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团圆》

我并不把阅读当作不可或缺,虽然近两年来自己像小蜜蜂辛勤读书,正如我相信人是一个综合体 ,文字不能嚢括你,正如我相信“生活是一部大书”,而大自然、生命本身的奇妙远比书本上的东西更为灵动鲜活。对我来说,读书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和同类,以及让我发现了人类想象力的无限潜能。

下面是一些零散的读书小记,一些由阅读牵起的小小思绪,随读随记,关于诗歌和小说的读感片段。有时读完整本书也没记录一个字,有时读一首小诗心绪也会翩然飞舞,无止无休,完全随兴而发。在此小辑一下:

1,

读张爱玲《小团圆》:

十年后,在国外,两个爱过的男人,之雍和燕山的画面交替,交织在一起,九莉说对燕山的事从没懊悔过,幸好当时有他。之雍呢,好坏已深入骨髓,算是对九莉的一场大考吧,那等待,不过是熬过生死后,仍然爱恋着这世界吧。

经历战乱和两个男人,九莉(或就是张爱玲本人)说她喜欢生活,尽管丑陋滑稽,有总比没有强。对于从小缺失爱的孩子,她尖刻而孤独,她回待世界的心也是凉薄得让人惊心的,她是矛盾的,一点轻而易举的爱也令她异乎寻常地感动,但又无法交心,充满戒备与恐惧,所以那浮世的疼痛、热闹的刺激有时也是必要的,她喜欢看剧,因为加入人类这幕大戏让她感觉自己还活着,与他们同在……

人们总说张爱玲的小说格局狭小,人物视角也是扭曲可疑的,但这本更像自传的小说,为此作出了我们原谅的辩解。

这本书的女角是九莉,她经历战乱和两个男人,一个那么不堪,一个爱而终失,但她说她喜欢生活,尽管丑陋滑稽,有总比没有强。对于从小缺失爱的孩子,她孤独而尖刻,她回待世界的心也是凉薄得让人惊心的,她是矛盾的,一点轻而易举的爱也令她异乎寻常地感动,但又无法交心,充满戒备与恐惧,所以那浮世的疼痛、热闹的刺激有时也是必要的,她喜欢看剧,因为加入人类这幕大戏让她感觉自己还活着,与他们同在……

母亲蕊秋也是个凄凉的人物,她盘旋在生活、男人、为爱而不得里,还有女儿这个包袱的牵扯,她缠结在这复杂的网中。这个人物值得分析,九莉成年后,她与女儿之间如陌生人礼待无法亲近的关系,看得让人彻骨寒凉又心有不甘——那可是我们人类对爱的呼唤呐,这最后一丝希望哪能轻易舍弃,自当一株无根的芦苇?这固然是蕊秋自己无法给予女儿爱的结果,她自己是因,也自食那果。

所以,母亲蕊秋总在动身,总在出发,去世界的另一地方,楚娣对她离去背影轻声说她:“倒像那‘流浪的犹太人’”——被罚永远流浪不得休息的神话人物。

张爱玲何尝不是?爱在童年时过早折损了翅膀,这人生终生没有停靠,唯在文字里稍稍可以着陆吧……最后,我们似乎也能理解那些苍凉的姿势了……对生活,一些人从来没有办法厚爱,却也从未仇恨过,找一种和解的方式,接受我们被偶然抛入的命运吧……最后我们也懂得,于生活,我们唯有爱和爱得更深,否则无药可救……

2,

读巜边城》:

爷爷死后,沈从文对乡村古老的丧事习俗描写得极忠实。各人闻丧惊慌,在极力安抚自我中,又极速挑起本份的责任,忙乱、互助,邻里上下、方圆十里人家暂时集结起来应对这一变故,直至疲惫沉沉袭来,或自家又有要事得支开身子,又被生活牵拉到另一段或咸或淡中,去领受生命的喜怒哀乐了。

丧事中不能总尽是悲㤼,否则生活过不下去。人天性向往欢乐的因子总让一些人活泼起来,穿插笑点,把另一些困陷情景的人从一片愁云惨雾里拉出来。每天日头缓缓,对每个人公平倾斜,也在舔治着人们包藏着的伤痛。

