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漩涡中的人
史飞翔
1
著名老作家孙犁曾说:“文艺之途正如人生之途,过早的金榜、骏马、高官、高楼,过多的花红热闹,鼓噪喧腾,并不一定是好事。人之一生,或是作家一生,要能经受得清苦和寂寞,忍受得污蔑和凌辱。要之,在这条道路上,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得,在历史上,到头来退却的,或者说是消声匿迹的,常常不是坚定的战士,而是那些跳梁的小丑”。年轻时对这话仅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人到中间,经历了太多的人和事,目睹了文坛的种种现状之后,才觉得孙犁老是多么地睿智、韧性和豁达。
2
最早提出幸福问题的,不是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也不是日本,而是东方小国——不丹。不丹的国王提出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只看经济发展总量,而应当从更多层面和角度进行综合评价。为此,他提出一个“国民幸福总值”的概念,包括四个维度:政治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环境保护。显然,这种观点要比时下我们大多数人认可和追逐的“以物质生活和享受”为核心的幸福观要科学且合理得多。
3
莫言曾公开说,自己是个不太聪明的人,待人处事的方式,总显得有点呆笨。坐出租车,他生怕别人觉得行程短而不高兴,一上车便给师傅递去价值昂贵的中华烟。出版社拖欠他稿费,他挥挥手说“下次一起结吧”。旁人的看法,外界的流言蜚语,他一概置之不理。其实贾平凹亦是如此,他一辈子没说过一句硬话,但也没做过一件软事。这份看似愚笨的“憨厚”里,其实藏着高明的处世哲学。很多时候,糊涂比聪明更使人轻松,懂得“装傻”的人,其实内心深藏着大智慧。
4
一个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边的批评家,一个害怕被孤立、被排斥而不敢讲真话的批评家,一个因为既得利益而小心翼翼、患得患失乃至失去立场的批评家,充其量只是一个平庸的讽刺家。真正的批评家都是不合时宜的。
5
要真正了解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他的传记开始。只有了解了这个作家的生平、经历和遭遇,你才能谈得上去理解这个作家。一个作家无论写什么,其实都是在写自己,作品是内心世界的投射。
6
1992年,已是多年副教授的易中天晋升无望,只得告别武汉大学,来到厦门大学执教。此时的易中天对中国学术界深感失望。苦闷中的易中天,开始试图 “突围”。最初,易中天并不知道突破口在哪里,但是他下了一个决心:“我的书不是写给同行!我写的书如果没人看那就宁可不写,绝对不写,我一定要写很多人看的书。”凭借这种理念,易中天先后出版了《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等著作,火爆一时,打破了现行的学术体制,并最终走上“百家讲坛”。
7
日本“画坛仙人”熊谷守一断然拒绝日本天皇颁发的国家最高文化勋章,他说:“人生时间精力有限,我只是不想被更多人打扰到自己的生活而已。”同样,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因为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洋背景、没有院士头衔,一度被称为“三无”科学家。她有一语,可谓道尽人生:“快乐有三法:舍得、放下、忘记;有些人,有些事,看清了,也就看轻了。”
8
生物学家达尔文每天有6个小时都待在书房,除此之外,他唯一的活动就是在自家附近的小树林里散步,以此创作出了《物种起源》。黑格尔23岁时就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但却一个人跑到乡下去教书,在此期间他除了教课,就是一个人在宿舍里写笔记,最终成了伟大的哲学家。
9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33岁时辞职,专心于写作。他每天凌晨四点起床,跑步十公里,写作四小时,然后看书,听歌,晚上九点准时睡觉,十几年如一日。村上春树说:“我更喜欢一个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我会更沉浸其中。”
10
