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
张长青
近期央视正在热播电视剧《大秦帝国》,说实话,我对历史剧不感兴趣,尤其是古装剧,一方面,因我的历史知识太浅薄,对一些历史事件知之甚少,要么只知皮毛,要么一窍不通,近期偶然一次不经意间碰巧看到CCTV1正在午间档播《大秦帝国》,其中的一个片段—秦国正在举全国之力修建郑国渠,我陡然觉得里面台词很耳熟,场景、画面有种熟悉和亲近感,对对,我明白了,原来最近我正在阅读《大秦帝国》这本书,碰巧刚好在书中描述到这一部分内容。
这本书是我在县图书馆借的,向来对历史书籍不太感冒的我,自从读了《汉朝哪些事儿》和《大汉的彷徨》以后,使我的读书观有了一定的变化,崇尚现实主义的我,被这两本历史书籍深深折服,作者用幽默诙谐的话语把当时的历史现实描述的生动传神,使我一下子被深深吸引,原来历史竟然这么有趣,看完这两本后,我毫不犹豫的又到图书馆,专门在历史小说书架前漫无目的的搜寻,看能否找到让自己心动的历史纪实小说,不经意间书架上《大秦帝国》突然映入眼帘,我顿时眼前一亮,先翻看了几页,发现其中的文字描述颇具引吸力,就借了回来,遗憾的是,我只看到下部第五卷,上部和前四卷没发现,想着不好再去麻烦管理员,就只好匆匆忙忙的借这卷先读吧。
这一卷直接从吕不韦被处死,李斯受到重用,郑国渠修建、秦灭六国、定南海诸岛、北击匈奴这些事件展开,整个描写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情节曲折感人,内容扣人心弦,情感荡气回肠,整个人物事件围绕秦王嬴政展开,历史场面大气恢弘,气势磅礴,描写秦王嬴政在大秦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励精图治、呕心沥血、勤政为民,胸襟颇大,智慧非凡,上演了一个个感人泪目的历史画面,真实还原来了历史上秦王嬴政不为人知的一面。
以前我了解秦王嬴政更多的是他残暴的一面,只知他在位时刑法严酷,修筑长城劳民伤财、焚书坑儒摧毁文化,正面的知道他统一六国、建立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文字、钱币等,在阅读了这本书以后,颠覆了我以前的认知,使我对秦王嬴政有了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
从秦统一六国来看,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一方面是历史潮流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和其雄才大略是分不开的,为了解决关中天旱靠天吃饭局面,确保旱涝保收,他不计前嫌,重用韩国人郑国,修建了泽被后世的郑国渠,使关中沃野成为天府之国,后来水工郑国告诉其真相,原来在秦修郑国渠初衷是韩国国王的疲亲策略,但秦王嬴政不计前嫌,仍委郑国以重任,全力支持郑国完成这项盛世水利工程。在工程的修建中,嬴政亲自查看,亲力亲为,听取并采纳大臣李斯和水工郑国的建议,调集人力财力,爱惜民力,体恤民情,操持政务,操劳人民,不忘黎民百姓。
秦王嬴政除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苍生而操劳之外,他也是一位铁血柔情、有古道热肠的贤明君主,在关键时刻,他为国操劳、为民着想,不顾个人安危,当得知驻守南海诸郡的元勋老臣王翦生病后,不顾群臣建议,毅然决然的不远万里,驾车亲自前往,带去咸阳的最好医生和草药,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王翦性命,感动的老臣热泪盈眶,后来王翦和蒙毅在海南病逝后,嬴政亲自部署将老臣的遗体千里迢迢护运回咸阳,并给于最高礼遇的殡葬,这些行为,导致民众也好、官员也罢,都极力拥护和爱戴秦王嬴政,众臣鞍前马后,拼死甘愿为其效力,人人为其行为所感动,个个没有二心,一心为秦。
秦王嬴政作为一国之君,明事理、分曲直、晓大义。在涉及国家大事时,虽然自己心里有主意,但是绝不武断,要群臣商议、辩论,完了以后再做决定,这样的民主商讨做法,在我国古代的封建帝王中是少有的,即是耍手段,也让反对者心服口服,无言以对。其中明显的事例,就是秦朝建立后是推行郡县制还是诸侯制问题,他先让各位大臣畅所欲言,各自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大家进行评判,最终决定推行郡县制。
秦王嬴政心胸开阔、胸怀天下,统一六国,当上皇帝后,安边抚民、休养生息,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得到民众的支持,后来的焚书坑儒,也是情非所愿、万不得已,秦始皇对文化人士蛮重视的,将天下学士儒生召集到都城咸阳,给予很高的礼遇和很好的待遇,但是以淳于越为首的一帮儒生不知好歹,当朝对秦实施了八年的郡县制进行质疑辩解,呼吁实行周朝诸侯制,这些嬴政都网开一面,一直到后来,方士侯生和卢生纠结一帮文人包括儒生暗中聚集,企图颠覆秦国政权,复辟六国,秦始皇嬴政是在证据确凿、事实清楚地情况下才焚书坑儒的,当然难免有一些受蒙蔽的冤枉者,回想一下,他这些做法,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随便安置一个罪名,那都是杀头之罪,但是嬴政一直等到一切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方才出手,不得不说其高明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