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的日子

住院的日子

文 / 许忠学

我退休后,生活很有规律,早点吃罢,喝杯早茶,就约球友们到老年人活动中心打乒乓球,中午吃饭后休息半小时,下午看看电视或观看下象棋的,一天惬意浓浓,其乐融融。

正是应了那句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一天,我打完乒乓球后往家走,正要上楼梯时,突然感到头晕恶心,浑身无力,我随即呼叫了女儿,女儿们将我强行送到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

经医院全面系统检查,高血压三级,糖尿病,房性期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腔隙性脑梗死,锁骨下动脉和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等,这就是早期脑梗,大夫要求住院治疗。

我终于住院了。因兰州疫情严重,住院只允许妻子一人陪护,必须佩戴陪护标识才能出入住院部,我被完全隔离在医院里的病床上了。

连续两天的各种检查化验结束后,躺在病床上等待结果,病房里虽安静,但内心非常恐慌,就像犯人等待宣判一样,只有同室病友的呻吟声此起彼落,孤独和寂寞开始袭扰我。亲戚朋友只是打电话象征性地问候一下,其他人都退避三舍,杳无音信了。特别是妻子回家做饭我一个人躺在病床上时,无尽的孤独令我窒息。在与病魔作斗争时,我在寂静中开始认真思考我的过往人生,在与死神的斗争中,才静下心来反思自己。我这一辈子从山沟沟里一路走来,风风雨雨,艰难困苦,酸甜苦辣,蹉跎岁月中的历历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在那些重要时期和关键事件的时间点上印象深刻和记忆清亮的人和事,走马灯似的在脑海里清晰浮现出来。在职在任期间,那些求你办事时的卑微的脸庞,那些事成后对你的志高气扬和不屑一顾的神态,还有占了你便宜后的洋洋得意,一个个形同路人和反目为仇式的”农夫和蛇”的故事轮番上演,每次想起就让我毛骨悚然,不堪回首。人心善变,人性难测,人的好坏难知,人的品性难料。其实,古人早就有言在先,只是自己感情用事,心软罢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唯利是图是人这种高级生物的天性,人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一切都跟“利益”二字有关。红尘之人,本就为利而来,同时也为利而往,你若有利,便趋之往之追之近之,你若无利,便远之避之躲之弃之。

有位哲人说:“给别人的好处像颗糖,吃了就没有了”!也许,不是多个朋友多条路,而是我们自身有别人需求的利益,所以别人才千方百计放下身段、千方百计来到我们的身边,戴上假面具来讨好你,奉承你,巴结你,一旦达到目的,就会露出真面目。人,往往是跪着讨饭吃,站着讨尊严。人都很现实。年轻的时候,我们会对别人有所期待,可换来的,并非是善果,恰恰是恶报。这让我们彻底明白,人终究是靠不住的,到头来还是得靠自己。不论是身边人,还是外面人,不论是亲戚还是朋友,终究都会有变心的那一天。我们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和老伴及孩子。

我百无聊赖。每天执班护士给我测四次血压,测七次血糖,递一次西药,执班大夫询问一下情况,再就无人问津了,主治医生很难见面,只是查房时来询问一下。同病房的其他两位兰州本地人,就非常热闹了,看起来在职前是个当过领导,人脉资源甚广,每天看望的人络绎不绝,鲜花多得没处摆都放到我的床头柜上了,而且每天有医院领导和科室负责人陆续来给会诊。我只是静心听着,看那一条能对应到我的症状上来,能不能为我所用。看着看着,不由得我鼻子酸起来,同样是病人,支付着同样的住院费,差别咋就这么大哩?

不是疫情管控不让其他人进来吗?我两个女儿几次看望我都被护士拒之门外了,只能视频。看来,事在人为,这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给老百姓制定的。

我才深深地感悟到了,人拼到最后,表面上是能力,实际上拼的是背景。在《西游记》当中,有这么一个现实,让人感慨万分,那就是唐三藏师徒所杀死的妖怪,都是没有背景的妖怪。而有背景的妖怪,都随着各路神仙救回洞府去了。人到晚年,就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人,终究有“背景”一说。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潜规则。

通过检查化验,主治大夫给我的诊断结论是,因长期不当用药而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和二型糖尿病,合理用药,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是可以控制的,但没有逆转的可能性”。我本来很高兴的,加之妻子鼓励,心情也愉悦了。可是,同室病友的所作所为,让我心情一下子坏了起来,即便是他们的病情比我严重,我的情绪还是一落千丈,是妻子的一句话把我的心情又重新恢复了过来,她说:“不要眼馋别人有关系,关键是病能看到点子上,有效果就好,咱们老百姓,老天爷照顾着哩。”

人就像世上的动物一样,各有各的活法,雄鹰有雄鹰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麻雀有麻雀悠然自在的闲情逸致。人之所以不幸福,不是因为钱少房小,而是因为到处和比自己强大的人去“攀比”,才整天闷闷不乐。农村有句谚语,“人比人就没活了,驴比骡子没拖了”。人活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两个病友们经过专家们的会诊以后,显得格外自豪和骄傲。虽然病还是老样子,比我的病严重,但他俩的心情却特别的好,情绪也很高涨,话匣子随即就打开了。各自叙说着自己的“出五关斩六将”,还有在医疗保险和单位大病医疗保险上的事,每次报销占了多少便宜,单位还额外补助了多少钱,自得欣慰。然后,各自回忆在任时,如何的一言九鼎,说一不二,如何的雷厉风行,饭量和酒量是多么的大,能喝倒九州五湖四海的人,等等;最后落脚点,就是,因为性子急,酒量猛,饭量大,才落下了这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病根,而且他们俩的共同点是,一直带病吃喝,都在血管里置放了六个支架。这次来住院,说什么要做微伤手术,这我就不清楚是个什么新型手术了!