林语堂形容东坡的一生是“人生的盛宴”。开心时读苏东坡,他会亲切的告诉你:“人间有味是清欢。”失落时读苏东坡,他会安慰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沉湎往事难以自拔时,读苏东坡,他会点醒你:“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受挫困厄失去信心时,读苏东坡,他能激励你:“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坚守本心不被理解时,去读苏东坡,他能明白你的高傲孤寂:“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还有静夜独思时,去读苏东坡吧,“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共同呓语……无论何时、何地,人生百味,悲欢离合,都去读苏东坡吧。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11
卡夫卡去世时,留下一张遗嘱字条,给好朋友布洛德,叮嘱他:“所有东西都要烧掉,我请求你尽快这么做。”幸亏他这位朋友“不太听话”,违背了遗嘱。实际上,在此之前卡夫卡自己已经执行了他的一部分遗嘱。后人在其住所找出的十大本笔记本——只剩封面,里页已全部销毁。此外,他还烧了好几个本子。欧美各种权威杂志,在评选20世纪现代主义大师时,无一例外地把卡夫卡排在第一位。“就作家与其所处的时代而言,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
12
我每次读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丧钟为谁而鸣》都会非常感动,因为我每次都能从中联想到自己。伟大的作品,会让你更多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
《丧钟为谁而鸣》
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
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
如果海流冲走一团泥土,大陆就失去了一块,
如同失去一个海岬,如朋友或自己失去家园;
任何人的死都让我受损,因为我与人类息息相关;
因此,别去打听钟声为谁鸣响,它为你鸣响。
13
木心一生坐过三次牢。第一次是1957年,几个警察以“策划偷渡”的理由带走了他。事实上,他是被同学诬陷了,那些人偷渡未遂,就拉上了不合群的木心垫背。在监狱中,木心得知了母亲逝世的消息,哭到不能自已。半年之后,木心因为查无实据被释放,但他明白,生命中的许多东西,已经再也不能挽回。第二次是1966年,木心39岁。某官员在会议上公然嘲笑德国诗人海涅,木心愤而起身骂道:“你也配对海涅乱叫!”结果,他获得长达18年的监禁。被关在阴暗潮湿的防空洞里,喝的是污水,吃的是馊馒头和霉咸菜,还被折断了3根手指,终日与老鼠、苍蝇为伴。深夜无人之时,他偷偷藏起笔墨,写下65万字的《狱中笔记》。全文没有控诉和谴责,有的只是对艺术、美学以及音乐的思考和感悟。第三次,木心已经50岁了,又关了两年。出狱时,木心面带微笑,腰板无比挺直,干净优雅极了。梁文道看到木心50多岁时的照片,惊叹说:“这哪里像是一个坐过牢的人,好奇怪,好奇怪的一个人。”因为照片上的木心,脸上没有一丝抱怨和苦难。几次被冤入狱,十几年荒唐的时光,木心不曾怨天尤人,撰写苦难回忆录也只轻轻一句:“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14
孙郁先生说:王小波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异数。冯唐称王小波是现代汉语文学一个“好得不得了的开始”,所谓“开始”是一个极为严重的判断:在“开始”之前是一片虚无。王小波生前不是作协会员,也没得过国内任何一个文学奖(台湾和海外的奖项倒是有过几个),官方的文学史里也没有他的名字,主流文学界也一直对王小波不予置评。尽管官方评价一直保持沉默,但广大读者却极认可王小波,有人甚至公开声称自己是王小波门下“走狗”。今天各种版本的王小波作品、选本层出不穷,连盗版书也狂卖不止。王小波生前无人问津,直到去世后,他的作品才“扬名天下”。《黄金时代》这部巨作,花费了王小波整整29年的时间,从起稿到定稿,一路修修改改,精益求精,他说:“写得很精致,倾注了我对小说的许多想法……它是我的‘宠儿!”然而就是这样一本倾注着作者诸多心血的巨作,却不被市场所接受。直到王小波去世之前,他的这本倾心之作依然“无人问津”。王小波说,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忍受一切摧残。1997年4月11日凌晨,45岁的王小波被发现在家中去世。去世前一天,王小波还给正在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妻子李银河发去邮件:“北京风和日丽,我要到郊区的房子去看看了”。据妻子李银河描述,王小波是撞墙身亡,他带着无尽的痛苦含恨而终。“他当时头抵着墙壁,额头鲜血直流,伤痕累累。墙上还留有牙齿刮过的痕迹,地上落了一大片墙灰……”因为当天晚上突遇心脏病发,为了不再承受这样的痛苦,他选择了撞墙。让人心寒的是,在王小波葬礼上没有一个文学同行出席。王小波去世两个月后,他耗费了29年的时间所著的《黄金时代》被集成《 时代三部曲 》正式公开发行。王小波开始名扬天下。据说,一位极受人尊敬的文学前辈在阅读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之后说:“没有感觉到这本书能够提升人的灵魂。”王小波为这一评价相当郁闷,耿耿于怀。此后,他在一篇杂文中针对此专门写到:“我最想做的不是提升别人的灵魂,而是提升自己的灵魂。”
