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传奇断血流
文/汪德国
断血流,别名荫风轮、山藿香、瘦风轮。为民间草药。植物来源之一风轮菜始载于《救荒本草》。朱捕云:“……苗高二尺余,方茎,四棱,色淡绿微白,……叶微宽边有锯齿,又两叶对生,……开淡粉红花,其叶味苦。”从描述与附图看,皆与风轮菜相符。
在我国,尽管断血流也产于陕西、甘肃、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浙江、江苏、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西、贵州等地,但安徽霍山是断血流的主要源产地,其产量和开发利用也居于全国医药业前列。关于断血流的识认和药用渊源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南岳山脚下住着一位能懂百鸟音的奇人,叫龚业常,懂鸟语,善奇术。他从鸟雀的口中得知,南岳山的茶叶能治病,并且他还知道南岳山中还有一种能止血的草,止血效果特别好,但由于不知这草长什么样子,就一直没有找到……
这个故事一代代流传下来,一直传到清同治年间。在南岳山南麓住着一户刘姓人家,刘家世代以行医为生,当然他们也不止一次听过这个传说,只是刘老先生十几岁的儿子刘西堂听在耳边,记在心上,他相信南岳山中有这种“止血草”,而且小西堂发誓要找到这种草,于是刘西堂每天上山采药不再去东乡西镇了,而是天天上南岳山,希望能早日实现梦想。
南岳山,这座被汉武帝敕封的山,不仅风景秀美,而且资源富饶,这里有取之不尽的宝藏。刘西堂每次走进南岳山,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宝库,药篓总是装得满满的,可就是没有找到那种传说中鸟雀们说的“止血草”,因此,他每次又总是失望而归,而第二天又总是满怀希望登上南岳山,如此数年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春夏之交的一天,刘西堂又带着药锄、柴刀和干粮登上了南岳山。初夏的南岳山青翠欲滴,鸟语花香,山泉叮咚,松声竹韵,简直是一个迷人的境界,充满着无限的画意诗情。刘西堂一边欣赏着这美妙的景象,一边吹着口哨与鸟雀们逗乐,心想自己要是像龚业常那样懂鸟语该多好,遇到那种神草能认得,那样就能把“止血草”长的什么样子,告诉后人了。
一阵凉风吹来,刘西堂正欲到大风洞歇歇。忽然他看见一条酒盅口粗的乌梢蛇在风洞里,身体作圆盘状,又好象是缠着一块碗口大的石头,作痛苦状地挣扎着。刘西堂慌忙在洞外的一棵凌霄树后观看动静。
原来是一只硕大甲板龟夹住了乌梢蛇的身子,甲板龟缩了头尾手脚,任凭乌梢蛇怎幺摔打,死活不肯放松。大乌梢蛇几乎使完了浑身的本领,也不能奈甲板龟如何。只见那乌梢蛇像是上了劲的草绳,在地上翻滚着,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一旁的刘西堂心想,今天他可以多两味中药——蛇胆和龟胶,回去还可以多两道美味佳肴了,于是刘西堂在那儿守株待兔,坐收渔翁之利。可能是求生的欲望使那条奄奄一息的乌梢蛇本能地作了最后一搏。只见那乌梢蛇头尾拄地,猛地使出全身力气将那只大甲板龟抛了出去,自己拖着受伤的身子逃生去了。
可那只甲板龟因乌梢蛇拼命地一搏,被重重地摔在大风洞坚硬的洞壁上。甲板龟在地上打了一个滚,龟壳崩裂了一块,流出了鲜红的液体,就是龟血呀,可能是大乌龟的血管弄破了!甲板龟艰难地爬向一个石洞口,血从伤口处细流一样的流着….
正在这时 ,从石洞里爬出了一只的老甲板龟,在一丛绿色的小植物边停了下来,并伸出长长的颈子,尖尖的嘴巴咬住了一片叶子,摘了下来,在口中嚼了几下,然后敷在了受伤的夹板龟的后背的伤口上,如此好几下,将那伤口敷好,然后静静地伏在那里一动不动看着那只大夹板龟,很是关切、慈祥。
奇迹在数秒钟之后出现了:那龟背上不再流血了,刘西堂大脑闪过一个念头:莫非这就是他找了多年的“止血草”?刘西堂顺手从身边扯了一株在手里审视着,他想,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亲口尝一尝。这时,刘西堂抽出小刀在自己的手指上划了一道深深的血口,他按照甲板龟的做法,摘了一把叶子放在口中嚼了嚼,然后又敷在伤口上……奇迹也同样出现了,那往外直冒的鲜血立马止住了。刘西堂欣喜若狂,飞也似地跑回家。
回到家之后,刘西堂便告诉刘老先生他找到了止血草。刘老先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刘西堂将他在大风洞看见龟蛇战,老甲板龟摘草咀嚼后给大夹板龟止血疗伤的情形,以及自己割指试验的经过说了一遍。刘老先生慌忙抓起刘西堂的手,揭去止血草。看了看伤口,见伤口周围无异样并恢复完好,刘老先生又拿起一株止血草看了看,嗅了嗅,嚼了嚼,凭他数十载行医、采药的经验,刘老先生肯定地点点头,没错,这就是止血草!
