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理想国和现实国

嗨!少年:

你好哇!

遇到个在精神世界可以畅通无阻沟通的学生,对于老师而言,无疑是幸运的。

当然我也希望你能这样想,双向奔赴的关系,沟通才有意义嘛。

我猜你一定生活在一个特别有爱的家庭,所以我眼前的你才有着不凡的谈吐、渊博的知识以及难以掩饰的对未来的探寻。

被书喂大的小孩儿,小小年纪都是人间清醒。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想要什么,更难得是还能处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因为被书喂大的小孩儿,可以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独自品味自己的精神食粮啊。

被书喂大的小孩儿,一头扎进书里,快乐的忘记了一切。

但是被书喂大的小孩儿,从书房走到教室,远方的辽阔和现实的逼仄,又极容易让人陷入迷茫。我猜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类似的感觉?

被单调且枯燥的学习压得喘不过气,那种窒息感让严重的时候,还挺人绝望的。

我不想给你灌鸡汤,因为这就是现实。我更不会告诉你,长大了就好了。

因为困惑并不会随着长大而消亡,困惑一直都在。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困惑一直都在,那我们何以维系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呢?

答案只能是你自己。

喜欢《百年孤独》的人,对孤独这个词一定有着别样的理解。孤独是一群人的狂欢,不被理解,不被认同,都是孤独。

遇到同频共振的人,那是运气,也靠努力。能站在文学殿堂里的人,知识储备肯定很厉害。

现在的你,如果常常感到孤独,那就对了。因为在精神世界里,你跑的太快,同龄人甚至我们这些大人们都有点跟不上。

没有关系啊,你不必理会我们能不能跟得上,你要确定的是你跑的开不开心,有没有意义。

如果那的确是你想要抵达的终点,那就勇敢点,可劲跑。

被书喂大的小孩儿,听的歌、喜欢的人、走的路,也定是不同寻常的。相信《十三邀》这个节目你一定听说过,甚至还看过。虽然你的年龄看这个节目是有些晦涩的,但我推荐你看看钱理群那一期。

刚到贵州的钱理群被分到了一所卫生学校教语文。那里的学生根本不重视语文,第一天上课时学生就在讲台上放了一个骷髅头。他说,“我就想起中国传统老话,狡兔三窟。我说我搞两窟,我要做在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要把这个自己作为一个近期目标。”

“ 人完全没有现实目标,只有理想目标,你很难坚持。你就必须有一个现实目标可以实现,你就有一个成功感,有意义感,你才能够活下去。

但另一方面,如果你有现实国而没有理想国,你也可能最后被现实吞没了。”

不要怀疑你的坚持,我知道那是你生活的光。但是孩子啊,只有理想国是不够的,你还需要建立一个现实国,确立一个明确的近期目标。

我知道你渴望自由,你希望按自己的心意来过。可是我一直认为自由就在我们心里,只要保持人格独立、精神独立,那么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剥夺我们的自由。

而这些对你来说,并不难做到。

把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当做自己近期目标的钱理群,和北大教授,并无冲突。

你呢?

有自己想要实现的近期目标吗?

咱可是要读北大中文系的小孩儿,那近期目标不得考个年级前十?

马尔克斯说,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你还这样年轻,还有许许多多光辉灿烂的时刻要去经历。而目前的苦闷或者说寂寞,不过是提前预支了而已。

不过是读读书,听听歌,做做题,考几场重要的考试,走过几个绕路口罢了。

愿你拥有此时此刻。

请你深信理想国就在前方!

快乐很奢侈,但你要有!

小仙儿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少年的理想国和现实国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