才发现沈从文的小说不尽是欢颜,那欢颜背后,始终衬映着沉甸甸的、回旋无尽的哀伤,这是一种与传统乡俗气息结伴的浓郁辛酸和忧伤,它得到作者赞美,也受到隐形的嗔怪,像儿子对生他养他的母亲,它让我们猝然回顾,那些旧伦理旧习俗怎样塑造着人们,人们又怎样从中受益,同时又被损害,而环境日日更新,它又怎样可能面临力不逮地被埋葬和湮没的危险!沈从文怀念的是一个他极度挽留又令他极度心碎的行将逝去的世界,他卡在今天和昨天里耗尽笔墨,却欲说还休……

细读巜边城》。惊叹沈从文广博扎实的地理乡俗知识,一个茶峒关联的上下游民里情状,官人、生意人、乡人各自生活,及其微妙的牵连,生活如磐石稳定,摆在那儿,撑起整部小说强大稳固的自然法则,似乎存在即是天理,无关乎外加的现实道德评判。

开始很惊异,比如女儿追随爱情、追随兵士死后,沈从文对父亲反应的轻描淡写。父亲决无为了什么而强烈的欲死欲活,原因就在他心里自有一杆秤——来自自然乡土淳朴观念的承袭,但又显然感觉受了伤害,他原先的观念已不能再对照认知女儿的死亡事件,对于女儿喝过量冷水自罚而死,他所做的仅是于事无补的顺应接受,那种外界新观念的冲击在他心里萌出了疑问,却无法善终。作为一个乡下汉子,他并未引导、警告和规劝女儿当如何应对入闯的爱情,他不可能充当爱情向导,没有现代人观念的机警,审时度势。

沈从文许多小说都有这种塑造,比如《柏子》中的水手和妓女,比如巜萧萧》中民俗对萧萧的宽容和接纳,我想,那代表着自然出产的东西,代表乡土文化永不磨灭的部份,代表着他钟情和意愿的那份永恒,如山高水长,如万古月亮,于文学心理世界的永恒版图……

3,读诗:

《从北京一直沉默到广州》

作者|王小妮

总要有一个人保持清醒。

总要有人了解

火车怎么样才肯从北京跑到广州。

这么远的路程

足够穿越五个小国

惊醒五座花园里发呆的总督。

但是中国的火车

像个闷着头钻进玉米地的农民。

这么远的路程

书生骑在驴背上

读破多少卷凄凉的诗书。

火车顶着金黄的铜铁

停一站叹一声。

有人沿着铁路白花花出殡

空荡的荷塘坐收纸钱。

更多的人快乐地追着汽笛进城。

在中国的火车上

我什么也不说

人到了北京西就听见广州的芭蕉

扑扑落叶。

车近广州东

信号灯已经裹着丧衣沉入海底。

我乘坐着另外的滚滚力量

一年一年南北穿越

火车不可能靠火焰推进。

2003 — 04

十六年了,这首诗读来仍具长远的生命力。也许,是借了火车这个讨巧的、百多年来不变的载体,一个人一生的旅途中,或多或少,我们把自己抛给了它,那些伴生的细微心情和想像,是你,是我,也是他!两年前,第一次读王小妮老师的诗,是她祭念故人的白月光,那种青白、冰凉和寒彻,让人也随天飞去。这本诗集里,又数度见到月光,那是与故去的父亲的一次长谈,那是月光里无我的素净,也许每个诗人心里,都有一个让他着迷而无法走出的意象,比如晃动的月亮,比如停泊的夜色,比如一段废弃的被人遗忘的铁路…… 我们像拾荒之人,把一生的芜杂揣在兜里,在诗里轻轻卸下,倾倒给它……

《扑朔如雪的翅膀》这本王小妮老师的诗集,让我看见一些细微的思绪和情绪如何在一个窄小的空间打开,以及语言如丝的细致纹理,艰难的诉说如何成为可能。读吧,每一个好的诗人,就是一个别致地打开这世界的视角……

感觉到王小妮老师怕光怕被人窥视,月下的她是安然的,喜欢自己退回草本和物体的状态。她更愿做打量人间的那双眼,隔着一层喧哗和安全的幕布。而关于她自己,已在诗里把自己剔骨般地呈现了,比任何外来的他者更尖利!