15
学者张中行编辑月刊《世间解》时,向俞平伯约稿。俞平伯欣然同意,写了篇长文。张中行很满意,很快就在月刊上发表了。过了一段时间,俞平伯写信询问稿费之事。张中行看后十分不理解,这么一位大作家、大诗人怎么会如此在意稿费这样的小事呢?因此,张中行对俞平伯产生了看法——太俗气。直到俞平伯去世之后,张中行在《新文學史料》中读到一段文字,才知道,当时俞平伯一家的生活极端困难,甚至靠夫人典当度日。张中行因此感到不安,甚至惭愧。为了告慰故人,表示歉意,张中行以自责之心记录下了此事,后悔在不了解俞平伯苦衷的情况下,就贸然地对其人格进行评价。
16
作家史铁生刚坐上轮椅时,常抱怨命运的不公,脾气暴躁,喜怒无常。他不知人生的出路何在,责问上苍,责问命运。直到他与地坛结缘,独自去地坛静坐,以一种静默的姿态观察人生。他观察地坛里的草木、古碑、来往的各色人等,慢慢体悟到天地浩大和人的渺小。他开始在树下看书、写作,在文字中找寻慰藉。由此,他重拾了童年的文学梦,在文学世界里开疆拓土,为自己也为众生找到了一条人生救赎之路。
17
因《哈利·波特》而名声大噪的作家J.K.罗琳,在作品发表之前,只是一个患有忧郁症且穷困潦倒的单身母亲。她居无定所,带着年幼的女儿,靠救济金过活。而她一直有着坚定的信念,事业和爱情的失败都不曾让她退缩,如她自己所说:“或许是为了完成多年的梦想,或许是为了排遣心中的不快,也或许是为了每晚能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女儿听。”就这样,她不停地写,哪怕《哈利·波特》曾被出版社拒绝12次。她坚信自己的作品一定能被读者认可,就这么一直写下去,直到《哈利·波特》被译成35种语言在全世界传播。
18
作家林清玄童年时候,家境贫苦,18个兄弟姐妹抢饭吃,饿到实在不行时候,他甚至吃过蟑螂。这样的家境下,当林清玄向父亲说自己有一个作家梦时,只得到父亲狠狠一巴掌,骂他“做梦”。一次,他偶然得到一张世界地图,正当他看得起劲时,父亲一把夺走烧掉,说:“我敢打赌你这辈子去不了那么远的地方。”尽管内心很受伤,但林清玄的作家梦并没有熄灭。后来,无论是在码头做工人,还是摆地摊,他始终保持每天写2000字。终于,他的作品被世人看见,还成了赫赫有名的作家。成名后,林清玄有一天在金字塔前给父亲写明信片:“我想向你证明,我的人生不能被谁保证,连父亲都不可以。”正是因为这份笃定的坚持,林清玄得以从贫苦中走出来,实现了自己年少时的梦想。
19
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他曾经被下放到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平时要做砌猪圈、刨冻粪之类的重活,每晚和三十几个农业工人同住一屋。生活条件差,但汪曾祺没有抱怨,环境再嘈杂,也照样安静地看书,写文章。正是这种安静的性格,让他学会了隐忍,在逆境中沉淀自己。他有两篇小说,就是在吵闹的马骡声中诞生的。在此期间,汪曾祺还和周围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汪曾祺在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我和农业工人干活在一起,吃住在一起,晚上被窝挨着睡在一铺大炕上。我才比较亲近地观察了农民,比较知道中国的农村,中国的农民是怎么一回事。”
20
80年代,英国女王来访,杨绛被请赴国宴。功成名就后,杨绛却并未沉浸于名利的幻梦,而是不断丰盈自己的内在,选择过最简朴的生活。她拒绝了国家为她提供的精装住房,选择住在一个年久失修的储藏室里,只因离图书馆近,方便借阅典籍。房间里极度简朴,水泥地板,没有家具,只放了几张桌椅。就在这样一间陋室中,她完成了《堂·吉诃德》的翻译终稿。晚年的杨绛,丈夫和女儿都已去世,孑然一身,日子过得就更为简朴。她搬到三里河的一个旧公寓住下,从此不参会,不迎客,默默做学问。去世前,她留下遗言:丧事从简,谢绝一切赠礼,家中所藏书画碑帖悉数捐赠。杨绛先生曾说:“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细品她的人生观,只觉得人间清醒,通透至极。不争,是杨绛一生的写照。她很喜欢自己翻译的一句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21
