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圈成“洞房”的悲喜性原因
——读管用和《猪圈里的洞房花烛夜》感思
文/杨国庆(湖北)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句古诗写出了人人期盼的美好、欢庆与幸福。古往今来,新人入洞房被许多诗人、文学家喜乐而歌,写出了无数绚丽、喜庆的诗文,对这人生幸福、浪漫的美妙、大喜时刻倾力倾情高歌。如屈原笔下的洞房,“姱容修态,絚洞房些。蛾眉曼睩,遗视矊些。”还有一些古诗句,如“百丈蔷薇枝,缭绕成洞房”;“清晓洞房开,佳人喜燕来”;“洞房窈窕春融融,真珠帘幕围香风。”等等,写出了新人在洞房里的欢美之情。有的诗句更是写出了人们对新人的深情祝福,对这美好时刻的神往:“洞房花烛夜,玳筵度、蔼春风。盈耳笙歌缭绕,满眼绮罗交错,银烛影摇红。佳期盼夕里,谈笑画堂中。”
然而,有的人的“洞房花烛夜”却是在猪圈里度过的,这说起来听起来使人感到不可思议,但这是确凿的真事。著名作家管用和先生《猪圈里的洞房花烛夜》(《武汉文学》2022年第1期)一文,就具体叙说了他和妻子结婚的前后过程。读了此文不禁让人唏嘘不已,更是让人愤懑、沉思……
全文笔调悲慨,文字质朴,深沉讲述了这事的始末。真可谓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结婚本是人生大喜事,实际上成了悲剧性之事,这是带着泪水办婚礼,是悲戚与欢乐握手,悲愤与喜庆同在。作家与女友吕棕楠1963年五一劳动节结婚,可爱情之路经过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曲折和艰难。之前,他的女友在县新华书店工作,十分敬业、认真,领导和同事们都喜欢她。但发生了不测之事,她被下放回农村,她是营业员不是干部,按政策不属于下方对象。主要原因是文教局的肖某掌管全县文教、财经大权,将一些不该下放的人下放了。那个肖某还一直对作家搞文艺创作“充满了嫉妒”,曾写信到《长江文艺》告作家的“黑状”。与此同时,他刚将作家的女友下放,就把自己在农村的弟弟弄到新华书店做临时工,“原来他心有预谋”。从中看出这个肖某是个假公济私的人,人性极端鄙劣,千方百计为家族谋私利。这种行为和人性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从古至今人们对嫉妒是非常痛恨的,如古人言“嫉妒者,亡身之害也”,意为嫉妒是亡命的大害。这个肖某的下场很可能不妙。而作家的女友回到农村没有住房,“在生产队里咬着牙干重体力劳动的活”,作家于是决定“尽早结婚”。然而没有婚房,最后在原水利局丢下的一间偏房里成家。“原一半是厨房,一半是猪圈”,那厨房已有人做了结婚的用房,而作家无奈中只得将十多平米的猪圈作为洞房。同时与另一间洞房“用破旧的木板隔开,上面还空着。实际是在一间房内。”
可以想想,现在年轻人结婚是何等气派何等风光,那物资条件和住房、洞房比作家结婚的条件强一百倍还不止。没有婚床,女友“娘家拿来一个破旧的棕绷子”,没有蚊帐(当时要布票买),好心的广播站长把新夏布蚊帐借给了作家。当时是困难时期,“一切凑合着结婚”。也要看到,大多数人是很善良很热情的,文化馆熊馆长召集一伙人为作家和女友举行了婚礼,“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的”。老天也来凑热闹,“当夜倾盆大雨,很矮的猪圈屋上叮叮咚咚响过不停。”看着这样的婚礼和洞房,读者一点也喜不起来,而多是心酸、苦酸和同情。古书记载,当年王安石结婚喜乐得很,他将两个“喜”字并在一起写成“囍”字贴在洞房门前,庆贺自己的新婚,这一风俗流传至今。可作家的新婚之夜哪里有点欢喜乐庆的氛围和环境呢?但作家心底无私,喜庆自来,以苦为欢,以愁为喜,以穷为乐 :“洞房花烛夜,听着一阵阵雨声,想到我俩风雨同舟苦恋两年,终于同床共枕了,感到特别温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古诗云“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作家的新婚之夜与这场景形成天壤之别的鲜明比照。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和要事。作家限于当时的困难条件,