刘西堂发现了止血草后兴奋不已,他想就是《神农本草》和《本草纲目》上也没有这味药,将来如果有人续修本草,我一定将这味药写进去,也为我们刘家光宗耀祖了。只是刘西堂想,怎样才能体现是他刘西堂发明的呢?另外就是将来给人治病也得有一个新药名,可叫什么好呢?刘家父子经过几天商议还是不能确定,最后还是刘老先生说,这种草既然能止血,我们又姓刘,干脆就叫“断血流(刘)”吧。
以后,刘家药铺就多了一味中草药“断血流”。你别说,效果还真的不错,只是人们都不知这“断血流”是什么做的,直到1958年刘西堂的后代才献出了这一祖传秘方——断血流,霍山县根据此秘方办起了断血流制药厂,1977年,刘西堂的愿望实现了,断血流(刘)被收入了《中华药典》,并跻身于国家出口药品的行列。
安徽是中医药资源大省,在国内素有“北华佗、南新安”之称,省卫计委公布了全省“十大皖药”品种——霍山石斛、灵芝、亳白芍、黄精、茯苓、宣木瓜、菊花、丹皮、断血流和桔梗。“十大皖药”的公布更奠定了安徽在中国的中医药地位。断血流是从安徽省民间草药中发掘出来高效止血类中草药,中国药典将唇形科植物风轮菜和荫风轮的地上部分干燥产品收载入药,这两种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东等地,其药用资源十分丰富。研究证明断血流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其止血作用与云南白药相当,对各种出血症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基本无副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断血流有效成分水提液、醇提取液均含有大量的植物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皂苷类、挥发油、脂肪酸类、三萜类、甾体类等。其中断血流总皂苷是主要的止血成分,除此之外,现代分析方法已经从断血流中分离出几十种皂苷,其中一些皂苷具有优良的杀菌、抗炎效果。文献报道主要集中在对于断血流止血、收缩子宫等药理活性上,但是在传统医药中,断血流常被用做外用药,其杀菌抑菌活性的研究很少。本研究以断血流为原料,以不同溶剂、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比较各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以探索适宜的的提取方法,为断血流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品作为药用载于《中国药典》1990年版。
霍山制药厂于1998年与杭州组建回音壁集团组件回音壁霍山公司,地处大别山北麓,佛子岭水库下游,风景秀丽,交通畅达,当地丰富道地的中药材资源为保证产品内在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占40%,是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回音必集团中成药生产基地。建有片剂、颗粒剂、丸剂、糖浆剂、煎膏剂等生产线,生产42个品种,90多个规格中成药。
以大别山天然药材精制的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断血流片,缘其卓越的品质和显著的疗效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八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国妇女儿童用品四十年》博览会银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以及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2016年断血流被列入安徽省“十大皖药”,同时我公司被评选为“十大皖药”断血流产业示范基地。公司生产的黄连上清片、腰痛片、益母草颗粒、板蓝根颗粒、银黄颗粒、六味地黄丸、小儿止咳糖浆、强力枇杷露、半夏糖浆、川贝清肺糖浆、益母草膏等产品倍受消费者信赖。
公司2017年荣登“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榜单,获得首批安徽省“银行诚信客户”光荣称号,是安徽省A级纳税信用单位、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安徽省医药质量管理奖”。被评定为六安市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是六安市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连续多年位列霍山县十强工业企业之列,其中2017年度获得全县十强工业企业第四名,2016年度还荣获六安市50强企业第36名。党和国家领导人乔石,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沈跃跃及原安徽省委书记王太华等都曾亲临公司参观指导。
2017年公司投资4个亿的新厂区(位于本县大沙埂)迁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建成投产后,将打造成安徽省乃至全国先进的园林式现代化中药企业,集团新址于迁往大沙埂工业园区,总公司现已上市,成为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