正如这本书里沈浩波评价的:“出生于1955年的王小妮,30多年的写作,一以贯之,诗心朴素而强硬,情感丰沛而锋利。她是女诗人中罕见的硬碰硬的心灵书写者,不取巧于技术,不卖弄于女性性别意识和性别风情,不迎合于美学的风潮,她从一开始便忠实于朴素的心灵,并用最强硬的开掘式的写作姿态往内心最纵深微妙处写,诗笔如铁犁,诗心如水晶。在她最好的诗歌中,往往既有女性的柔软和敏感,又有重金属在火中锻打般的铿锵。她不是任何一种诗歌美学的弄潮儿,但在所有弄潮儿的时代,她都留下了令人无法忽视的诗篇。

4,

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康妮对整个中产阶层失望,这代男人像垮掉的一代,是毫无希望的一群,连对女人与欢爱也是无真正兴致的,他们要么玩乐,要么敷衍,整个生命力好似被什么莫名之物蚀耗,显现出病态、缺损和亏空,他们是一类不完整的心理病人。

康妮属大自然之物,身体强健、心灵健康,未受这重度污染,虽然险些被拉比府的死沉和截瘫而心理扭曲的丈夫拖垮。没有了家与男性之暖,她飘浮在纯精神轻飘飘的空荡荡里,感觉不到血肉之躯的活着,转而投向与丈夫合作出书获取金钱的可诅咒的快慰里。

她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倔强的生命力推动她去寻找答案。她迫切需要猎场看守梅勒斯带来的一股清风……

感觉劳伦斯贬抑哲学纯沉思的思维活动,他更推崇身体连带其他方面的力量,比如体力、情感等一体的生命张扬,因此借小说人物之口,批评柏拉图对话过于强调纯智识理性,开了不好的先河。觉得好作家都是十分尊重并强调人体自然欲望与精神世界复杂的全面协调,及它们间的能量流动与转换的。沉思的脑力活动也好,身体自然欲望的起伏也好,不过此起彼伏,上上下下,永远阶段性的落差中求平衡,又不甘于平衡罢了……追求一分为二的清晰,多么伟大而蹩足的愿望。

5,

关于鲁迅《野草》的语言:

今天问朋友,你怎么看鲁迅先生的这些散文(诗)?如果去除那些时代政治的隐喻。

我想说的是,单从语言方面讲,先生的散文(诗)已至登峰造极。比起《朝花夕拾》里记忆复明的温情暖意,巜野草》给人的感觉是尖锐、孤愤、沉痛、决绝,如前者是舒缓呢喃的小调,后者则是高亢凄冽的旷野号角。

惊叹鲁迅先生散文(诗)的语言造诣,一个字,美!一些用词,而今在大众语中已不多见,比如烟篆、殒颠、悚息、威棱……,我们仍然单单能从字的组合里窥出其意,它们仍然保有汉字联想绵绵不绝的生命力。

如今,不知这些孤儿般的词语散落在哪儿去了?有时,我们只在民国时期的诗集里偶然邂逅,遇上汉语家族这些不大露面的美丽“闺秀”,遗憾之……这两本散文集里,鲁迅先生的一些用词简单别致,一种稀有的惊喜,令人印象深刻!当然散文诗绝不是词语唯美的堆砌,而是诗性诗意的骨立,感觉木心先生是延承他的语言传统吧,两人在语言方面有些肖似。

6,

读纪德自传《如果种子不死》:

读自传性质回忆录的乐趣,是对生活息息相关亲和的触摸,比如你坐在公园亭椅上阅读,感觉时光从一个深远的地方涌流,漫过身边,涓涓而来,汩汩而去,那些逝去的人影,带着或强烈或模糊的轮廓走来,昙花一现的脸庞,终究,汇聚到一个属于不知名的隐秘舞台,又飘忽而去,不知所踪了……哦,不,你确信他们走入了人群,幻化为你,我,他/ 她。