“一切从零开始”。没有饭桌,将妻子陪嫁的旧洗脚盆翻过来,搁上两个小碗,坐在小木板凳上吃饭。作家是受过多种磨难之人,对这窘况看得很平淡。他曾在汉阳县一中当教员三年,“学校领导把我看作是下等公民,受到不公正待遇,限制人身自由,劳动惩罚,言语凌辱,身心受到莫大的伤害,盼望有个安身立命之所。现在总算有个家了,我心满意足”了。这真是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文章写结婚的情势、过程很是艰难,洞房简陋得不能再简陋,条件艰苦得不能再艰苦,用旧洗脚盆翻过来当饭桌吃饭,如今有谁是这样吃饭的?可见当年的条件与生活实在是太艰难太艰苦了。也正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作家由此而发愤图强,多年来在文学创作上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灿烂星空。几十年持恒写作,为湖北和武汉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文章写得于悲戚中透出坚定,于平朴中显出高雅,于愤慨中坚守平静,于贫苦中表达喜乐,于曲折中收获爱情,于艰苦中举办婚礼,于坚毅中携手洞房。实在令人感叹,更是令人钦佩。同时也给人多方面的启示:那就是对爱情要真心追求,志同道合,那怕条件再艰苦,过程再曲折,也能收获美满幸福的婚姻。作家与女友的恋爱、结婚就是最好的明证。只要真心相爱,即使生活再艰苦、艰难,也能抱得美人归。这使人想起黄梅戏《天仙配》中的董永和七仙女,两人在破窑里结为夫妻也感到很甜蜜很幸福。要互爱,这是婚姻的基础和关键,是双双入洞房的前提和必然归宿。作家当教员受到歧视和凌辱仍是一心一意爱着女友,未婚妻下放回农村干重体力活,同样对作家朝思暮想,这纯真宝贵的爱情当然、必然地决定了两人“洞房花烛夜”的圆满实现。再就是对婚姻要有乐观主义精神,特别是受到挫折时要不怕困难和阻力,相信明天会更美好。作家与妻子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与信念完成入“洞房”的人生喜庆大事的。
作家在平朴纯实的书写中,还显示出娴熟的叙事艺术。一是巧用对比手法,深刻透视人性。肖某人性恶劣卑鄙,打压正直,以权谋私,他实在是不得人心。而广播站长和文化馆熊馆长等人,人性善良,热心快肠,为作家办婚礼提供热情支持。肖某与他们一对比,人性高下善恶立马显见。二是细节描写让人难以忘怀,深深打动读者。当年由于物资匮乏,“没有糖果和香烟招待客人,因为是实在买不到”;两人入“洞房”后,仅仅“一人吃了一个粗糙的黑面包”;而且当夜下大雨,屋上“叮叮咚咚响过不停”;吃饭时只得把一个“旧洗脚盆翻了过来,搁上两碗小菜”。这一连串的细节写出了作家初婚时日子的清贫与蹇困。可他与妻子却将这苦日子过得甜滋滋的。这见出作家高宽清朗的可贵襟怀。三是心理描写细腻。作家结婚前后都很困苦艰难,然而他想得开,还高兴,这表现出他个性乐观,心胸宽阔。即使以前在学校受到不公正对待,他也没有怨气、怨恨和悲观情绪。他想到“现在总算有个家了,我心满意足”。读者也看出来,作家结婚太艰难了,也太辛苦了,这不得不让他思考未来,“面对未来却一片迷茫,不敢多想。感觉是幸福还是酸楚?说不明白,我心中五味杂陈”。作家当年实事求是地坦诚了对未来的担忧,是很自然很正常的,说明他放眼长远,心胸宽远,实际上他思考的未来并不糟糕,他靠不懈的奋斗,成功地走到了今天。
法国十九世纪文艺理论家泰纳说过,文学有时代,环境和种族三个因素包含其中。应该说,文章都体现了出来了这三个因素:作家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前期那个很困难的年代与时代里,在很特殊的环境中,与“种族”即某个不屑之人的博弈中,并在许多好心人、热心人的关心下,完成“洞房花烛夜”的,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这也是猪圈成“洞房”最根本最重要的历史性、悲喜性原因。
作者简介
杨国庆,男,中国作家网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