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合伙做生意难免吵架。
记得刚开始合伙人开会,一遇上激烈的争论,我就摔门而去。我是一个特别讨厌当面起冲突的人,吵得脸红脖子粗让我感觉非常糟糕,体验感差到极点。
说实在,有时候吵架也并非真有大事。甚至也不见得某一方一定正确,或者一定错误。原因仅仅是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在意的点不同,理念不同,角度不同罢了(宗教矛盾、战争冲突大概和吵架类似)
也是在一次次吵架中,我终于深刻意识到: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不要试图改变任何人(除了自己)、每个人似乎天然认为自己更正义和更正确、求同存异非常重要,以及不管任何时候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一切的前提。
2
当冲突到来时,逃避显然解决不了问题。如果双方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吵一架未尝不可,甚至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经过多次和合伙人吵架,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以下几点是我认为“好的吵架”所具备的要素:
第一,找到每个人的诉求点,加深对彼此的认知和了解。
吵架如果只是吵架,那么对关系的损害是巨大的。但是如果认真反思每一次吵架,找到对方的诉求点,则会有不少收获。这会大大加彼此的了解。
比如,我发现在我们团队中:一个合伙人在乎的点总是“利益和实用价值”,另一个合伙人最看重的是“战略格局和人员管理”,而我最在意的是“个人感受和情感链接”。
大概这些点没有高下之别,良莠之分。但是这的确是每一次吵架的根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求同存异。
第二,如果不能控制或者处理情绪,就把情绪发泄出来。
我之前面对吵架的应对策略是逃跑,回避现场。现在的方式是直接吵一架,至少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而不是躲在一个无人的角落舔舐伤口。
以前我总以为不吵架对彼此是保护。或者从体面和礼貌的角度来讲,不会伤害到他人。但结果往往是伤人伤己。
现在我们三人不回避吵架,基本上都是直接面对。对于我来讲,我能在吵架过程中把负面情绪发泄完。而据我观察,另外两个合伙人亦是如此。
第三,理性处理吵架后的局面。
起初,不管是回避吵架还是激烈吵架后,我一般2~3天不怎么搭理吵架对象,内心或厌恶或委屈一番。现在则是一切如常。
如今我们吵完架,短则一两个小时,长则第二天,该做啥做啥。内心不再有波涛汹涌,不再有受伤的错觉,更不会对他人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比如说等待对方给自己道歉)。
吵架后冷静列出各方需求,达成妥协,保证公司正常运转。
3
我不知道合伙人相处的最好模式是怎样的。记得之前看《中国合伙人》没有很大的体会。现在回想起来很是感触。
至于合伙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处理,除了吵架这种方式外,是否有既更好又更适合我们三个人的呢?
也许,将来某一天会有更好的答案。
陈大侠虾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