你与书中人物一起感知风花雪月,走过泥泞春秋,续至今日此刻,并相信它们将续至将来,只是人影一茬茬的更叠和替换。仿佛同一朵落花,百年前的主人公拾起过它,现在,它飘落在你的脚下,尚带着他/她一瞥的温情,呵护脆弱生命的忧喜。这是有限生命、永恒时间,及文学介入的唤起,关于生命、关于记忆、关于远古的遗传秘码的东西,说不清也道不明,似乎更改了自然法则的神奇感——它超越了时空的幻象,你用阅读活过了长长的历史,活过了你未曾参与的年代,活过了现在,还有未来隐隐绰绰画出的轨迹,你拥抱丰富与众多,是的,阅读将时空拉长,你在时空长河漫步,你赢得了不仅仅是一生。

纪德十一岁丧父,父母亲的性格都对他有所影响。父亲多是正面不知不觉地渗透,而母亲严谨的规则和如磐石般的责任感,令纪德尊敬地顺从,又隐蔽而绝望地反叛。纪德在母亲逝世那一刹那,他感到自己整个儿坠进了爱、悲痛和自由的深渊。他骄傲,自信拥有足够丰富的精神财富,而分发母亲的遗物给亲友,赤贫地张开手臂去拥抱世界,去追寻远方一片又一片的沙漠和绿洲。

写这本书理所当然涉及亲朋至友,回荡着情爱和友谊的呼喊,那是与我们生命相连的、唯一幸存的记忆啊,只有文学能重塑的生命气息,在已不在的时空经久回荡、回荡……所有悲欢和悲欣交集,所有爱恨和爱恨交错,所有羞辱疼痛复杂难言,在文学里化为云烟,蒙上一层我们真诚审视生命的辉光,这时虚假隐遁,那是我们独自面对自我的时刻,与上帝和哲学的沉思最近。文学何以感人?它复原了生活动人的声色光影,那些细琐的感触,跳荡的心音,泪与笑的情感,是我们有限生命幡然回头,能握住的唯一的形象珍宝……当然,文学性的回忆录价值,不仅仅是怀旧的情感宝库,它更是阅读者的未来参照 。

年轻的纪德疑惑过、放荡过,哭过爱过欢笑过,只因他从未停上自身的探索,对文学内在价值的探索,对个体生命使命的探索,他没有像王尔德命运不济因同性之爱深陷囹圄,也并没有像金斯堡说垮掉的一代,“那一代杰出的头脑死于疯狂。”一如他最后挑选了美德本身,和当初的至爱——表姐爱玛妞订了婚。纪德的青春之歌在此告一段落。

7,

读毛姆《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读书随笔》:

“正是通过这样大量的练习,他明白了写小说的要点。情节必须跌宕起伏才能吸引读者,还要选取人们最关心的主题,或是爱情,或是财富,或是荣誉和生命价值。也或者,巴尔扎克从中懂得了,要使作品获得读者的青睐,他自己就必须保持住激情,不管这种激情显得有多么浅薄、轻浮乃至矫揉造作,但只要这种情感足够强烈,那么读者免不了会被作者所打动。”

人们钟爱陷入书影里让人晕眩的激情,就像飞离了生活的平淡庸常,滑入一次诗意的近乎毁灭的飞翔,尽管只是一次肉体与心灵由笨拙突变得灵巧的奇妙短暂旅行,它让你承认,肉体并非猥琐而是高贵的,心灵的美愿把它托付到终端,那儿,得到完全释放而呈现最初的生态,那是完善完美的我们!

这种淋漓尽致,不会仅仅烧成灰烬,不会无用无效,总会带来些什么,更新着什么,生成些什么。

这大概就是艺术调动人的激情参与,不自觉陷入的感染力量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吧。当然艺术不仅仅是激情的产物,它更可能带来后续的思索。

2018~2019

歡迎關注,思的公眾號

(点顶上“思说诗说”蓝字关注)

作者簡介:思

左手握文字,右手握生活,並時常被兩者拋棄和接納,她不想過多言說自己,更相信日色賜福予生命的公允,她的夢與你日日夜夜寓居的夢交纏、共生,並沒有太大不同。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小团圆》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