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们需要我,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调转方向,因为我所有的飞翔,都借助着你们的翅膀。 ——题记
和母亲又一次争吵过后,我赌气地摔上了门。窗外霓虹灯闪烁,人影三三两两。母亲似乎在门外低声说着些什么,我听不分明,只是那深重的叹息,格外清晰。
我开始思考,母亲到底有多爱我。记忆恍若河水一般涌入脑海奔流不停,我沉下去,在母亲的爱里无力挣扎。
小学演讲比赛,那时怯场的我刚上场就忘完了词。我不知道怎么谢的幕,不知道怎么踉踉跄跄的跑进厕所哭泣,不知道怎么恍恍惚惚回的家。我锁上房间的门,坐在窗前,看着外面的人神采奕奕,很久很久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在哭。敲门声一遍又一遍,我终于咬着牙站起身来,颓然无力的打开房门。母亲揽过我,轻轻拍着我的后背,像是多年前,我还是那个小婴儿。母亲并未多说,只是微笑,然后轻轻耳语:“不必做那个永远完美的天才,每个人都有缺点。”话如泉水,撩拨我心弦。
六年级小升初,各种各样的考试一场接一场,大部分在郑州。我不得不几乎每周都要来一次。由于晕车,两个小时的车程,我基本都在晕晕乎乎中度过,考试状态自然不好。为了不晕车,母亲凌晨三四点起来,让我吃下晕车药,然后熬一保温杯的白粥到郑州再喝。不去考试的日子里,每天早上,不论早晚,不论冷暖,总有一碗粥静静放在桌子上,这么多年日日如此,氤氲着热气,熏出了我的眼泪。
刚上初中时我迷恋上了写作。一方斗室,多卷书籍,我嗅着淡淡墨香,走进每本书背后的世界。绚烂的晨曦,澄澈的月光,映着书本上的文字,温润如玉。我每天提笔写下心之所想、目之所及,恬静而舒适美好。可总有些声音,不合时宜,结束了我的愉悦。那个声音说,真是个书呆子。或许并无恶意,但格外刺耳。我撕碎了不少的文稿,好在妈妈及时把我拦住。她还是那么温和,即使我把卧室弄得一团糟。她说,何必在意别人呢,你是你自己啊。
我想起一个个早晨,她逆着朦胧的光和我告别,我羞涩得并未挥手,只是妈妈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眼前,然后一次次感慨,才离开家,又想她了呢。
总是等到失去,才徒劳地吟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为何不珍惜当下,莫让往后的岁月里,总有一种感情叫后悔,缠绕着你,让你痛苦到窒息。
此刻,我终于明白,在过去的4910天里,妈妈那颗柔软温热的心到底载着多少对我的爱。
有多少呢?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
只知道,大到足够温暖我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