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军事将领。他们都是“熟读兵书战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但其实,有些所谓的大将,智力有时却比不过小学生。
首先就是魏延傻到不会思考,诸葛亮死后魏延首先造反。在阵前与杨仪对峙时,杨仪拿出诸葛亮生前留下的锦囊,随后跟魏延说你敢不敢大喊三声谁敢杀我魏延,如果喊了就答应把丞相的兵权和汉中交给魏延。然后魏延就真喊了,结果被马岱所斩,这种智商,简直令人无语。
其次,三国演义中的将领们总是中相同的一条计策,而且有些将领们却总是实实在在的沉迷中计无法自拔。每次的介绍都是一样的,只见蜀军大营静悄悄鸦雀无声,某将领举起令旗就要向前冲。这时,中军官告诉将领,敌军大营怎会如此安静,可能有诈吧,请将军定夺。将军则会说,你哪里知道,敌军都被我军吓破胆了,怎会防备?随我冲!然后走到中军帐处,仍然是静悄悄,然后某将军就会大喊一声不好,赶紧后队变前队,但是已经来不及了。瞬间,蜀国就团团包围住了魏军。其他几次过程完全一样。而且有的将军比如张郃,夏侯兄弟几人都无数次中过此计,而且还从来没改过,这次中了,下次还中,真是乐此不疲。
是不是感觉自己都能当将军了?
不弁说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