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到课程》读书笔记 -当捕捉到清晨的思想高光后

笔记本电脑上的登录信息被刷新,公众号用扫码的方式登录不了,还要账号密码,怎么也想不起来,备忘录里居然也找不到登记的信息,耽误了一个学生的生日信发布,消极的情绪一下窜上来,抱怨老臭净帮倒忙。

要通过原来的注册邮箱找回密码,可是被告知原来的邮箱长久未使用已收回,需要提交一些审核信息,手持身份证拍照还好,其他关于什么时间注册之类的信息哪里记得清晰,果然,等待了一天,审核未通过。

那一刻的心,是有点崩溃的。

缓缓,慢慢来,学生的信已经通过另一个软件平台发布并及时送出祝福,在下一个学生生日到来之前,我还有时间想办法,总会有办法的。

忽然想起,办公室里的电脑我扫码登录过,没有被刷新,次日清晨六点多就去办公室,把学生的信发布在公众号,并尝试通过更换密码或者更换邮箱账号的方式找回密码,家里笔记本是最常使用来发布公众号推文的,总得登录。

可是,更换密码需要录入原来的密码,更换邮箱账号也需要原来的登录密码,几近绝望的心,趋于平静了,因为已经无奈至极。

在办公室,没有开空调,就闷着高温任凭汗水直流,专心致志地去处理,无果,好吧,只能作罢。

眼下,要发布推文的话只能暂时去办公室操作了。继而,我想到抽空把以前可能使用过的密码一个一个罗列出来,尝试一个划去一个,总会被我找回的吧。可过了一整天,我还没抽出空来。

今日五点,迷迷糊糊准备起床之时,脑中忽然蹦出一个密码,忽地清晰,天呐,这不就是当初设置的密码吗?腾的起来,以飞的速度跑去开电脑,尝试登录,居然成了,要不是想到两个孩子还在睡觉,我一定得欢呼一下。

登录成功后,本想去修改密码,想想作罢,还是把账号密码登记一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说,我的记性真的很差很差了。接着,更换一个新的邮箱账号,以免再次被划入那个坑里。

事后几点启发,一,重要的账号和密码,不能简单用手机号发短信找回密码的,要记录备忘,以便需要时进行查询,不要太相信脑子的记忆力。二,一些绑定的邮箱等账号,如果长期不使用,要及时更换,以免套进死胡同里。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办法总比问题多,遇到事情不要着急,不然让情绪占了上头,大脑一旦被情绪掌控,就很难理智地去解决问题,不仅伤人害己,也终将于事无补。

有些事情,需要遵循“让子弹飞一会儿”的原理,在“飞”的过程中,与时间发酵,脑子会调用所有与之有关的信息帮助你达成既定的目标。这也就是心理学上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毕马龙效应、自验预言效应、期待效应等),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最后,非常感谢清晨时光,五点左右起床的生物钟,基本稳定,许多好的灵感都是在这时候迸发,就像今天忽然冒出的密码记忆一样。

祖庆老师在《从课堂到课程》一书中说,写作对个体的价值大于对他人的价值。你写下来就是你自己的作品,不论写得好不好,既是你曾经的故事,也是你未来的精神财富。“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就像《神奇飞书》中说的,“每个人的故事都很重要”。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从课堂到课程》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