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落花时节又逢君。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期待中,烟台大学第十七届读书节图书馆阅心空间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渐渐拉开了帷幕。2020年4月26日晚上七点,阅心空间的常驻嘉宾贾维军老师继续带领我们学习《道德经》,此次活动主题为《道德经》与人生快乐,袁红玉老师、侯玉萍老师、曲常茂老师和三位校外的老师出席本次活动。
阅心的伙伴们太棒啦
贾老师讲的太棒啦
阅心空间好棒
疯狂为老师们打call🎉🎉🎉
因为读书节系列活动面向烟台大学全校师生,此次活动有很多新道友加入,所以贾老师从最基础的老子其人、老子其书、老子其道三个方面为大家进行讲解。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贾老师说,老子的思想如此博大精深,这和他的职业生涯分不开。西周时期,学在官府,而老子在周王室担任藏室史,相当于现在国家档案局的局长和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任职期间,他博览群书,加上四处游历,终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关于老子其书,贾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晋王弼注的传世本、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和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竹简本,这三个版本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他们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它们会提供给我们更多解读老子的角度,让我们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老子。
关于老子其道,贾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世界的本质是相同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境界?接着贾老师从王国维先生的境界学说和冯友兰先生的四重境界讲起,冯友兰先生最后的天地境界,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历史的长河中把握人生,这里的历史长河并非单纯的社会历史,而是更为宏观的宇宙的历史长河。为了进一步说明这种宇宙观,贾老师举了《吕氏春秋》里面的一个例子: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至公矣。
接着,贾老师向我们阐述了三条道论:一、道是宇宙的本原;二、道是一种神秘的存在,它不可认识,但可以体验;三、道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规则。能够按照道的指引生活,我们就会快乐。正如一句话所说,和圣人相比,不是我们比他们少了什么,而是我们比他们多了什么。参加活动的一位老师表示,我们之所以很累,是因为欲望太多。那么如何寻找久违的宁静快乐呢?这应从观念的转变和身体的调养两个方面来寻找答案,对于观念的转变,贾老师从养生与贪生的区别、红白喜事的含义与葬礼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剖析。第一,对生命和身体的留恋,会使我们看不清人生的真相;第二,白喜事,不仅仅是对生命的挽歌,更是对生命的赞歌;第三,庄子的妻子逝世后,他鼓盆而歌,因为他相信,生者为寄死为归。所谓的活着仅仅是生命长河上的一个小片段,死亡不等于消失,而是生命形态的转化。在身体的调养方面,最主要的原则是把握住人与天地的沟通,做到老子所说的“贵食母”。
贾老师讲完后,参与的老师和同学就其讲解的内容展开了交流与讨论。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是生命观。侯老师说,我们读过《花冠病毒》,从元素的角度谈生命,我们的生命是不朽的。袁老师表示,无论死亡还是离别,我们都应该坦然面对。曲老师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面对死亡,我们只能接受和允许它发生,害怕和焦虑是毫无意义的。笔者想到了海灵格的一句话:死亡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最强大的支持系统。只有了解死亡,我们才会明白它对于我们人生至关重要的的意义,鉴于此,侯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阅读疗法关于生命观的书籍——《西藏生死书》。蔡澳宁同学发言,像活在当下和独立思考等道理,说起来只有一句话,但是做起来却很难,我们应该做到知行合一。关于生命观,笔者想到了电影《寻梦环游记》当中的两句话: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我一直以为爱的反义词是不爱,直到现在我才明白,爱的反义词是遗忘。我不会忘了你,因为我一直爱着你。在场的所有同学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因为篇幅所限,遗憾这里不能一一列举。
两个小时匆匆而过,像极了这个春天,可是阅心空间所有的老师和同学追求幸福和智慧的脚步永不停歇。参加活动的老师和同学纷纷表示自己获益匪浅,活动虽已结束,大家仍旧恋恋不舍,就让我们相约下次活动再见。
END
关注我们
文字来源/阿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