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的来历

史飞翔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作中的“元夜”指的就是“元宵节”。

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农历正月十五之夜,被称为“元宵节”。“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元夕”、“元夜”。“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节日。元宵节,据说是源于道教。道教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其实,元宵节的历史还可以追溯得更早一些。史书记载,西汉文帝刘恒承周勃平“诸吕之乱”后继帝位,勘平之日正是正月十五。以后每逢此日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遂定为节日。因“夜”在古语中称“宵”,故名“元宵节”。

说到元宵节,民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汉武帝时有一个名叫东方朔的人,为人机智风趣,富于同情心,为了让一个名叫元宵的宫女能与家人团聚,他设计了一份红帖传到武帝手中,帖子上书写有四句偈语: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武帝看后大惊,忙向东方朔讨问对策。东方朔告之火神君最喜吃汤圆,可让元宵做上汤圆,皇上亲自焚香上供,并传谕京都千家万户也做汤圆,这样就可以让火神君心软下来。同时,下令京都臣民在正月十六日晚家家挂灯,满城点放焰火鞭炮,好像全城大火在燃烧的样子,以诓骗天帝。是夜,可让城外臣民入城观灯,宫中嫔妃彩女则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罢大喜,吩咐一切照办。于是,在正月十六日晚,元宵终于实现了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因闹灯火,长安安然无事,汉武帝喜出望外,从此年年举办。又因正月十五上供的汤圆,宫女元宵做得最好,于是就把汤圆叫元宵,把这一天叫做元宵节。

显然,这个传说靠不住。原因在于鞭炮、元宵这些东西直到唐宋以后才出现。但这个传说巧妙地附会了某些节日习俗,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人们的某些价值观,营造了节日氛围,使得元宵节充溢了欢乐、祥和、团圆的气氛。

元宵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张灯结彩。元宵节张灯的习俗稍晚于元宵节本身的起源时间,大约是在东汉时期。当时称作“上元燃灯”,为的是祭祀“太一”神,同时,又与佛教传入中国有关。史载,东汉明帝刘庄提倡佛法,每到正月十五晚即“烧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祭神,以示对佛教的尊敬和象征佛家学说大放光明。

到了唐代,元宵节张灯已发展为盛况空前的灯市。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唐都长安“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生动地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

宋代的元宵灯节更是热闹非常,“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明清时期,每逢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五至十八,北京王府井大街灯市口和前门外厂甸一带,都要开设灯市。元宵放灯,往往还要在灯上写出各种谜语,人们边赏灯边猜谜,别有一番情趣。现在元宵节猜灯谜已成为我国一项富于民族色彩的传统游艺节目。

元宵节吃元宵。元宵,俗称“圆子”、“团子”、“汤团”,取其圆形,寓意全家团圆、幸福美满。唐代称元宵为“面茧”、“圆不落泥”,宋时始称“圆子”、“团子”。元宵起源虽早,但直到宋代,吃元宵尚未普及,元宵仍被视作“珍品”。宋朝诗人姜白石《咏元宵》诗云:“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明清以降,元宵才由“珍品”变为小贩走街串巷叫卖的寻常食品,元宵节吃元宵才成为普通民众的习俗。

在古代元宵节又是求子的好时节。元宵灯节结束后,家家户户将挂在门首和祖宗牌位前的花灯依次摘除,分送给结婚不久的新婚夫妇,谓给这些人家“添灯”。“灯”、“丁”谐音,“添灯”即“添丁”,祈愿新妇早生贵子。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意义早已发生了变化。元宵节已由原来的祀神演化成为一种游玩放松、传递情感的传统节日。

史飞翔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元宵节的来历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