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如何"致良知"?

之前心血来潮不小心挖了个有关”致良知”的大坑,这两天输入了一些资料,尝试输出来填补这个”天坑”。之所以说”致良知”是个天坑,是因为笔者查阅了【传习录】,王阳明这样描述良知的概念: 所谓良知就是【易】。道变动不居,不能作为根本依据,只有随时而变。如果能弄清良知要如何把握的这个问题,就是圣人了。而且他还给出了致良知的途径,就是格物致知。所谓格物,就是用心来端正外物,前提是要减损私欲,私欲愈来愈损,天理就越简单。
这般看来,就算王阳明入圣了还是得不断修行,给自己的欲望做减法,最好活的像一株植物,就非常接近于天理了。这理念我熟,非常像修佛的过程,所谓修佛,就是时时擦拭自己内心的这面镜子,浮沉除垢。做到”正念”或者说”无念”,这种无念的无还不是与”有”对立,佛讲的”无”是超越二元对立处于中庸般的存在。也就是说,去贪嗔痴的”我相”,才能闻到般若(智慧)花开的幽香。
据我看来,致良知的过程就有点像佛陀的悟道—般若波罗蜜(智慧到彼岸)。佛说的彼岸世界很可能不是指一个地点,而是指一种完美的状态。著名的学者熊逸在其著作【思辨的禅趣】给成佛打了个比方:好比你问一个牧羊少年为什么而放羊,他会回答你:为了娶媳妇。你又问:你娶了媳妇然后呢?他回答:生个娃以后让他继续放羊,子子孙孙无穷尽进也。这个牧羊人可能未察觉自己陷入了生活中的”轮回”,就算感受到这种轮回之苦他或许也习惯了,然而当某一天他发现存在一个彼岸世界—大城市。他通过某种方式进入了大城市,而且认为自己本来就属于那里,他就真正融入了城市。这就像佛家的修行,经年累月的擦拭内心这块镜子,直到有一天发现镜子本来就是干净敞亮的,这就是顿悟。
老子的学说非常接近于【易】的乾卦,讲究”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也就是说人道应该效法自然,这里的清静就有点阳明心学”格物”和”正念”的味道,行事遵循自然规律就是无为,反之就是有为。所以,笔者觉得致良知和无为类似,是用”无我”来消除知与行之间的思想内耗。
老子还有一种很高级的智慧就是”无极”,一个事物只要存在反面,就一定是从它的反面发展而来,正所谓物极必反。老子认为气凝聚产生生命,气散生命形体也就跟着消散。就好像地上的水气蒸发到天上,然后变成雨降落,可见物极必反更像是一种回流。因此正面难以到达的目的,或许绕过去从反面着手可能是更高明的办法。如此,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方法论,致良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致”,干脆让良知自己上门来找我们,也就是要学会自洽。
所谓的自洽,就是活在自己的情感舒适区,有勇气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释放真实而充满活力的自己。有一句话叫做”你的开心比对错重要。”,当你由衷的感到开心,那么你也往往是对的。
第一,应该去掉内心那个莫须有的标准。鹖鹳子认为,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可以一通百通,从这种角度看,种地和治国类似,靠的并不是技术,而是天气。圣人治世多半也不是靠能力,而是运气,根据乱世还是盛世采取不同的理念,根本不存在统一的标准。因此要打开内心的局限,凡圣两忘,这样就没有事物能打败你。
第二,跳出内耗的循环,创造属于自己的循环。佛说,对当下说”是”才能降服自己的内心。面对复杂的欲望产生的心魔,我们不用逼自己正面做出回应,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另一件事去。渐渐的那种心魔也就平息对我们失去了控制力。比如设立一个这样的内循环:每当想刷微博就去练一页毛笔字,那么搞不好就顺便把手机戒了成为书法家。
总之,致良知可以说是一种”平衡”的艺术,自然的智慧也就在于能够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而且自然造就了生命不是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如是我闻,如何"致良知"?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