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世界一个阿甘式的微笑 -《阿甘正传》

当洋洋得意的人类用必然性来自欺欺人试图统治世界的时候,偶然性就在上帝的身后冷冷的予以嘲笑。

绥安感到自己如同一只在地上快速而张皇奔跑的蚂蚁,一只小小的可怜的随时会被踩在脚下的蚂蚁。而抬头四望,熙来攘往的人们,谁又不是如此呢?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如电流般传遍身体,她颓然坐在地上,唯有阳光依然照射大地,周围也仍有绿树葱郁,而不远处举办的车展,那人为制造的喧闹,终于如跳梁小丑一样被绥安从脑中过滤出去。绥安在这几近呆滞的状态中伴着时间静静流逝。

幼儿在旁边兴致勃勃地观看小蛤蟆的活动。一个清浅的水池,中有一块不小的石头,而石头和池边的夹缝处正好架有一根粗细适中的木棍,而这成就了小蛤蟆的天堂。小蛤蟆足有上百只,它们身子摞着身子,一层一层蠕动着,个个努力向上爬去。终于有那英勇善武者脱颖而出,它们四肢交替,快速敏捷地踩着同伴的身体向着更高更远处进发。

而征程却并不一帆风顺,因为石头对它们来说,就如同一座小山,而且它们爬行的路线又多陡峭难行,它们又是那么的瘦小,所以,中途折戟者此起彼伏。而幼儿就在那些英勇悲壮的壮士的跌落中锐声叫了起来。是的,可怜的小蛤蟆们!如此奋力拼搏也只是换取了不懂事的幼儿兴奋莫名的尖叫。如果它们看过同样作为人类中一员的鲁迅的《看客》,也许也会来一句:fuck you! 然而,又有谁能不被“fuckyou!”一回呢?谁能慈悲为怀呢?如果不能普渡众生,慈悲为怀又有何意义可言呢?!

可是,又何必如此深究呢?无布施心而自居于布施之上者何其多也,非如此不人类耶!

绥安无不悲哀地摇了摇头。就是自己,又何尝没有居高临下的虚荣心呢?鲁迅的《求乞者》实在是很有见地的概括。

绥安思忖之此,好像吃饭吃到中途需要停下来休息一样,她也长长地吐了一口气,间歇符响起,她扭转头,向四空环视一周,然而声音色彩都不具真实感,既非超尘脱俗的仙人,想当哲学家的心也一点都没有,却如此恍惚如幽灵,那么到底是为了何事将自己弄成了如此的境地呢?

莫可说呀,莫可说。蝇营狗苟的那些画面一页页闪过,在自己头顶嗡嗡作响。周围都是浑水,如何才能清者自清呢?看着就够讨厌的了,莫说去做了,可是怎样才能逃离那样的境地呢?唯有······

鲁迅的《采薇》中伯夷和叔齐终于是不食周栗而饿死了。可是,哪里有他们愿意吃的食物呢?哪里有呢?

而自己有资格做那不食周栗的追随者吗?现实吗?!理想说到底,也只是不适应现实的心理障碍罢了。不设法克服它,那就只好如不会走路的小孩子一样要吃各种苦头了。

美好永远是伴随着丑恶而生。曲线救国很多时候是必须要走的路,只要心里有着美好的蓝图,沼泽地垃圾场就会顺利跨越的。

呵呵,没什么大不了的。绥安这样一想,感觉轻松了不少,好像抖落了什么沉重的包袱似的。当然,那包袱还会时不时的攀附到她身上,但她相信,自己下次照样可以甩掉它。

哼哼,要打倒她可是没那么容易的!

绥安这样想着,脸上挂起了坚毅的微笑。

恰在这时,幼儿用了如天籁般的声音叫嚷着:“妈妈,妈妈,快看啊!快看,那个小蛤蟆爬到顶了,它胜利啦!”

这声音真是极具效力,一下子就把绥安拉回了现实之中。哦哦,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副画面啊,如此可爱的儿子,如此灿烂的阳光,还有那些可爱的小蛤蟆可以看,自己可真是庸人自扰之了。绥安安妥了自己的心神,陪着幼儿为那些虽容貌丑陋但倔强不屈的小蛤蟆们加油鼓劲。

此为四年前的旧作,当时正沉浸在鲁迅的文字里不能自拔,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就也带了冷峻的因子,还颇有哲学意味。(揶揄一笑)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给世界一个阿甘式的微笑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