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高情商,是懂得“拐个弯”说话

(本文共1791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关于情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在我看来,情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我觉察能力、觉察别人情绪的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自我觉察能力,是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

觉察别人的情绪,是在和别人聊天时,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感受,对别人有同理心;

与人沟通的能力,主要是会说话,说让对方舒服的话。

高情商,让我们立足于社会,也让我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何训练自己的情商呢?

1.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
“认识你自己”本是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后来苏格拉底把它当作自己的哲学原则的宣言。

可见,一个人要想认清自己,是多么不容易。

认识自己,先要培养自己的觉察能力。

中国有句古话,“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安静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有哪些过错,凡事不要总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从自身找原因,就是要给自己做手术,肯定会很疼;但是,如果不从自身下手,只把改变的希望放在外界上,是徒劳无功的。

如何改变自己?

改变的前提是接纳。

先要承认“人无完人”;改变的目的不是要压抑自己、否认自己,而是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从不足中看到积极的一面,甚至那些不足也曾经像一身旧棉袄,保护我们度过寒冬,接纳自己曾经的那些不足之后再去谈改变。

这样的改变,才是心甘情愿的改变;这样的改变,也是更有效果的改变。

觉察是改变的开始。

下定决心改变之后,就要开始做自我觉察了。

一个人真正的强大,是从自我觉察开始的。

我从2018年开始学习家庭系统教育的课程到现在,已经坚持写了将近25万字的每日一省;每天睡觉之前,反思一下当天发生的事情,哪些是美好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

记得当时老师在课堂上要求我们回去之后坚持写“每日一省”,哪怕写一句“今天,我很累”这一句话,也要坚持写下来;老师说,坚持写每日一省,可以增强神经元细胞之间的链接,让大脑神经网络更丰富。

一个人,需要窗户来看外面的世界,需要镜子来看自己的内心;窗户看到外面的明亮,镜子看到自身的不足。

2.要去体察别人的感受。

情商高的人,一般都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对别人有同理心,而不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有些人和别人聊天时,言语中只关心自己,只说自己“如何如何”,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他只痴迷于自己的“自恋”中,沉迷于别人对他的夸奖中;

还有些人和别人聊天时,容易把别人的故事当成自己说教的“舞台”,一番大道理,像倒水一样倒出去,根本就不考虑别人的处境、别人的感受。这样说出来的道理,除了满足自己“好为人师”的需求,对别人未必会有帮助。

……

和别人聊天时,要善于察言观色,而不是一味发表高谈阔论。

真正的高情商,是要有同理心。

如何培养同理心呢?

当别人找你倾诉时,先问问对方的想法,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再根据情况给对方建议;

遇事多从不同角度思考,从意识层面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境遇,对待事情,也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之后,我们就不会盲目地给别人不合时宜的建议了。

村上春树说,“世间许多人需要的其实不是实用的忠告,恰恰是充满暖意的附和”。

3.学会接住别人说的话。

高情商的人在聊天时,能够照顾到当下的交流氛围,接得住别人说的话。

照顾到当下的交流氛围,当别人都很开心时,我们不能破坏这种开心的氛围;而当别人都沉浸在悲伤之中时,也不要打破那种悲伤的氛围。

一个高情商的人,会觉察周围的交流氛围,根据不同情况、不同氛围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有一个关于英国作家萧伯纳的故事——

萧伯纳与却斯连顿因为宗教观及立场的不同,经常有些冲突。

有一天,却斯连顿在路上遇见萧伯纳,便挖苦骨瘦如柴的萧伯纳说,“你真是丢尽了英国人的脸,外国人看到你这身骨头,还以为英国正在闹饥荒呢”;

萧伯纳看了一下体型膘肥的却斯连顿,淡淡地回答,“没关系,外国人只要看到你,就知道英国人民闹饥荒的原因了”。

面对却斯连顿的不友好,萧伯纳没有直接责骂,而是采取迂回的方式,通过反语去讽刺对方。

高情商的人,面对无论友好还是不友好的语境,都能够接得住对方说的话。

《情商》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说,“你说话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高情商的人,接得住别人的话,不献媚、不讨好,也不让对方失了面子。

一个情商高的人,不仅仅在说话上让人舒服,更是舒服的语言背后那颗能温暖人的心。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真正的高情商,是对人的宽容,更是对人心怀悲悯。

初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砍柴书院MCN矩阵作者。

初雪1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所谓高情商,是懂得“拐个弯”说话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