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端》观后感 -正午阳光不相信爱情

正午阳光出品的剧又爆了。

《开端》豆瓣评分8.2,让干涸已久的内娱影视市场突然活了起来。

说实话,自打这部剧立项开拍,不少人就已经嗅到了要爆红的味道。

不为别的,只为大多数人信赖的“老招牌”——正午阳光。

这个曾经出过《父母爱情》、《北平无战事》、《琅琊榜》1.2部、《欢乐颂》、《都挺好》等众多热度口碑双爆剧作的公司,在这个流量为王、内容一塌糊涂、数据注水严重的影视市场,显得尤为珍贵。

有人说,《开端》这种无限流题材,毕竟国内还没人拍过,不过是沾了内容红利才红的吧。

那我们就大胆假设一下:假如某鹅某艺某瑞等影视公司拍了《开端》,大概率会出现以下情况:

首先,白敬亭和赵今麦顶多算个特别出演。

现在的影视公司一般会用流量当主演+实力派、口碑好的演员作配。

剧本还是那个注水注成太平洋一样的烂水平,但会用这样的阵容先造成一种“我们选角用心”的假象。

你说他们开始重视演技和口碑了也行,但绝对不是完全重视。

其次,肖鹤云和李诗情怎么能从头到尾保持“末日队友”关系,一心一意只搞剧情呢?

必须谈恋爱!而且要在公交车上加入表面深情温柔,后期对女主爱而不得秒黑化的“男二”一枚。

这样一来,全剧直接35集起步,一次循环就得演个三五集……任谁看了都得大呼:这剧情我熟。

正午出品,或许也并不是百分百的无瑕疵。但回顾正午那些年一次又一次的爆剧,细心的观众起码会发现一点共同之处:

这个世界终于不是只有谈恋爱了。

这次《开端》的主角,一个是男朋友形象很足的白敬亭,一个是小鸟依人、青春活力的小女孩赵今麦。

但正午的坚守在于:任你主角形象再适合恋爱,原著我们得尊重。

所以,两位年轻人在公交车里循环无数次,归来仍是“好战友”。

而站在观众的角度,大家也并没有因为没有甜甜的cp磕受到丝毫影响,依旧沉浸在紧张刺激的剧情里无法自拔~

甚至在《开端》里,还能再次见证群像戏的力量。

刘涛、刘奕君、白宇帆、黄觉等新老演员的配角依旧各自出彩,每一个角色的出现都会让人有挖到新宝藏的惊喜感。

所以,@各大影视制作方看看吧,中国观众不是离开恋爱就不能欣赏剧作的。

我们只是被迫在一堆习惯了摆烂的垃圾里,差中选差。

比如《琅琊榜》系列,儿女情长只是支线中的支线。但回忆起来,主线兄弟情和家国情怀,又是那么鲜活自然,让人同样心生向往。

唯一的爱情线就是霓凰和林殊年少的互相错过,成年后的再度相遇和失去。

二人也完全没有日日夜夜的你侬我侬,没有重逢必备的古老情节:“打一巴掌再紧紧相拥”

甚至在《欢乐颂》这样专门重点刻画五位不同年龄、背景女性生活的剧中,也没有让他们经历什么梦幻般的相遇、脱离现实的热恋等等。

最近几年,很多平台已经习惯了取悦观众。大数据的确可以了解观众的喜好,再添油加醋丰满一下,一个个“成熟作品”就被投放到市场了。

但“做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并不是丢失作为影视行业创作者的初心和精神。

一个优秀的剧作应该是基于原作品自然生长的,而不是处处直白,就差把“我就是为了炒cp而诞生”写在脸上了。

点名耽改剧、各种青春小言情剧,欢迎对号入座。

再比如,让很多年轻人充当自来水的脱贫攻坚题材剧《山海情》,主线是各位贫困县大叔大婶逐步脱贫摘帽的热血故事。

但其中,也有一对对令人印象深刻的年轻情侣。

比如外出打工,回乡创业的麦苗和从不懂事一步一步转变成熟,再到创办公司的得宝。

这两个人的爱情也经历了少年时的暗恋、青年时的分离。但这一切都被很好地表现在了一次次对视、一场场谈话中。

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想靠贩卖流水线爱情赚钱的公司,大多不懂爱情的魅力。

往往是心照不宣式的默契、蜻蜓点水般的刻画,反而能留给观众对爱情线的无限向往和诸多遐想。

在这一点上,正午阳光赢得很简单:不相信爱情至上,只追求剧情走心。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开端》观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