“慢生活”最益于人类生活。人要像水流一般,缓缓地流动,才能长久不息,细水长流。现在的人,往往缺乏了“静水流深”的智慧,反而喜欢急躁做人,暴躁做事。如此,身体有问题的人多了,患心血管病的人也多了,心态抑郁的人也层出不穷。曾仕强教授曾经说过,你不懂得就慢下来,把一天当成三天来过,那你明明可以活90岁,最后只能活30岁了。

我又在暗想,人在世间混,有些事总是要偿还的。有些便宜在你强占之前,它就早已经明码标价了,有些虽没有明码标价,但它会使你一辈子不安心。“四风”横行时,层层突击搞接待,公家的烟酒,肆意挥霍,表面上看似占便宜,还常以此为荣耀,其实是在坑害自己,多少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贪吃贪喝公款而造成的呢?最后还得自已化钱和痛苦去加倍偿还,有的还不惜搭赔上了生命!大自然也是一个样,人类掠夺式开采地球,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以致气候变暖,疫情横行,沙尘肆虐,这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常言说“男人心软一世穷,女人心软跟了人”,这正说明了“感情用事”是人最大的软肋。人不要对感情有太多的期待,桃园之情是奢望,大难临头各自飞是常态。人到老年,就更应该越活越“薄情”,什么山盟海誓,什么信誓旦旦,全都是靠不住的。在大国外交中有个基本遵循,就是“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运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在人际关系中也是如此。此时我们是朋友,彼时我们很有可能就是陌路人。这一切,都是我们所无法预测的,大多数是由你钱包的大小所影响和决定的。所谓“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就是这个道理。人们都渴望三国时期的桃园情义,但生活却是“大难临头各自飞”的现实。朋友如此,就连亲戚也是如此。

我同病室的病友,虽然医院领导和专家大夫常常来会诊,用的全都是高档药和进口药,但病情不仅没有好转还日益加重了,两个病友都戴上了氧气管子,也再没有机会炫耀了,病房里异常安静。当我的主治医生通知我下午就可以出院时,我的两个病友和家属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同时还有一丝丝暗暗的嫉妒。

通过半个月的系统治疗,血压和血糖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且非常平稳,连续二十多年的病史,一次性就给治好了,连主治医生都感到非常兴奋,并很有成就感。主治医生说:“说到底还是你自己比较自律,对自己的身体还没有造成极大的伤害,胰岛功能还在可恢复的范围内”。我欣慰,真的很欣慰。回想当年,我才刚到五十岁,我的上级领导为了安排他的关系户,强行把我从实职上撸下来,转换成了虚职,虽然工资薪水没有影响,但我当时还是很气愤也很郁闷。但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从此以后我就远离了没完没了的酒场,远离了应酬和挥霍,烟酒的伤害也远离了我,随之身体也得到了充分的修养生息,对我而言,当时的一件坏事就反而成了好事,我落得了一副好身体,即便是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也在用药物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这与同室的病友相比,我是幸运的。

退休后,在朋友圈常常转来同学同事去逝的信息,我心里非常难过,有的比我年轻,有的还是单位的运动健将,怎么说走就走了呢?究其原因,还是自己不检点,胡吃海喝;另外就是不及时治疗,身体不舒服,自己到药店买点药一吃了事。其实死神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它总是夜以继日的向我们奔来,它最没有确定性,也从来没有准确的预告,但只要我们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我们就可以延缓它的到来!

曾仕强教授曾经说过,其实来渡你的,终究是你自己,而并非是老天爷,有道是“自助者,天助之”,但是,老天帮助你的前提,就是你要懂得“自救”。不懂得自救的人,老天爷基本上看都不看你一眼,同时也没有闲工夫去救你。这就和看病就医是一样的道理,关键是你得有一个医学上能看好的病,否则,再好的医术,再好的药,只能治病,不能救你的命!

所谓的“一切福田,不离方寸”就是这个道理。福气,就蕴藏在我们的心中,祸患也伴随在我们的身旁。福祸如何变化,看的是我们自己的做人态度了。

我终于出院了。我拎着行囊,走出住院部的大门,阳光是多么的明媚,空气是多么的新鲜,心情是多么的自由奔放,川流不息的人流是多么充满活力!这些往日里司空见惯的东西,今日感觉到倍感亲切和与众不同。

满目的青绿,扑面而来。波涛滚滚的黄河把兰州的天空映衬得格外蓝。郁郁苍苍的五泉山,散发着沁人的芳香,清洁的空气不停地涌入我的体内,深深感到神清气爽。一阵阵久违了的清风从我脸上徐徐拂过,这让常常因新冠疫情和八四消毒液困挠的我,顿然觉得纯洁清爽的愉悦,才真正的感受到,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生活在这清爽、干净、无毒、绿色的世界里,是多么的珍贵,是多么的幸福!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住院的日子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