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读后感:芸芸众生的俢渡与沦陷

繁华世界就此别过,

我曾爱之弥深,

即使我无所获,

我仍感不虚此行。

——赫尔曼·黑塞《朝圣者之歌》

01

斯通纳这个人

威廉·斯通纳

1891年,生于一个美国的普通农家,19岁有幸进入大学学习农学。
20岁开始修英国文学概论。大学二年级时,因为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开始选修文学课程,大学毕业后继续读硕士、博士。
29岁博士毕业后,斯通纳如愿成为一名教师,任教于美国密苏里州的某一大学,看似有了一份体面且稳定的工作,并和一名中规中矩、受过严苛家庭教育的女孩结婚。
32岁时有了一个女儿,拥有一个看似美满的婚姻和家庭。但就在他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他的妻子以最冷漠的方式与他决裂,并禁止女儿与他交流。
40岁,他为了不违背内心的学术标准,与院长劳曼克丝决裂,却因此受到了打压。
44岁,他遇到了自己真心爱的女人,在经历了这么多心灰意冷之后他终于找到了幸福的感觉,却又因为学校的警告和劳曼克斯的干涉而不得不放弃这段感情。
45岁,当德国纳粹袭来,他在绝望中仍坚持留校。
54岁,二战结束。
65岁,在一场退休的欢送会之后,斯通纳死了。
他的一生,经历了职场的欺压、夫妻感情的淡漠,甚至是社会的动荡。还有妻子将女儿从他的生活中夺走的痛苦,唯一一段让他感受到激情的婚外恋也由于外界的介入而不得不戛然而止。直到死,他的一生都没有什么值得歌颂的丰功伟绩。

02

读后感

此书让我时时刻刻都有一种无力感,那种感觉像是在爬山,跨过每一个山头的惊喜之余,是随之而来的又一层层的山峦,心累、头昏、腿酸……但又不能停下来,因为后面有无数的巨兽在追赶。

渐及而立之年,人生海海,碌碌无为,这样的无力感让人胆寒。此书几处大起大落之处,亦或是主人公的命运转折,总让人身临其境。

其人生历程很现实,也很真实,我想如果于我来讲,大抵也是如此。

Stnoer的人生的下落点是与院系主任的矛盾,原以为会反败为胜,最后还是受困于社会法则和命运牢笼,这让我想起《沧浪之水》中的池大为,他是属于知晓人情冷暖与洞悉官场现实的那种人,并在某一刻顿悟之后,开始遵守这一生存法则,最终转危为安,可谓是平步青云,混得风生水起。

Stoner则恰恰相反,他是属于坚持原则的那一派,显然,现实让他栽了跟头。我们无法评价孰对孰错、孰好孰坏,这些都是人生的选择,而无尽的孤独是常态。

读完此书,感觉过完了一生,他很平凡,甚至不值一提,但这就是万千世界芸芸众生的常态:出生到死亡,无一例外。只是人生旅途中的风景不同,想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取决于我们走哪一条路,取决于我们看风景的心态。

尤其喜欢小说的文风,文笔清澈,描写人物细致入微,有一种跃然纸上的感觉,读这本书就好像在跟社会对话,在跟现实博弈,在跟命运打转,这也是我为数不多花了整整一天读完的小说。

平凡、孤独、死亡是常态。我们需要泰然自若、需要处惊不变、需要与己为友。当无尽的空虚强势袭来,外界的一切带给我们的,只是徒增空虚与无奈罢了。

细腻朴实,唯一一部让我感觉到在与作者对话的作品。

强烈推荐!!!

03

记的几个妙句

■你觉得这里有某种东西,有某种东西值得你去寻找。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你很快就会明白。你同样因为失败而与世隔绝;你不会跟这个世界拼搏。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还躺在这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因为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没有那个东西,它也不希望如此。
■对这个世界而言,我太聪明了,我总是无法闭上嘴不去评论这个世界,这是一种疾病,无药可治。
■在他内心深处,在他的记忆深处,是对困苦、饥饿、忍耐和痛苦的知悉。虽然他很少想起早年在布恩维尔农场的经历,但是他的意识边缘却经常会想到自己的血缘传承。这是祖辈给予的传承,而他们过着卑贱、辛苦、坚忍的生活,他们共同的道德信仰就是把自己的脸交给一个严苛不公的世界,而那一张张脸毫无表情,铁硬又荒凉。
■从长远看,各种东西,甚至让他领悟到这点的这份学问,都是徒劳和一场空,而且最终要消解成一片他们撼动不了的虚无。
■你最初爱的那个人并不是你最终爱的那个人,爱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一个人想去了解另一个人。
■斯通纳还非常年轻的时候,认为爱情就是一种绝对的存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一个人挺幸运的话,可能会找到入口的路径。成熟后,他又认为爱情是一种虚幻宗教的天堂,人们应该怀着有趣的怀疑态度凝视它,带着一种温柔、熟悉的轻蔑,一种难为情的怀旧感。如今,到了中年,他开始知道,爱情既不是一种优美状态,也非虚幻。他把爱情视为转化的人类行为,一种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一天接一天,被意志、才智和心灵发现、修改的状态。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斯通纳》读后感:芸芸众生的俢渡与沦陷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