陈寅恪从少年(13岁)时候起,直到离开这个世界,创下了至少8大中国文人唯一。唯一一个海外求学5国5所全球著名大学,国内外求学时间长达28年,却只有国内高中文凭,没有大学学位。唯一一个在国内8所著名大学正式任教,几番同时正式在两校、两系任教。唯一一个终身不曾离开学校,讲课32年,其中12年双目失明而凭自己的记忆在助手的帮助下坚持上课。唯一一个只讲授自己的独立研究课题,开设课程多达20多门,一生的教学中仅重复开设过两门课程,但重复开设的课程不在同一所学校。唯一一个拒绝出任两朝政府官职,并不惜为此得罪终身挚友和亲戚,将弟子逐出师门,坚守思想自由,学术独立。唯一一个掌握汉文、梵文、日韩文、巴利文、蒙藏文、英法徳文8种以上人类社会的大语言(即使用人数和影响力相对大的语言)并熟悉多达20种文字语言。唯一一个双目失明、腿骨跌断而卧床不起的70多岁老人靠自己的口述创作完成80万言长篇巨著《柳如是别传》。唯一一个给学生上课不讲已经出书的内容,不讲别人讲过的内容,也不讲自己此前讲过的内容,只讲未曾讲过的自己研究出来的最新内容(俗称四不讲教授)。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陈寅恪的一生所展示出来中国文人的这8个唯一,是难能可贵的。 陈寅恪的求学足迹踏遍5国5座世界著名学府,这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上绝无仅有,而且,陈寅恪没有获得毕业证,一张也没有。陈寅恪自己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陈寅恪生命的最后几年,与夫人双双病卧在床,工资停发,存款被冻结,家里生活用品、学术资料、收藏品悉数被洗劫干净,并被赶出家门,三个女儿都被强行发配外地,更不准使用助手和工友。最后三年多时间里,两位病残老人在邻居、朋友的照顾下苦苦支撑, 1969年,先后一个月时间双双离开人世。没有悼念,没有挽文,没有……直到半个多世纪之后,才从海峡另一边传送过来上述关于陈寅恪的信息。
22
狄金森是美国文学史难以索解的一个谜。她生前无人知晓,死后却盛誉如潮,被称为“诗界梵高”。狄金森的诗坛地位可与惠特曼比肩,也是让博尔赫斯唯一公开表达欣赏的女作家。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里对其诗歌成就做出极高的评价:“除莎士比亚之外,狄金森是但丁以来西方诗人中显示了最多认知原创性的作家。在她魅力的顶峰前我们遇到了最杰出的心灵,这是四百年来西方诗人中绝无仅有的。”这样一位凭想象力自在驰骋的伟大诗人,一生都住在阿默斯特小镇上,独身未婚。不到30岁便弃绝社交,足不出户,只留下千余首诗歌,和无数未解谜团。
23
刘绍棠是北京通州人,一九五〇年十三岁时就发表了作品,被誉为神童。他十四岁上高中时又连续发表了小说,其中《青枝绿叶》还被编入高中课本。一九五四年,他十七岁被保送北大中文系,他发现大学课程对于写小说帮助不大,一年后就退学了,此举给他留下了祸根,有作家认为他蔑视北大。虽然他后来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仍不能给他带来福音。那时的作家协会会员算是一份殊荣,入会很难。一九五七年,二十岁的刘绍棠不知深浅地写了些批评文章,加之又写了两篇有人不乐意的小说,一九五八年乍暖还寒时刻,他被划为右派,成为“最年轻的右派”,下放劳动,一去二十年。对于右派,能否摘帽成为他们的心中之痛,一九六三年刘绍棠先生被摘去右派帽子,轻松上阵没几年,又爆发了“文革”,他识时务地自我流放至老家儒林村。一九九七年春天,刘绍堂先生已经卧床多日,由于积劳成疾,年仅六十一岁溘然长逝,按他的好友作家从维熙先生的话说,“刘绍棠六十一岁去世,成为我们这代人心里难以弥补的伤痛。”
24
汪曾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再度发表作品时,已年届六十,自称老作家,别人也称他为老作家。一个老作家梅开二度,出手不凡,创作一发而不可收,显得新颖、新异、新锐,并且影响、助推了文学发展,这在文学史上尚不多见。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汪曾祺对青年作家鼓励、支持的态度,不仅比同辈老作家更坚定、坚决,即使放在整个作家群体中,也要比任何一个人都坚定、坚决。1986年为他的文论集《晚翠文谈》所作序文中写道:经过三四十年缓慢的、有点孤独的思索,我对生活、对文学有我自己的一点看法,……我不否认我有我的思维方式,也有那么一点我的风格。但是我不希望我的思想凝固僵化,成了一个北京人所说的“老悖晦”。我愿意接受新观念、新思想,愿意和年轻人对话,——主要是听他们谈话。希望他们不对我见外。太原晋祠有泉曰“难老”。泉上有亭,傅小山写了一块竖匾:“永锡难老”。要“难老”,只有向青年学习。我看有的老作家对青年颇多指摘,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甚至大动肝火,只能说明他老了。我也许还不那么老,这是沾我“来晚了”的光。(《汪曾祺散文全编》第三卷)
