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生命的真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

生命的真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尚不能看清,而须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能看得出来。

——黄仁宇

图片

读罢此书的几点感受:
1.可以试图去改变规则,但最好不要去改变环境,你只能适应它
张居正、海瑞胸怀改革大志,但变化甚微。历史环境本就如此,一人之力很难改变文官集团的政治体系,与之博弈的代价是惨重的,但是历史需要这样的人,虽然历史规律不变,但是这样的人多了,社会才会有变革,才会有创新。如果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与当前环境较量,不妨尝试先适应它,只有放下高傲的身姿,承认自己的平凡,才能在变化多端的境况中随机应变。

2.阴阳之道,和合为妙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大小、方圆、好坏、正反、对错……

没有什么绝对的事物,只是我们在其对立面产生的一孔之见而已,当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好时,势必要在以坏人的尺度中来对比,其余事物亦是如此,只有通过对比才能知晓另一方的情况。但对比的度很重要,也很难把握,正所谓过犹不及,不及而退,太强则折,太弱则化,混沌的社会需要使自己处于一个中度的地位,不至于进退两难。同时居安思危、饮水思源亦深系此道。

3.道德先于法,则乱;法先于道德,则治
中国传统历史向来以道德为重,且多以“儒家学说”作为治国理念,甚至到清代,亦有许多大儒,崇尚儒家的治国之道。这些无形或有形的思想通常为文官所操控、文人所敬奉,因此,出现了较多统治集团难以决断的事情,同时也会导致在以道德为大前提的环境下冤假错案频频出现。现如今,我们通常会听到“道德绑架”一词,意指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以个人道德评判尺度,对当事人进行道德破坏指责。故道德也是一种相对性名词。传统社会在大一统的道德管理下,创新是一种冒险,现如今,创新好像很匮乏,难道这是“文化基因”在隐隐作祟?

4.“心学”会让人迷乱,不如“行学”来的实在,知行合一正得此义
5.历史终究是一面之词,却又是惊人的相似
我们恰好在历史的长河中乘舟而行,顺水而下,逆流而上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前者乃顺天道,后者乃逆乾坤。如此,方向之谈,不足为虑。

王朔曾说:“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历史书、对历史的看法。……《万历十五年》像一扇窗,打开了我的视野”,我也有这样的感触。

最深的感触是这本书提出的“大历史观”,就像王小波说的:“它就好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的前辈”。读罢有种大彻大悟、醍醐灌顶之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生命的真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