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说,我们需要的是能鼓励我们超越自我的伴侣;我们在追寻的是能激发人生意义与方向,并在我们受到考验时,给予我们帮助的人际关系。这也就是“灵魂关系”。
然而真相的是,很多时候我们被亲密关系伤害的概率要大于陌生人。陌生人带给我的伤害,或许吃顿美食、逛个街、找朋友吐槽一番、睡上一觉就翻篇了。因为陌生人带给我们的伤害都是讲出来的,而亲密关系中的伤很多都是看不见的。譬如不主动沟通的冷暴力之伤,譬如一方多年付出,不希望被感谢,不过是希望能被看见,被肯定,被鼓励……被漠视对待,不被理解,似乎是很多亲密关系危机的根源。因为爱与被爱,本来就是人类的两大需求。需求得不到满足,自然会引发冲突。
“我缺的是道理吗?我缺的是方法好吧”。
书中也介绍了一些通关指南,如:
在一张纸上写下对方的优点,另一张纸写下对方的缺点,每一项优点加十分,每一项缺点扣十分。
通过这个小练习,很多人会发现其实另一半的优点到底还是多于缺点,只不过是我们在生活中太期待自己的需求能被看见,被满足,所以无形中放大了对方的不足,或者说注意力聚焦点太过关注对方的缺点。
万能的“发现你的美好特质”练习法试起来啊!
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亲密关系,“发现你的美好特质”都超级好用。
可以记下来,也可以大声地向对方表达出来,如我发现你最近在( )方面进步特别大;我发现你其实是一个特别( )的人;我觉得你在( )方面好像特别有天分哦……
试一试,相信不是奇迹就是惊喜!
除了“美好特质”法,我个人还比较喜欢的一个方法是:
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写下来:
我愿意为了你而做出努力和改变,所以从今天开始,我能为你做到的事情有:1、2、3……
沟通和改变当然是双向的,对方同样在另一张纸上写下TA能为你做到的事情有哪些。
《亲密关系》中还有一个有效沟通的八个纲要问题,个人认为在实际生活中,适用很多关系的沟通,如下:
①我想要什么?
② 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的?
③ 我所表达的情绪,有哪些是绝对真实的?
④ 我或我伴侣的情绪,是不是似曾相识?
⑤ 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⑥ 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⑦ 情绪背后有哪些感觉?
⑧ 我能不能用爱来回应这种感觉?
越来越觉得歇斯底里时,恰恰是一个人最为无助的时刻。好像只有夸张的肢体、行为,才能让内心那个无助的自己不受伤害。其实争执前,双方不如先明确一个前提,合还是分,如果前提是合,是为了更好的相处,那不妨朝着合的方向分析、沟通、解决,找到双方都能自洽的方式。
与其争执,不如用可操作的方法去解决。人生实苦,但有人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