1990年为阿成小说集《年关六赋》所作序言中写道:我对青年作家的评价也许常常会溢美。前年我为一个初露头角的青年作家的小说写了一篇读后感,有一位老作家就说:“有这么好么?”老了,就是老了。文学的希望难道不在青年作家的身上,倒在六七十岁的老人身上么?“君有奇才我不贫”,老作家对年轻人的态度不止是应该爱护,首先应该是折服。(《汪曾祺散文全编》第四卷)1992年给一个青年作家小说集所作序文中写道:我觉得,任何作家总要过时的。上了岁数的人应该甘于过时,把位置让给更年轻的人。我的小说大概还停留在契诃夫时代。我觉得更年轻的作家总是应该,而且一定会盖过我们的。我希望报刊杂志把注意力挪一挪,不要把镜头只对着老家伙。把灯光开足一点,照亮中青年作家。(《汪曾祺散文全编》第五卷)
25
周有光追忆:“我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经历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党政府时期、1949年后的新中国时期,友人戏称我‘四朝元老’。这一百年间,遇到许多大风大浪,最长的风浪是八年抗日战争和十年文化大革命,颠沛流离二十年。”周有光早年从事经济学研究,1955年受命改行至文字改革领域,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时至今日,周有光还在思考文字改革,其中的意义已不仅限于文字,而且关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周有光著作等身,《汉字改革概论》奠定了大学教材的基础,《世界文字发展史》与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同时列入“世纪文库”,《语文闲谈》与《沈从文小说选》、《沈从文散文选》同时列入“中国文库”。周有光有“周百科”的外号,拜连襟沈从文所赐,后来他果然做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三位编委之一。晚年,周有光每天还在读书、思考、写作,既有语言闲谈,又有社会思考。周有光先生年轻时生过肺结核,患过忧郁症,结婚时,算命先生说他只能活到三十五岁。他觉得算命先生没有算错,是医学改变了他的寿命。周先生一生秉持“三不主义”:一不立遗嘱,二不过生日,三不过年节。周先生患有很多年的失眠症,不容易睡着。文革时被下放到农村,失眠症却治好了,此后不再失眠。周有光祖上为常州望族,他的太太是“张家四姐妹”中的老二张允和。2002年8月14日,张允和安然去世,享年九十三岁。
26
越是精神层次高的人,越是低调。蔡元培先生,一生低调清贫,明明出任教育总长、北大校长、中研院院长等高位,却从不利用手中权力追求高调奢华。蔡元培迈进北大校门之初,与以往不可一世的校长不同,他脱下礼帽,谦逊地向迎接他的校役们鞠躬,以后每次进校都会如此。在中研院任职时,蔡元培先生不搞特殊,只吃食堂大锅菜,连以供安心做学问的固定场所都没有。蔡元培出行或是步行,或是马车,从不坐人力车和轿子,从不招摇。他“两袖清风,一生低调”,却给后人留下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27
作家杨绛的前半生顺风顺水,中年以后,却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41岁时,她莫名其妙被一个不认识的女生控诉,失去了清华教授的工作。好不容易进了文学研究所外文组工作,却无意中得罪了高层领导,被扣了个“谄媚首长的资产阶级女性”的帽子不说;还被当做攀权附势的势利小人,遭到了众人的排挤和孤立。工作时,没人愿意和她一组;福利分红,唯独没有她的份。领导也常常架空她,不给她安排重要的工作。面对如此不公平的待遇,杨绛却毫不在意。她不向任何人诉苦,也从不抱怨命运不公,而是披上了“隐身衣”,一个人默默读书,专心研究学问,翻译厚厚的《堂·吉诃德》。十年过去,整整八册的《堂·吉诃德》,她译完了七册,却又不幸赶上了特殊时期,她成了被批斗的对象。译稿也全被红卫兵没收,十年的心血付之东流。面对如此打击,她并没有哭天怨地、自暴自弃,而是对自己说:“简单点,糊涂点,开心一点,别说以前,别想也许,别谈如果。”
又一个十年过去,1976年,她终于将《堂·吉诃德》重新翻译完毕,而这个译本仍是至今为止最好的版本。
28
逻辑学家殷海光,生性耿直,每次见到不平之事,就气不打一处来。有次,他吃饭时,忽然想到了一个讨厌的人,一时竟气到连饭都吃不下。 殷海光经常情绪不好,50岁便患胃癌离世了,而天天惹他生气的那个人却活到了89岁。
史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