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旧事系列之一:毛义捧檄(历史故事)

庐江旧事系列之一:毛义捧檄
董昭斌
  庐江城东有座五孔青石桥,横跨文昌河上,名为捧檄桥,长约百米。这座桥名,源自于赫赫有名的孝子毛义的故事。
  捧檄桥原是一座小木桥,旧名临仙桥。庐江人毛义,字少节,东汉肃宗时人,九岁丧父。由于家境贫寒,母亲为人家做针线活,毛义为别人家放养牲口,母子俩相依为命,艰难度日。毛义秉性聪慧,自幼好学,20岁时以文章闻名乡里。毛义是孝子,老母在堂需要赡养,恪守“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侍奉左右;每有好吃的东西,必先孝敬母亲;母亲生病服饮汤药,他效仿古人割股疗疾。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于是,他的孝行被乡里称道,庐江太守推举其为贤良。朝廷得知此事,送来檄文赏封他为安阳县令。毛义为安慰母亲,佯装喜悦,迎到临仙桥头接受檄文,回到家中又高高兴兴急趋步入内告知母亲。欣然前往安阳赴任,期间政绩显卓。第二年,母亲病逝,毛义决然去官守孝。后来,朝廷多次征召,毛义坚辞不往,隐居山野。汉章帝下诏,以“躬履逊让,比征辞病,淳洁之风,东州称仁”,赐谷千斛。此事《后汉书·刘平传序》里有记载。
  哪知其间还有个小插曲。南阳名士张奉仰慕他孝义之举,远道而来拜访毛义。两人刚刚坐定,正欲高谈阔论,忽然门外沸沸扬扬,人头攒动,原来朝廷赏封的檄文到了。见毛义喜形于色去桥头迎接,张奉便瞧不起他,觉此人实为名利之徒,愤然拂袖而去。后听说他“屡征不至”,甘守贫贱,不违其志,埋名乡野,才明白自己错怪了他,感慨地说:“贤者固不可测,往日之喜,为亲屈也。”

  毛义隐居山野的地方被称为毛公山,一说在今无为市开城镇境内,一说在今巢湖坝镇,皆毗邻庐江,时隶属庐江郡。
  毛义有孝行且不贪利禄,世人称道,便改“临仙桥”为“捧檄桥”,刻碑石记之。明宣德九年(1434),知县马骥重修,掘地得碑,书此三字。明万历年间,邑人又在“捧檄桥”西南建“毛公祠”(晚清又将该祠移建于城北门,遗址尚存),春秋奉祀。
  后因长年失修,桥身毁坏。清光绪三年(1877),著名淮军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庐江县沙溪乡人),捐资将此桥重修为五孔青石桥。桥身高大雄伟,造型古朴,桥面两侧为石雕栏杆。并于桥头重树“捧檄桥”碑石,碑之两侧书刻楹联曰:“捧出真心归大隐,檄来强喜慰慈亲。”建国前,桥上栏杆大都断毁。建国后改为砖砌栏杆。后因拱桥面不便交通而改建铺设水泥平桥面,余为原状。
  20世纪80年代,为进一步保护此桥,在其上游东100米处新建一座公路桥,“捧檄桥”由此专为人行桥而得以保存完好至今。
  诗云:知己难求谓识真,区区仕禄岂荣身。南阳张奉休相怪,捧檄原来为老亲。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庐江旧事系列之一:毛义捧檄(历史故事)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