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芳华,各自天涯 ——观电影《芳华》有感

《刹那芳华,各自天涯》

——观电影《芳华》有感

初雪/文

电影《芳华》,一部红味儿十足的电影,一代人的青春回忆,都在电影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只不过他们的青春有些沉重;他们的青春,带着浓浓的时代气息。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群有文艺才华的年轻人,从祖国大江南北被挑选出来,聚集在某部文工团,担负着军队文艺宣传的特殊使命;在有着严格军纪和单调的环境中,他们的青春芳华,却以独有的姿态绽放……

好人刘峰,这个眼里从来没有自己,脏活累活挑着干的人,从来没有刻意想要当英雄,却被树成了“英雄”;当别人嫌弃何小萍时,他不顾腰伤,做她的舞伴;一个“干尽好事,占尽美德,一点儿人间烟火味也没有的”“好人”,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真挚地表达感情,拥抱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却被说成是“耍流氓”而被下放;在战场上英勇战斗,和平年代知足生活的好人,最终却没有一个好结局……

何小萍,一个从小在家里得不到关爱的女孩,本怀着美好的梦想和期待,希望在进入文工团之后有新的开始,却在刚去没几天就遭遇搜身,一次次被侮辱、被伤害、被诋毁、被蔑视等;后来又被派往前线,在战场上救了很多战士。在前线,她明明知道一个战士难以被救活,仍然在房子倒塌时用身子护着他;在经历了腥风血雨之后,当回到文工团观看她们跳舞,精神受刺激的她也缓缓起来,走出去在广场上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留存在她记忆深处的,依然是那美好的青春岁月。

刘峰和何小萍之间的情,已经超越了爱情,超越了友情,那是黑暗之中的彼此慰藉,是漫漫长夜的互相温暖,它如一股涓涓细流,流淌在两人的心里;它如一副美丽的图画,永远定格在刘峰将粘好的照片递给何小萍的一刹那,定格在片尾两人互相依偎在一起的那一刻……

这部片子,不仅仅回忆的是青春,更是对人性的拷问。在那个年代,一个“雷锋式”的人物,头上带着光环,身上没有半点儿人间烟火味儿,他有着近乎完美的人格,他的人格越完美,他就距离“超我”越近,就距离“本我”和“自我”越远;他的人格越完美,所具有的藏污纳垢的人性就越少;他的人格越完美,周围人对他的要求就越高,就越会逐渐把他神化。人格完美的人,就像一面镜子,能映照出人性的美德,亦能反射出人性的黑暗,他甚至让人性的黑暗面无处可逃。

刘峰,把本该属于他的上大学名额让给了更需要的人,他是真傻吗?我想不是,是他心里的那股子“倔劲儿”,是他观念里的一种信仰,才使他一次次做出了看似并不“利己”的选择。他的心里也许并不是没有挣扎过,可是挣扎之后依然做出了无愧于良心的选择;是骨子里的血性支撑着他熬过漫漫长夜。电影中,只有何小萍懂他,懂他的苦,懂他的无奈,懂他的付出,更懂他的不易……正是因为这些懂得,才让她不顾一切地在关键时刻站在他那一边;也正是因为这些懂得,让她在他受到不公正待遇之后心逐渐变凉,而英勇地奋战在一线。这种互相懂得,让他们在多年之后依然走到一起,彼此搀扶,度过漫漫余生。

在一个人人自危、互相伤害的环境中,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更能体现出人的温度、人的血性和人之所以为人的理由。一个真正活得有温度、有血性的人,是你明明了解人性的黑暗,但依然把善良奉为做人的准则;是你明明受过伤害,却不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是你明明尝遍了世间苦悲,却依然怀有悲悯之心;是你明明了解走捷径的规则,却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初雪,管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教育工作者,运动达人,”郑亚楠心灵工作坊”创始人。喜欢读书写作,热心传播美文;主张”以一片纯真之心发现美,传递善”;愿意倾听您的故事,帮您解决心理困扰。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刹那芳华,各自天涯 ——观电影《芳华》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