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观后感:画面写实与人性夸大的困圈

上应反思“振兴人”,下应顿悟“开通心”。

图片

昨天下雨无事,看了朋友推荐的一部电影:《隐入尘烟》。看之前我只知道讲的是张掖的农村故事,而且催人泪下。

看完之后上网一了解,发现评分很高,口碑很好,获奖也不少,两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特别夫妻”的故事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和共情,共情这个词放在这里貌似有点不恰当,但用同情代替,却不能准确描述观众的心理定位。

凡是被感动到热泪盈眶的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经历过电影主角的艰辛生活或是目睹过这样的生活画面;二是善良的人被这种悲惨的生活和平淡无声的感情所感动。而真正经历过的人,现在应该很少有机会或有条件在这个时候看到这部电影,被感动大多是“假城市人”。

电影里的许多画面是真实存在的,甚至比这更惨也不足为奇,打胡基、割麦子、耕地、扬场……也许有些地方现在也存在,而这些我全部体验过,所以能真切地体会到那些画面,有怀恋、有悲叹、有忧愁、有欣喜。

这种真正的身临其境和感同身受才会带来极大的心理冲击,然后那些过去的一幕幕犹如潮水般涌来,将人淹没,一次次地拍打在那颗不愿面对过去的心,最后退去后的潮水汇集了一层层水雾蒙在眼睛上。

没有波澜壮阔的场面、没有慷慨激昂的配乐、没有你是我非的对白,犹如一双毫无声色的眼睛,把那些简单平淡中的幸福看完,把那些沉默灰色的悲伤记住,把那些触人心弦的故事讲完。人们惊讶于世间的悲惨之外,毫无知觉地被故事代入,无论是亲历过的深切回味还是同情后的真挚触动,都是对现实的尊重。

我始终在强调“画面”的真实性,这里的画面是零碎的、拼凑的、各自有名的,这种画面也可以被称之为农村生活的片段,所以这种真实的力量是无穷的,极具感染力和杀伤力。

但影片中有几个场景令人发怵,如有铁和贵英由于或多或少的缺陷被家人抛弃、两次搬家没有任何人来帮忙、建土坯房家里人连面都没有、有铁多次献血后张永福的儿子的无情、贵英给有铁送饭掉入河道村里人却无动于衷……

我无法想象人情能冷漠到这种程度,况且那已经到2010年了,不是饥荒年代,不是战争年代,不是奴隶时代,更不是原始社会。在我的认知中,甘肃人有着独特的西北朴性、善性、德性。况且,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是在农业的基础上运行的,土地是统治阶级管理国家的工具,土地上的农民大都有“厚德载物”的品行,尤其是甘肃,或者电影里的张掖地区,有着极其特殊的“内地性”,这种内地性是以土地为载体的,这种载体往往有其独特的“文化基因”,作为与肉体基因共存的隐性因子主导着人们的的内生行为,于是,“善德是内生的”。

但电影里描述的村民无情、冷漠、残酷……

农村与城市相比有着其独特的“运转体系”,这种体系往往是自主形成的,而无形的集体观念又往往深入人心,所以我是不太相信2010年会在农村出现电影里那样冷漠的场景。过度放大人性,过度解剖人性,过度推演人性,这不合实际,也不贴和农村的人际生态关系。

所以,反映农村生活艰苦、回忆农村生产生活历程、提醒农村发奋图强、自省农村发展困境、呼吁关注农村生活等等,这一切都可理解,都能合理地定义这部电影,它确确实实具有年代感、生活感、真实感和共情感。但是把人性的解析放进来,不断用不切实际的场景去阐释人性的特质,并融入到凄苦悲凉的故事情节当中,这确实能引起观众的公愤和对主人公的极大同情,为电影增添几份毫无逻辑的魅力,但是这样的语境、时代、群体真的如此吗?农民的身份不会改变,他们也许坐井观天、也许闭门造车、也许认定天命,但“土地人”的身份是真实的,他们绝对清醒这一点,将人性的丑恶赋予在农民身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一种掩人耳目的“卖点”、一种变相的丑化、是一种欠考虑的过分倾吐、是一种主观刻意的猜度、是一种无声无息的侵犯、是一种天马行空的“电影式”表达、是一种缺少体验的“商业化”运营……

脱贫攻坚战已经“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来势汹汹,可是一片片农村地区和城市相比,可谓:“一乃华灯天上人间,一乃蝼蚁地上魔炼”。

因此,上应反思“振兴人”,下应顿悟“开通心”。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隐入尘烟》观后感:画面写实与人性夸大的困圈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