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领读者”活动是第19届读书节阅心专场的版块之一,阅心空间邀请大家把触动内心的书和电影推荐出来,让更多的同学受益和成长。
投稿形式为书名(影名),作者(导演),推荐理由,阅读(观看)感受,千字以内即可;或者按照自己想要的写法来组织文字也可以。
欢迎大家积极参加,以感动生命的部分来为生命服务,阅心感恩有你!
推荐理由
贝蒂·史密斯激扬又坚定的生命意识集中体现在了她的自传性小说《布鲁克林有棵树》中。书中的人物都步履维艰地在底层的贫穷生活中生存,都各自承受着命运施加在他们身上的沉重苦难,但他们并没有沉浸在苦难中,任苦难将自己吞没,而是仍旧对生活有着强烈的期待,依旧对生活有着执着的追求。他们没有忿忿不平,而是像柔和的钢铁一般,用爱、用心、主动地向生活出击,直面惨淡的现实。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但又坚定的人生信念,有着自己热烈真挚又源源不断的情感和爱。生活中的风雨不会摧毁他们的意志,他们从未困顿其中。很少有美国文学作品能如此细腻,温润如水,不厌其烦地将生活的不易以及人在面对困难时的柔韧意志,温和地娓娓道来。它将生活的种种细节,人物内心最真实的感受细水长流、不紧不慢、不带情绪地悉数呈现。在书中,我们能对各种各样的人生和命运轨迹进行观照,每个人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我们读罢,会放下“人生荒凉”的执念,找到生活的意义,脚踩荆棘也不觉痛苦,往往只一句话,我们就能重拾对生命的热爱。
经典语录
①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
②孩子得有想象力。想象力是无价的。孩子得有一个隐秘的世界,里头住着从来不存在的东西,她得相信,这很重要。她先得相信这些不属于人世的东西。这样一来,等世道艰难了,孩子就可以回去,住到想象里头。有了这些想象,以后的日子不好过,也不会钻牛角尖困在日子里头。
③首先全心相信,后来又不相信,这也是好事。这样七情六欲变得更饱满,更绵长,跟着一起长呢。等她长成了女人,要是有人对她不好,让她失望,她都经历过失望了,这样也就不会经不起事了。教孩子的时候,别忘了苦难也是好事。苦难磨练人哪,让人性格爆满起来。
④凯蒂不愿意接受,她老的自我在哪里结束,新的自我就在哪里开始。
阅读感受
“活着看,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序言里的一句话让我们走进了这本书,我们藉由此看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退到一个位置上,看清楚生活的本来面目,但却平静地接受,并深沉、不张扬地、安定地爱着生活加在身上的悲酸欢慨,从中体验丰富的人生感受。为自己想要的争取,不会忘记,没有不安,努力认真地充盈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这也是一种隐隐的却真实有力的能量,它不是抗争式的、激烈的、厮杀的、战斗的,而是恬淡的、沉静的、不慌不忙的、坚韧的、带着微笑的、没有宣言却能战胜一切的。
当我们提到布鲁克林,脑海中立即闪现的是:黑人、贫民、人种混杂……与同为纽约街区的繁盛的曼哈顿有着云泥之别,我们不知道对于布鲁克林这样的地方,究竟还能有多少可能性?但事实上,已有数不清的奇迹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书中的弗兰西就是这样一个奇迹,《布鲁克林有棵树》想要表达的其实很简单,不是错综复杂的时代命题,不是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而是一种真实的对待困境的生命活力。这种生命活力通过主人公弗兰西的成长及其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色人物悉数呈现。
小说的主人公弗兰西,与弟弟尼雷,共同成长与20世纪初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威廉斯堡的一个贫困家庭。妈妈凯蒂靠做清洁工换取住房和维持生计,爸爸约翰尼是一名歌唱侍者,富有浪漫情怀,但工作不稳定、嗜酒、缺乏养家糊口的能力,稳定、嗜酒,缺乏养家糊囗的能力。弗兰西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却没有泯然于世俗,最终脱颖而出,步步走向自己的梦想。显然,这与家族中那种一贯的不肯屈服于命运的动力、迫切的想要挣脱贫困的欲望和“知识改变命运”信念紧密关联。弗兰西刚出生时,母亲凯蒂害怕孩子会重复家族贫穷的命运。但目不识丁的外祖母玛丽没有悲观失望,在安慰女儿之余,还给她提出了改变孩子命运的方式——读书。她将莎士比亚的书和《圣经》作为经典推荐给女儿凯蒂,并让她每天给孩子读,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丰富对世界的认知。在当时的布鲁克林贫民区,很多人安于现状,即便对于现实窘境不满,也不会对读书抱有期望,玛丽的远见卓识足以让很多人汗颜。
