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米》读书笔记 -别为执念赔付了人生

别为执念赔付了人生

有句话这么说:“深陷过去的执念,会连未来都赔上。”
所谓执念,是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想要而得不到,放不下又满怀不甘。
坚持是种好习惯,但过于执着的念头容易让人走进死胡同,反被无形禁锢住。
《问米》中神秘的通灵师阿让即是如此,因为一场虚妄的执着,流落异乡荒废半生。
故事中的“我”去越南拍摄纪录片,结识了通灵师阿让,发现他居然是浙江人,出国前是省越剧团的演员。“我”原本不信鬼神,但在目睹阿让几次神乎其神的问米仪式后,被彻底折服。
数年后,“我”出差越南又见到了阿让,却发现他根本不会通灵,并得知了他的往事。
18岁那年,阿让爱上了同在剧团的32岁花旦,不过对方只当他是小辈。花旦与已婚的团长相好,还托阿让送情书。阿让忍不住告诉了团长妻子,结果她自杀了,团长因此被撤职,花旦也去了外地。
八年后,花旦在越南患了绝症,弥留之际。阿让辞了职,花光全部积蓄陪她治病,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她死去。临终前,花旦希望阿让能让她有个完整的尸身。
就为了这句话,阿让赔上了自己的未来。
为了让她能够一直冻在太平间,阿让签约殡仪馆做了通灵师。他完全不懂法术,只不过会演戏和察言观色,会提前调查客户的信息,因此做得像模像样。
十年后殡仪馆拆了,他竟然带着防腐处理的尸体和棺木同居在陋室中。他没法成家,没法完成攒钱办剧团的梦想,青壮年的宝贵时光全耗在了虚妄的执念中。
阿让“问米”十余年,解了无数生人对亡者的心结,却解不了自己的。他渡得了别人,却渡不了自己,为执念埋葬了人生。
有人说得好:“一个人的执念过强的时候,执念本身就成了魔障。”
因为执着,追求绝不动摇。但执念太重,很容易让人走火入魔,做出匪夷所思、无法理喻的事情,继而摧毁原本正常的人生。
学会与执念和解,放下内心重负,才能让生活回归安宁,这也是在善待自己、放过自己。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问米》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