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王阳明才是最牛的教育家

文|初雪

(本文共2150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王阳明先生,有诸多头衔——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更精通儒、释、道三家。

他虽一介书生,却提笔写文能安天下;上马打仗能定乾坤。

阳明先生不仅拥有那些头衔,他更是一个很牛的教育家。

1.巧用智慧改善风气。

王阳明在庐陵做知县时,庐陵是一个诸事繁琐、极其困难凶险的地方。

上一任知县许冲走的时候,他已经奄奄一息了;他给上级汇报时,说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太奇葩了——

每天接到的状纸就有上千份,每天有上千个官司要打;而且这些官司都是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是一些邻里之间的小矛盾。

许冲最后甚至说,如果让他在地狱和庐陵知县之间选择,他宁肯选择下地狱。

可见,这庐陵知县不好当啊!

王阳明去了之后,本来他身体就不太好,每天面对大量的状子,这些状子都是些莫名其妙、乱七八糟的小事,他再有精力、再有精神,也处理不了呀。

面对诉讼成风,怎么办呢?

王阳明首先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当地的贫富情况、经济情况、文化情况和人性等。

当调查清楚之后,他胸有成竹,想到了具体的解决办法,这个解决办法分三步:一限、二拖、三改变。

第一是限制。

王阳明对告状做了限制,规定告状只许一事一告。每份状纸不许超过两行,每行不许超过三十个字。

也就是说,一份状纸加起来不许超过六十个字,这六十个字必须说清楚一件事。

第二是拖。

王阳明身体确实不好,他把自己的身体状况告知了全县老百姓。

他说,我的身体实在不舒服,只能带病坚持工作;有些重要的事情我处理,有些不是特别重要的、不能立刻处理的,你们可以往后放一放。

王阳明还写了一个告示,告诉百姓,你们不要急,该办的案子我都会办的;一般的案子不要急。

第三是改变。

碰到重要的案子,拖也不是长久之计,更重要的是要改变。

王阳明要改变什么呢?改变制度和人心。

他的改变先从制度层面开始,下令复建了两个亭子——“申明亭”和“劝善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劝善亭就是光荣榜,树立好人好事,评比年度感动庐陵人物;而申明亭,则是坏人榜。

他还选出乡里德高望重的乡老,对民事纠纷进行审理和评判,然后进行劝谕。

通过设立劝善亭和申明亭,再加上王阳明自己讲学,教化乡民,效果很明显。在王阳明的努力下,庐陵从诉讼成风、诉棍成群变得风清气正。

甚至有些诉棍,好多打官司成习气的乡民也被他感化了,后悔用鸡毛蒜皮的小事麻烦县令大人,感到愧对乡族。

王阳明作为一方父母官,心系百姓,为百姓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让老百姓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大智慧。

2.善用人心感化盗匪。
盗匪王和尚在公堂上横得要命,用刑也不怕,要杀要剐随便你。

王阳明是怎么感化他的呢?

当时正是六月天,天气很热。

王阳明说,“天这么热,你也不要激动,看你满头大汗,把衣服脱了吧”。

王和尚根本没把王阳明放在眼里,脱就脱,有啥了不起的,他就脱了。

“天这么热,把里面的汗衫也脱了吧”;

脱就脱,王和尚又把里面的汗衫脱了。

“那把裤子也脱了吧”;

脱就脱,王和尚把裤子也脱了,只留了一条内裤。

王阳明说,“既然你有本事,把内裤也脱了吧”;王和尚立刻说,“大人,这就不必了吧。”

王阳明一笑,说:“你虽然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盗匪,但也有羞耻之心啊。有羞耻之心,说明你内心也有良知啊”,王和尚听到这句话,泪流满面。

后来,他就被王阳明感化了。

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盗匪心中都有良知,王阳明坚信,人人心中都有良知,人人都是圣人。

3.利用理论点拨学生。

《传习录》里记载了王阳明给学生上课的一段故事——

弟子们都坐在一起。

王阳明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存在;然后指着学生于中说,于中啊,你就是个圣人,你胸中原有圣人,你就是圣人。

于中赶紧站起身,对着老师作揖拜谢。学生不敢、学生不敢,老师才是圣人啊!

这时,王阳明一笑,说,这又不是我送给你的,这是你自己本来就有的,你胸中原有个圣人,你有什么不敢当的?

于中更是致谢,不敢、不敢。

王阳明说,不光你于中有,大家都有。

我们心中都有个圣人,这不是谦虚的事,这和谦虚不谦虚没有关系;你胸中确实就有个圣人,你就是圣人。

这时候,于中恍然大悟,笑着接受了——我就是圣人。

在王阳明看来,圣人的心就像一面镜子,通体透明;

而常人的心虽然也是一面镜子,但因为被名利、金钱、情绪和纷繁复杂的红尘中事所遮蔽,才显得斑斑驳驳。

但是,常人只要“在事儿上磨”,勤加修炼,痛加磨刮,也能修得圣人之心。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要坚信,在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个明亮的自我,都有一颗天生的好奇心、喜欢探索,喜欢学习。

孩子之所以从爱学习到不爱学习、厌学甚至辍学等,其实,是被学习中那些不愉快的体验、父母的过度关注和唠叨、批评指责等消磨掉了;

孩子之所以从一个本来和父母关系很好,后来变得对抗、抵触等样子,其实,是被父母过高的期待、伤人的语言等淹没了……

在这个追求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容易被焦虑情绪所淹没,进而又把这种焦虑感传递给孩子,而忘了教育的“初心”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们只有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在内心“慢”下来,稳住自己的节奏,尊重孩子的节奏,做好教育的观察者、引导者和回应者,才会发现孩子内心那个明亮的“自我”,用耐心擦拭掉遮蔽在孩子心灵上那些斑驳的情绪的灰尘。

初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砍柴书院MCN矩阵作者。

初雪1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润物细无声,王阳明才是最牛的教育家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