玛丽的生命意识闪耀着朴素的光辉,它的出现是在为小说主人公的成长奠基。它构成了一个起点,形成了一颗健康、乐观、坚韧的精神种子,经由凯蒂,传递至弗兰西。当弗兰西面对困难时,这粒承载着家族积极基因的种子就能在她的体内成长并发挥效力,成为弗兰西抵御人生风雨的重要武器。这种生命意识的传递是使一个人羽翼丰满,使一个人成为人的最佳方式,也是前人对后人的最深沉高远的爱。除了外祖母玛丽,外祖父的意志力、爸爸约翰尼的浪漫与多才多艺、妈妈凯蒂的温柔坚韧、茜茜姨妈的乐观与热情……所有家族中的优点与弱点,都继承在了弗兰西的身上,弗兰西承载着巨大的家族能量。从系统角度来讲,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背后有无穷无尽的家族的能量滋养着我们,因此我们从来都未曾孤单过。回到生活中,我们要注意站稳自己的序位,链接家族系统的能量,去发现家族里那些点亮自己的明灯,增强家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归还不属于自己的情绪和模式,更好地成长自己,用潜藏着的家族甘露灌溉我们的生命。
布鲁克林有棵树
除此之外,在阅读的路上,我们还总能收获很多在沿途偶然乍现的光亮。例如凯蒂,当老师向她寄来禁止在弗兰西头上抹油的条子时,她置之不理,她有她坚定的自我价值感而不屈从于任何权威。即便是丈夫去世,经济跌落低谷时,她也依旧挺着孕肚踏实地干着清洁工的活计挣钱,而不接受任何慈善机构的救济和他人的施舍。她以一种强烈、不可亵渎的尊严活着。又如茜茜,即便她生的十个孩子都夭折了,她仍然不对生命绝望,仍然充满对生命的热情。她把她的爱,给每一个她遇到的孩子,把自己的母爱传播到更大的范围中,以一种乐观轻快的方式消解人生的悲凉,面对人生的艰苦,她感情真诚丰沛、敢爱敢恨、原则坚定、勇敢随性。还如弗兰西身上那种超乎常人的对生活和人心的细腻感受力,圣诞夜时,当弗兰西和尼雷赢得了圣诞树时,她听见卖树人的怒骂,但仍旧对卖树人给以充满善意的微笑。在她看来,卖树人的骂不是真的骂,而是一种祝福。弗兰西的共情能力震撼人心,她能从不堪入耳的话语表面,洞察到卖树人内心痛苦的挣扎,能够用心体察他人情绪背后的真实感受,真正读懂卖树人的善心。两个生活在底层的人,不易着各自的不易,但心灵的感知让人类最朴素的情感联结到了一起。弗兰西的这种能力在浮躁不安的现代社会显得难能可贵。因为它的出发点是心,是人类共通的情感。用心生活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发现并感受到真实存在的美好。故事的温情之处还渗透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当母亲凯蒂生孩子的时候,外祖母玛丽义无反顾地在一边陪伴,即使在八十多岁高龄的时候几乎不能自己走动了,还是托人告诉凯蒂,生孩子时死神会握一会你的手,到时候我会去看望你,尽管物质贫困无法资助自己的女儿,但在精神上母亲给了女儿及外孙丰厚的财产。尽管茜茜自己的生活举步维艰,但只要凯蒂遇到困难,她总是以一副活跃的态度来到凯蒂身边鼓舞着她。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是约翰尼显得阳刚气不足,无力支撑一个家庭妻女的富足,但凯蒂温柔包容尊重,彼此坚守着初心,各自尽力做着自己能做到的部分艰难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约翰尼下班回来后夫妻俩常常促膝长谈到天亮,艰难的生活在爱情的滋养下给了人心莫大的慰藉。弗兰西和尼雷彼此陪伴成长、抱团取暖,也是苦难的成长生活中难能可贵的亮色。约翰尼对家人温柔、尊重和包容,尊重孩子的感受,满足孩子的需求,帮弗兰西转学,甚至去世一年前送给女儿的毕业典礼鲜花和卡片,都提前做好妥善的安排,这份无处不在的温情与爱切实地感动了我们的心灵。
《布鲁克林有棵树》的写法并不新派,但正如曹文轩所说“它不是靠故事的离奇,而是靠故事的质量;不是靠主题的新颖,而是靠主题的分量;不是靠人物的怪诞,而是靠人物的真实和富有。”同样地,它不是靠字里行间的逻辑和思想,而是靠字里行间的情感和温度。它没有怨愤生活的气息,只是在一片平静中展现卑微的小人物如何应对生活的苦涩,实现生命的蜕变。布鲁克林的人们没有困在具体的困难中,而是在生活的废墟里,井井有条地重建生命的领地。就如同那棵即便是在水泥地里也能长出来的天堂树一般,向着天空,努力生长。
文字来源|侯玉萍 曾泽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