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吸引人的大概是那个90岁的年纪仍未退休吧。主人公像一位老奶奶苦口婆心的给你讲她的经历和人生经验,道理都是些很浅显易懂的,没什么特别独特的地方。但几十年去践行,亲力亲为就显得很伟大了。很多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寥寥无几,但凡能做到的都早出人头地,出类拔萃了。
优秀和卓越之间差的就是时间的累积吧。
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曾经也扪心自问,除了赚钱,工作还能带给我什么。其实早期上班对我是十分痛苦的事情,我也很讨厌上班,幻想着不工作,啥也不干,能够财务自由。如今倒是现实多了,不再去幻想,懂得脚踏实地,平平淡淡地过好每一天,对我来说这才更现实。人人都希望找到理想的工作,可理想的工作可遇而不可求,而且首先是你的足够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样在择业的时候才有的放矢,不至于南辕北辙。如果不是那样,那大多数人工作都是为了养活自己,养活家人,这个理由理所应当,又无可厚非,为了赚钱也没什么可耻的,也是迫不得已的无奈选择。
工作不一定适合你,但你没有新选择的情况下,一定要适应工作。这是人生的无奈,也是生活的本来样子。所有的决定都是由自己来决定的,所以没必要怨天尤人,尽可能的去做的更好这就足够了。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欲望像是潮水一样,让人迷失在澎湃的浪潮中。想的多,做的少,只能徒增烦恼。与其幻想,抱着无限期待,不如专注于眼前的事,认认真真做好现在,不去杞人忧天,就不会有那没必要的焦虑。
如果工作让你一直做出巨大牺牲那一定要果断离开,毫不犹豫。身心俱疲的工作不可取。这话我赞同啊,可我就是缺乏这个勇气,我要试着改变自己,让自己也早日脱离这个工作。都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牺牲健康是万万不可的。这话知易行难,可真的考虑太多,就会停滞不前,患得患失,而固步自封。自己的人生由自己决定。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不要以别人的评判标准而委屈自己的内心。
如何与人交往?
心灵的沟通就是把自己放到与对方平等的位置上,倾听对方的内心世界。
不要试图通过改变他人来获得快乐,人的性格绝非轻易就能改变。快乐是自己争取来的,不要寄托在别人身上,要通过努力让自己心情愉悦。至于别人,只要不是我们思想上的负担就好。
道不同不相为谋。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与合不来的人交往尽量简单,尽可能不去相互麻烦。人际关系是无法预测的,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度的距离。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孤独和不安的情况,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所以不要太压抑自己,不要对别人抱太大的期望值,对于失望和伤害要淡定,不要被情绪束缚,要率性而为,做洒脱的自己。当别人离开自己时,要坦然接受。来则欢喜,去则放手。对别人要心存感恩的心,感谢那些你遇到的人,那些伴你成长的人们。
不要吝啬你小小的热情,遇到“心地善良的人”是值得交往的。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推己及人,推心置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事遵从自己的内心。
保持内心平静。
世间之事是无常的,人生自然有起有落。
人生如同登山,有平地也有高峰,有平坦大道,也有陡坡坎坷。
遇到不顺利要平常心对待,“人生本来就是如此”不会一帆风顺,坦然接受这一切。即使遇到困难,只要该吃就吃,该睡就睡,保持身体健康,坚持努力,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所有的经历都是有意义的,如果你有这种真切的感受,在关键时刻就会更努力工作。
痛苦与伤心,其实也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人活着,肯定会经历苦难。尽量减少胡思乱想,不要闲着,而是让自己忙碌起来。
对于不确定发生,模棱两可的事情,就当它不会发生,然后坦然自若便好。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轨迹,没有必要和他人比较。
要快乐的生活,保持心平气静的状态。
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
心性淡泊宁静,情绪就会自在安逸。
不断给自己做减法,减掉不必要的人际交往,斩断无关紧要的事。随心所欲,保持自己的爱好,跟随自己的内心去生活。
张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