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

文/刘明礼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意味着秋和冬的交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这时的天气,昼夜温差最大,寒潮一波胜过一波,朝露凝结成霜。寒霜冷露,送走了秋天,也催使着冬的脚步迫近。
霜落地,秋亦残。你看,田地里的庄稼,已收获殆尽,路边的扁豆蔓都蔫了,叶被霜打成了黑色,绿色的麦田也披上了一层轻俏的白纱;大地露出苍黄的本色,显得略微有些凄凉;芦花摇曳,落叶缤纷,树上的叶,有的变红,有的枯黄,风轻轻一吹便洒落一地;太阳越走越远,只剩下少有的温柔;秋云散漫,月华萧萧……

天儿一天天愈发地冷了,空气中漾起了阵阵寒意。屋檐下的燕子,早已不见了踪迹,雀儿们也不像往日般的欢愉。只有村子里的道道炊烟,还是那样执着地升起,袅袅的、直直的,映衬着苍茫的长空。忽而,一阵轻风吹过,烟柱被风儿折弯,像是给农家小院梳起一条长长的辫子。须臾,炊烟又不急不缓地散开,漫上房顶,挂在树梢,笼罩起农家悠闲的日子。

收完秋、种上麦,是庄稼人最闲适、最惬意的一段时光。种田人,心中总是牵挂着土地,纵没有活计,也会常到田间走走。对他们来说,土地和庄稼,是最大的慰藉。田野间,不时有背着手的老农,踩着垄背,绅士般慢条斯理在麦田里走着,像将军检阅士兵一样,检阅阵列齐整的麦苗,眼望那一垄垄的麦苗,就像是在阅读优美的诗行。菜地里的白菜已裹起了心,用手摁摁,瓷实得顶手,肥硕碧绿的叶子,青翠欲滴。一畦畦大萝卜,用雪白的手臂撑着它的绿伞。微微笑靥,写在老农脸上,更写在他们心里!

从田野向村子望去,微微雾霭中,村庄像海市蜃楼中现出的美丽小岛,静谧而安详。白杨、垂柳、枣树、榆树、槐树,错错落落,把村庄围得个严严实实。只是,它们难以抵挡季节的欺凌和风的肆虐,大多落光了叶子。枝头飘零的少许黄叶,不知道是对秋天的留恋,还是挣扎着在与寒风对垒、与时令抗争。有牧羊人从村子里走出来,挥动鞭子,吆喝着羊群。路边的枯草随风摇摆,茂密之处没过了羊群,若不是有村子和麦田的衬托,还仿佛置身于茫茫草原。

趁着农闲,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村里留守的多是一些老人、妇女和孩子。天气晴好,他们便到街上,坐在南墙根的路沿,晒着太阳聊些家长里短。身后的院子里,房沿上、屋檐下,摆满了黄澄澄的玉米,树上挂着一串串红红的辣椒。鸡在院子里觅食,狗伸着懒腰打盹,猫儿调皮地蹿来蹿去。

谁家门口挂起了大红的灯笼、贴上了喜联和红双喜字,一队婚车驶进了村里。新娘的一身红衣,把农家的日子渲染得愈加火红……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霜降时节​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