战河西时,匈奴群龙无首,混乱不堪,逃亡受降,汉军大获全胜。大汉王朝一举收复河西大地,将广袤无垠的河西走廊纳入版图,设置武威、酒泉、敦煌、张掖四郡。自此,边关安定,贸易鼎盛,东西方通道的丝绸之路初步形成。

反观河西三战,霍去病用兵贵在一个“闪”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速战速决匈奴,平定了河西走廊,还大汉王朝百年安宁。二战时的德国,以闪速战侵战了大半个欧洲,想不到远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名将霍去病就已经对闪电战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打败匈奴,大放异彩。

晚清年间,新疆内乱,沙俄入侵,身为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力排众议,上书朝廷,主动请战。左总督亲率清兵,越乌鞘岭,穿河西走廊,插柳为营,步兵败阵,深入新疆,稳打稳扎。业已68岁的清朝明臣左总督寸土不让,捍卫国家尊严,以抬棺出征的英雄气魄,一举平定边疆,收复伊犁。左总督一路西进,平乱不忘扶农桑,通道路,兴水利,厚民生。一路走来,唱响了乌鞘岭,留下了左公柳。

乌鞘岭,雄居河西,金关银锁,素有“驿路通三辅,峡门控五凉”之称,实乃兵家必争之地。

曾记否,红西路军,西渡黄河,与悍匪马家军首战于乌鞘岭北麓的古浪峡。首战即是恶战,可怜我红九军,在补给不足,弹药短缺的情况下,与青、宁双马骑兵,地方民团奋力抗争,孤军奋战于古浪小城,留下了一段英灵长存,千古遗憾的古浪峡传奇。好在西路军戕残悲壮的英魂,在兰州战役中得以重创马匪并彻底剿灭,使我含恨九泉的西路军将士在地下得以安慰。

乌鞘岭,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一个阴晴无常之所,一个心悸而又难以割舍的名字。

历史的天空,赋予了乌鞘岭太多的底蕴;岁月的沉淀,寄于了乌鞘岭灿烂的光华;古今的纷争,丰富了现代军事思想。解放战争中,我军总结提炼出的纵深穿插,包抄迂回等战略战术,军事理论,为后来的朝鲜战争,中印边境战争和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必胜奠定了的基础。对一切来犯之敌绝不姑息,迎头痛击,打的入侵者焦头烂额,心服口服。尤其是朝鲜战争,打出了中国人的霸气,打出了新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政治地位。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朝岁代,人才辈出。修长城,拒外虏,建城堡,屯甲兵。设防护卫,强军建制,卫戍边关,防御外侵。为的是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图片

乌销岭,之前,承载了历史的厚重和沧桑;往后,开启了改革的发展和征程。

现如今的乌鞘岭,地接盛名,慕名而治,依托乌鞘岭特有的名号,大力发展旅游业。原312国道乌鞘岭段的山隘处,山高水长,地势险要,植被繁茂,牛羊满山。当地政府结合地貌因地就势,修栈道,建长亭,竖地标,塑石像。给乌鞘岭营造了一种战略要地与现代气息相结合的文化氛围。站在乌鞘岭,能给人一种 “沙场秋点兵”的气势,一种列阵高原,征战大漠,壮志凌云的气魄,一种千里追剿,收复失地,抵御外侵的决心。站在乌鞘岭,“河西首驿,生态安远”的品牌形象,植根于心。站在乌鞘岭,我深切感知和体会到的是:

云中乌鞘岭,
逶迤古长城。
首驿今犹在,
小河泪村东。

直面雄关乌鞘岭,仰望苍天,腑视大地,天蓝水碧,雪山映辉,草长鹰飞的深处,汉,明长城在崇山峻林中蜿蜒起伏,绵亘突兀。毛毛山雄伟端庄,马牙峰奇幻妖娆。古时丝绸之路的雄关之地–乌鞘岭。已经搭上了现如今的兰新铁路,连霍高速,还有正在新建的兰张高铁的快速列车,飞速地行驶在一带一路的高新快车道上了。

乌鞘岭,永远的乌鞘岭,你屹立于三大高原之间,千年不倒;你横亘在河西走廊咽喉,至今不衰。伟哉!我高高的乌鞘岭,雄哉!我神奇的乌鞘岭。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把玉明,甘肃永登人,中师生,在天祝工作,喜欢读书写作。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登乌鞘岭遐想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