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盛福
对每一届学生,我都要讲这样一件事:若干年前,在H中学,晚上在寝室值班,半夜,我总被上卫生间的学生惊醒。学生寝室里的电被控制了,灯自然开不了,但走廊里和卫生间内装的是声控感应灯。寂静的夜晚,突然听到学生的一声大喝,再跺上一脚,整栋楼的灯都被震亮了。那学生到了卫生间又是一声断喝、一次跺脚,感觉地动山摇。隔了几分钟,咚咚咚的,那学生脚步如鼓点般地跑回寝室,然后“哐啷”一声把门关上。有时一个晚上要出现几次这样的情况。每次值完班,第二天,我都哈欠连天,苦不堪言。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听了我的讲述,同学们笑着说,那一定是胆小的学生,担心身后有鬼。于是,我又强聒不舍:半夜怕鬼,那午休的时候,应该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吧。如果你被老师叫去耳提面命,回来时同学们午休了,你则应该怎么做呢?说归说,笑归笑,哪个孩子的本性不善良呢?从那以后,午休时,若有学生回教室,都是蹑手蹑脚的。
是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明灯,需要我们用一切美好的思想去点亮,理想信念、诚信友善、敬业奉献……毕淑敏说,每个人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要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和妻子的睡眠质量都不太好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半夜起床去卫生间,我们都心照不宣地轻悄悄地,也不开灯,以免扰醒了对方。有时就着月光,有时就着路灯的微弱光芒,实在看不见,妻子则拿着手机照明,我则从床头柜上摸起手电筒。其实,她每一次起床我都隐隐约约地知道。白天记起时,我劝她晚上起床要开灯,别磕碰到哪,得不偿失,她却依然外甥打灯笼——照旧。每每想起这些,心里总是暖暖的。
我的邻居夫妻俩都退休了,儿子在南昌工作,他们经常坐晚上一两点的火车去南昌。有一年暑假的晚上,我防汛回来,碰到他俩出门。女子把钥匙插进锁孔,转动钥匙,轻轻把门关上,再打上反锁。然后,男子拎着行李箱,女子打开手机电筒,轻悄悄地下楼。家有芳邻,何其有幸!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世事不尽美好。
一天,下了晚自习,学生们都走完了,只有Z同学孤独地站在校门口。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平常都是Z同学的妈妈来接。上次晚上放学,Z同学的妈妈就没有按时来接,打她的电话,一直在通话,我只好开车把Z同学送回了家。后来Z同学的妈妈回电话,说一直有事在打电话,忘了接孩子。这天,又是我值班,早上是Z同学的爸爸送她到校的,她爸爸加了我微信,还问了晚上几点放学。我通过微信语音联系她的爸爸,但没人接听。Z同学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找出了电话号码,我拨打了她爸爸的电话。彩铃音乐结束了,依然没有接听。Z同学又将她姑姑的电话报给了我,电话很快打通了。我说明了原委,Z同学的姑姑向我表示了感谢,让我把手机给Z同学接听。我依稀听到,Z同学家庭发生了变故,她的爸爸和妈妈今天已办了离婚手续。我知道Z同学的内心一定很痛苦,昏黄的路灯映照着她的脸,我看见两行泪水从她的面颊滑落,像两道清泉,冰冷冰冷的。她显得很平静,面色黯然。我想,她的内心一定更加黯然。Z同学把手机递给我,说她姑姑在乡下陪着奶奶,Z同学的爸爸喝多了酒。她说她自己走回去,我怎能放心,于是我又开车送她。我努力寻找着合适的话语安慰她,“人生难免会遇到风雨,或早或晚,你要坚强,要好好读书,为自己读书……”我只听到她轻轻地“嗯”了一声。我还想引用冰心的话来鼓励她,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但我知道,此刻,我的劝慰苍白无力,无法点亮她心中的明灯。
回到学校,我无比烦躁,又感到莫名的忧伤,眼前不断浮现起Z同学那黯然的神色。这世间的人都怎么变了,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管了?忍不住,给Z同学的妈妈发了条微信:“不管大人的是非对错恩怨情仇,孩子是无辜的,请善待自己的孩子。”Z同学的妈妈立马回复:“我去接女儿了,在门口等了许久没看到她,我以为她被她爸爸接走了……”顿时,我又重拾了信心,天下的父母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
毕淑敏说,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要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永远大于暗影。请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