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从家庭教育视角看《海的尽头是草原》

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和女儿两人包场看了部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每次都是她负责选片。

该影片根据历史上“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危机。

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向中央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

在这里,远离家乡的孩子们要学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面对新的家人。而他们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被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一一化解。

作为喜欢研究家庭教育的人,就从我的角度去谈谈观后体验吧。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当杜思瀚听到妈妈的姐妹对妈妈说逃离的时候把身子弱的带走、另一个留孤儿院后,冲进大雨里,把自己淋到发烧,最终留在了妈妈的身边。在每个孩子眼里,妈妈都是他的全世界。于是,姐姐杜思珩的命运便被这一场雨定格。

杜思珩来到草原后,一直无法忘记离开妈妈的伤痛,孤僻,倔强,没有安全感。她一直努力寻求找到妈妈的方式,尽管草原的妈妈、草原的家对她百般包容,但她还是无法从阴影里走出。

对于孩子的童年来说,父母的陪伴至关重要,无论因为什么原因,一定要把孩子带在身边。近日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他提到自己因为避难而离开妻子儿女六年,他为此追悔莫及,写文章希望告知所有的父母,不管怎样,不要离开妻子儿女。

童年遭遇大灾大难,父母不知身在何方,杜思珩的一生都在治愈不幸的童年。

温暖的关系滋生内心的力量。不幸的杜思珩,幸运地遇到了她的草原妈妈萨仁娜,面对杜思珩的各种表现,她都以全然地包容与疼爱来对待她,甚至,自己的亲生儿子都吃醋,告知爸爸,妈妈待她比对自己好。

有温暖的关系滋养着,杜思珩内心的力量没有消失,直到她的青年时期,她依旧没有放弃寻求妈妈的希望。只是,在逃离的时候陷入流石,草原哥哥那木汗为了救她被草原吞没,永远离开。

伤心欲绝的草原爸爸妈妈最终还是接纳杜思珩,让她改名那木汗,用这样的形式延续草原哥哥那木汗的生命。

杜思瀚最后找到杜思珩相认后,他问她是否怨恨他们。杜思珩说一开始会,后来,有了自己的草原家庭,并有了自己的子孙后代,一切也都释怀了。在草原形成的这些温暖的关系支撑着杜思珩更好地活着。相比杜思珩,抛弃她的妈妈和哥哥反而一辈子都活在悔恨之中。

无论多大的孩子,都需要妈妈的疼爱。那木汗小时候烧坏了喉咙,无法正常发声。杜思珩到来后,妈妈所有的关注和陪伴都给到了这个新来的妹妹。那木汗内心是失落的。

那木汗是整个影片当中的悲剧角色,少时喉咙致残,后来母爱被夺,再是因为救妹妹失去了生命。这样的悲情彰显了草原人民人间大爱。但从那木汗的角度去看,心疼,不忍直视,毕竟,他也是个孩子。

影片以杜思瀚寻找失散的妹妹杜思珩为线索,娓娓道来,还原当时的一幕幕,揪住人心,悲凉中有大爱,值得细细品味。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从家庭教育视角看《海的尽头是草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