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阳光明媚。寂静的街角,葱郁的树冠,院子里穿着防护服的社区工作人员的忙碌身影,还有偶尔在街道上疾驰而过的面包车……有一个月了,这熟悉的一切,共同构成了我透过窗户获得的所有外界感知。
这个夏天,因为乌鲁木齐新冠疫情的突然来袭,而再次按下了暂停键。在自治区政府果断而有序的指挥下,全市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高度的一致,共同为早日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而拼尽全力。
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在社区包户干部的温暖而周到的服务下,再次开启了居家生活、居家办公的抗疫模式。每天,社区志愿者定时上门测体温、收垃圾,在社区微信群里定蔬菜包和水果包,社区干部再大包小包地、挨家挨户地送到居民家里。虽然封闭在家的日子单一而枯燥,但一想到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我的心情就豁然宁静很多。有了他们,心里不慌,相信胜利的那一天很快就到了!
最让我担心的,是相隔只有一个马路,但因为疫情而不能前往照顾的母亲。自从实行社区封闭式管理后,我就再也没有迈进老妈家了。老妈自从父亲去世后,一直是一个人独居。虽然,我们各自所在的两个社区之间的距离只有500米,但因为疫情,这个距离显得格外遥远。平日里,我几乎每天都去一趟,看看她,陪陪她,但“新冠疫情”硬是将我们再次阻隔了。社区封闭管理后,我和母亲每天早、中、晚三个电话,相互牵挂着、慰藉着。每天在电话里,老妈说的最多的,就是她的社区包户干部们。
“今天小温又打电话来了,问我要不要买点吃的?昨天她才给我送了一包蔬菜啊!”
“今天小温又给我买来了牛奶和鸡蛋,看她提着那么重的东西上楼来,气都喘不上来,好心疼她哦!”
“今天小温的社区领导麻主任、崔书记来慰问我啦!他们给我送来了蔬菜和水果。他们隔着门问寒问暖的,问我还缺啥,还需要啥帮助。这些社区干部真的太好啦!”
小温全名叫温秀琴,是前进东路社区的一名包户干部。与其他下沉的社区干部一样,她每天是全天候24小时在岗。自从乌鲁木齐疫情攻坚战再次打响后,她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白天在社区之间来回奔忙,既要在社区门口轮岗执勤,又要帮助居民采买食材、清理垃圾。晚上下班后,就住在社区院内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统计数据、整理档案。最令人感动的,不仅仅是她经常帮助不能外出的居民采买生活用品并送货上门的点滴事迹,还有她主动帮助小区居民解决棘手问题、度过难关的无私情怀。
平日里她就对母亲就非常关心,经常帮老人跑腿买东西。在我出差时,基本上都是她在照顾母亲。尤其在今年春节第一次疫情爆发后,小温就成了我妈的第二个“女儿”。2月19日早上,因母亲的心脏病常用药用完了,需要去附近的社区医院取药。担心我妈路上出现闪失,小温在电话里一再提醒她不要出门,由她来帮着买药。很快,小温就上门来取我妈的医保卡,帮着到社区医院取上药,再送回我妈家。临走时,一再叮嘱老人,还需要什么药或者食品,就给她打电话。
7月23日,我们这片居民迎来了第一次核酸检测。我妈接到下楼通知后情急中出门,却忘了带家门钥匙。老太太做完核酸检测后,急得在社区院子里接二连三地给我打电话,催我把她放在我家的备用钥匙送过去。然而因社区封闭管理,我也无法出去。正在着急中,我妈的电话又打来了。
“你在院子里等着,小温马上到你们小区拿钥匙。”。当时,我们小区也正在做核酸检测。经报备我小区包户干部后,做完核酸检测后,我就在小区门内等着。也就十几分钟的时间,我就看到远远跑过来的小温。接过钥匙,她丢下“你在这儿再等一会,我去给你妈打开门后再把钥匙还给你”一句话后,就又朝着我妈家的小区奔去了。
望着她离开的背影,内心充满了感动。那渐渐远离的身影,如炎炎盛夏里的一股清泉,给了这个夏天最清亮的底色和希望。
这种希望,随着这些社区干部无私无畏的付出,已经深深种植在了每一个乌鲁木齐市民的心中。为了这个希望,大家憋足了劲儿,以更加自律、克制、谨慎、负责的态度和行动投身到这场攻坚战中。
这个夏天,因为这场疫情而变得不同。但这只是暂时的!我坚信,有了自治区政府英明果断的决策部署,有了医护工作者的勇敢逆行,有了全疆各族群众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决心和行动,有了无数个小温这样平凡而普通的社区干部们的忘我奉献,我们将很快取得最后的胜利!
【作者简介】欧阳昀 新疆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新疆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