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宇宙的梦想 (一)

近期,由《盗墓笔记》的衍生作品《沙海》改编的电视剧上线了,我拖着看了几集,暂且不说质量如何,只是感叹原著作者南派三叔确实是个很有营销头脑的人,而且越来越上道了。

记得南派三叔刚起家时还写写《怒江之战》之类非盗墓笔记系列的作品,如今只专心搞“盗笔”这一个极其成功的IP (知识产权)。

如今的《盗墓笔记》,除了原作,还有《藏海花》、《老九门》、《沙海》等一系列衍生作品。和其他国内文艺作品相比,这个系列的完成度和影响力,已经使之成为一个最接近可称为“宇宙”的IP。

一提电影宇宙或者某某IP宇宙的说法,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美国超级英雄构成的漫威电影宇宙和DC宇宙。

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故事发生在一个完全架空的世界,通常不称之为宇宙。比如,指环王的中土世界,火影忍者的世界等,多称为世界,叫他们指环王宇宙或火影宇宙就不太合适。

当然我这人为设界限多少有点抠字眼了。我把架空世界观单独拿出去,是可以更好更清晰的对作品分类,也给想创造宇宙的划一条路。其实很多架空世界的系列作品的影响力比很多所谓XX宇宙大得多,只是一般不这么叫而已。

漫威或DC中的超级英雄们,不管能力多么的变态、违反所有科学规律,也不管故事中会虚拟出现实中不存在的城市哥谭,不存在的国家瓦坎达,但毕竟他们的这个世界里有地球。

没有地球,何谈宇宙。

所以,还是我个人观点,一部作品里的世界观有地球,狭义上,才叫XX宇宙。或者世界观是依托于我们地球历史上有过的时期,再或者太空类作品,不管提没提到地球,也可称之为宇宙。

之所以都狭义了还搞得这么宽泛,是因为存在中国的西游这种大IP和好莱坞的星战系列,我不敢说他们构不成宇宙。他们一个发生在四大部洲,一个发生在不知道的哪个银河系,都没有地球,但这两大体裁与我们现实世界还是有着联系,并非完全的异世界。

这里单说一下西游记,西游记一直在被国内甚至国外各种影片消费,大多空有其名,无有其实,没有想象力的胡编滥造,也无怪乎六小龄童看不起。西游记被称为史上最强的IP,自成体系,开发不尽。它实际没有知识产权,因为吴承恩没办法去要你版权费,所以开发它完全是免费。以后真要有人才给好好利用来打造一系列有特色的故事,也可姑且称为XX西游宇宙。

我把地球的存在当作宇宙的构建基础条件,一个明显的原因就是这会让观众有熟悉感,进而有代入感。举个例子,漫威宇宙里拿把锤子的雷神,不论形象和能力都离一个生活中的正常人差距很大,但当他在地球上的纽约、伦敦为人类而战时,再不可思议的雷神也变得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再比如最近上映的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徐克已曝光了后续一系列电影的概念图,也谓之要打造狄仁杰电影宇宙。而实际上,这个系列无非借了一个狄仁杰的名字,历史上的狄仁杰哪干过这些,主人公改叫擎仁杰故事也一样成立。借了唐代历史背景和人物名称,无非是为了故事服务,省了编造背景的麻烦,选择观众熟悉的背景,让观众更有认同感。不信你试试把故事放到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里,吸引力一下就弱了很多。

所以,当读者或观众有了代入感,就会对创造者构建的这个宇宙感到可信,更关心其中人物的命运。

回到盗墓笔记,南派三叔不仅出了电影电视剧,还有舞台剧、游戏,甚至综艺。很多人评论他为了消费盗墓笔记这个IP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但再怎么眼红,消费IP来吸金确实有效。构建成宇宙会更不得了。比如星战,电影原本只有三部,然后再拍三部前传,然后再来各种外传,消费星战IP的同时,也完善了星战宇宙,关键是哪怕拍得再烂,也有粉丝去看。这就是IP营销的力量。

说到电影再烂也有人看,不由想到了最近的爱情公寓。我发现我写文真的是意识流,想到哪写到哪。这部电影我没看,豆瓣2点几分,我还看啥。据说这部爱情公寓电影实际是盗墓笔记题材,要那样的话,那就是double IP啊,这是想构建爱情公寓宇宙啊。

后记:本篇主要意识流的介绍了IP和宇宙的一些基本概念,并自创的给“宇宙”画了个地心说的框,这个框不太严谨,但我认为有一定指导意义。题图为电影复仇者联盟3海报。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创造宇宙的梦想 (一)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