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 ——战火中的突围

硝烟弥漫,炮火连天,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占据了所有的视听,战场,历来都像是人间地狱。

这是1918年7月的一天夜里,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惨烈地进行,这是意大利米兰附近一地,两军对峙,双方士兵正借战壕为掩护猛烈射击,在那中间毫无遮掩的沼泽地带,上演着一场场生与死的较量。

一个奥地利军官已举枪瞄准对方一个青年,他很清楚,这一枪射出,那个小伙子将永不会看到明晨太阳的升起。

那个青年此时就在那片开阔地中缓缓地爬行,他活到现在已是奇迹。只在几分钟前,他还是生龙活虎、孔武有力的,还呆在战壕里拿着步枪向敌人的阵地开射,只几分钟,他已挣扎在生死边缘,他全身没有一处完整的,而且背后还有敌人正在瞄准他。

他是为了援救伙伴才成为这样的,刚才,他眼看几个战友跃出战壕,又眼看着最先跃出的那个倒在前面,出于救助战友的心思,他也跳了出来,不顾一切地向战友倒下的位置跑去。就在那时,一声炮响,将他震闷了过去,等他清醒过来,旁边的几个伙伴已尸横当地,只有他毫发无损,于是,他继续向着目标前进。

在离敌人阵地不远处,他找到了那个还活着的战友,他什么也来不及考虑,背着战友,拼命地向自己的来路跑起来。

那段平常不在话下的路途此时却显得格外长,他使劲地跑,向着似乎遥不可及的目标,还没跑出多远,就听到一阵机枪的扫射,忽然,他感到一个冰凉的东西钻入到膝盖里,接着便是一阵钻心的疼痛,他中枪了,不由自主地向地面跪下去,他的身子还没有接触到积水的土地,便又遭到重创,随后一阵炮声,火光照亮的夜空下,只看见细密的弹片闪着五彩光从四面八方打进那个年青人的军服里。

他倒了下去,他唯一能知觉到的就是自己的灵魂正在远离这个身体,身体在那时变得分外轻,轻得好像飘在云层里,轻得不听凭他的任何使唤。“我完了,”他的脑袋一片空蒙。

幸运的是生命并没有抛弃他,过了许久,他又找到了感觉,在那时,疼痛、黑暗甚至死亡他都无暇顾及,只有一个念头在脑海里挣扎,出于本能地挣扎——爬回去。

他一寸一寸地行进,如果让任何人看到,那只是一个被血包着的活物,已经没有一点人样,而他的背上依然驮着那个战友。他不知道,那个战友已死去了,他也不知道,身后又有人端起枪来,准备给他最后的一击。

然而也许是敌人看到了远处战火中那个帐篷上闪耀的红十字,也许是佩服这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的勇气,他放下了枪。

这个青年被抬到战壕里,被抬到野战护理所,他中了237块弹片,前后动了13次手术,这个全身被打得像个“筛子”的人居然奇迹般地活了过来,那些弹片有的取了出来,有的留在体内陪伴了他一生。

他活过来是不可思议的,没有人不这样说。

许多年后,那个端起枪来但没射击的奥地利军官才无比惊骇地发现,如果他那一枪射出,世界文学史上就不可能产生《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杰作,海明威也会像那个时代许多青年战士一样悄无声息地消亡在战场上。

[简介]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任记者。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初获成功,被称为“迷惘的一代”,后出版《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

[海明威名言]

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
所有的罪恶都始于清白。

世界美好的,值得为它奋斗!

道德就是能够让你事后能够感到良好的东西。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大海给人带来希望,犹如沈睡中带来好梦。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