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我们的生活

2022年3月25日18:30 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贾维军老师在线上通过腾讯会议带领大家阅读和讨论了《道德经》。

道德经介绍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

鲁迅说,不读《老子》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宇宙真谛。

毛泽东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

主要内容

贾老师本周五重点给我们讲解了《道德经》的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丑也产生了。天下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邪恶也产生了。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解释:所以有与无相互生发,难与易相互转化,长与短相互彰显,高与下相互依存,音与声相互配合,前与后相互跟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所以圣人以顺应自然的心态处理世事,施行不发号施令的教化。让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任其自由发展而不强加干涉,生养了万物却不占有它们,培育了万物却不仗恃、炫耀自己的力量,成就了万物但不自居有功。正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业才不会失去什么。

注意:

《道德经》中所说的“为”并非后世所理解的做事情,而是一种心理现象和活动,侧重强调利用情感与知识等后天意识进行思维,且常常受制于欲念的心理过程。

“无为”更不是消极不去做事情,而是没有心理压力和负担、积极快乐地做事情。

贾老师精彩注解

《道德经》第一章说的是世界本来应是一个完美状态,那么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产生之后,世界是否还是按照这种状态运行呢?到了第二章,老子讲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里并非说大家都知道美之为美,那就变丑了,老子的原意是,美丑善恶的概念是相对而生的,如果大家都知道怎样才算美,那么同时丑的观念也便产生了,如果大家都知道怎样才算善,那同时也便有了“不善”的概念了。所以老子认为,自从有了美丑、善恶等相对意识的产生,那种平衡的、和谐的状态就被打破,人类的世界就变成了二元对立的世界。

《道德经》的第一章和《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游》可以对照着读,而《道德经》的第二章则可和《庄子》的第二篇《齐物论》对照着读。为什么庄子在第二篇提出要“齐物”?原因很简单,物不齐,那世界的万物为什么“不齐”?根源就是我们的后天的是非观念。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庄子讲了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朝三暮四在现代话语体系中一般指做事常常变卦,反复无常,或者用来比喻花心,想得太多。但在庄子的文本中,朝三暮四却有着迥乎不同的含义。话说宋国有一个耍猴人,养着一群猴子,开始的时候还能做到丰衣足食,但随着经济状况的日益不景气,他就想把每天给猴子的栗子数量减少一下,但是又怕猴子不乐意,所以就想了出一则策略。开头他对猴子说:“生意越来越差了,为了维持生计,从今天开始,一律按照朝三暮四的标准供应栗子:早上给三颗,晚上给四颗。”猴子听说早上分配的数量减少了,都生气了,强烈反对主人的做法。看到这种情况,主人乘机就说,那就朝四暮三,早上给四颗,晚上给三颗吧。猴子们一听大早上就能吃到多的栗子,于是乎手舞足蹈,欣然接受。细细品味一下,正是猴子的贪吃短视的本性,导致了前后截然相反的态度,用庄子的评论就是,“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虽然事物的结果是同样的,但我们却被不同的看法左右着。

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有许多观念并非我们内在本有的,而是外在社会价值观的植入。所以这里应区分两个概念:差别与分别。“差别”是自然的存在,自然界万事万物,千姿百态,彼此之间千差万别,其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当尊重这种差别。但“分别”则是我们的主观意识心,它习惯于对这个世界进行比较和裁剪,并时时干预我们的生活、情感和决策,驱使着我们为所谓“更好”而不断奔波。

通过以上情况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正是我们后天二元对立的观念,才导致了人生痛苦与灾难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祛除这些分别的、后天的观念与意识,返回到我们本初的、先天的状态,所以也就有了修身的由来。下面老子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办法,“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不要人为地妨碍天地间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规律,具体人生而言,就是以一种无为之心悠然地生活在圆满的世界中。从哲学意义上来说,心中任何的意象都是不应当执着的。做到了这一点,也便是做到了“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经验教训

越是对生活理想化的人,似乎越收获不到生活的幸福,你对它有多大的期待,往往等着的就是多大的失望,没有翘首的期盼,心中也便没有所谓的涟漪与冲突,心若止水,岁月静好,由此才能做到长久,这是老子“不去”的真实含义。

今天,我们物质文明迅速发展,价值观多元化,社会竞争日渐激烈,内卷严重,我们大学生重新阅读《道德经》,显得更有现实的意义。或许,其中的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和智慧,会为迷茫的我们提供某种借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个人的困惑,往往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困惑。而《道德经》的普世价值,正在于此——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所需。《道德经》的涵养万人,正如其中所说的“道”之化养万物,不分亲疏,不分贵贱,普济天下。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道德经》与我们的生活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