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好人,首先做一个明白是非曲直的人

做一个好人,首先做一个明白是非曲直的人,做一个能够从世界来观照生活环境的人,做一个头脑里有两种不同声音却不影响行动的人,做一个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人。做不到这些,怎么能说自己是一个好人呢?须知,好人是非常不容易当的。

没有偶然,所有偶然都是内情不为人知的必然。

即使被家暴,即使开直播把她难堪的事情抖落出去,她依然说他是爱她的。为什么这样?因为她是向往爱情的,她不想被爱情打败,那样显得太狼狈。这也是很多女人失恋之后不愿意承认男的不爱她的原因。女人到底是感性的,在真相面前还可以自欺。不然,自己成为什么了?被利用的工具?自己只是被利用的物件?这否定了她的眼光,也摧毁了她的心理期待,打击了她的人格尊严。女人从内心层面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曾颖的文字是另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值得思考。她其实告诉我们,爱就是接纳,信赖和奉献。所有关系的破裂都源于接纳——这个人与人交往的基础的脆弱。接纳没有建立起来,是谈不上爱的。

人与人交往的标配是尊重,是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我们会更尊重那些有才华的人,尊重那些有能力的人,尊重那些有思想的人,尊重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利益的人。而对于那些样子丑的残疾的人更加苛刻一些,更冷漠一些。除非ta有令人惊艳的东西。比如ta拥有过人的才气,有巨量的财富,有超一般人的能力。这些东西相比较ta的外在,能让你震动。因为这些东西不是先天具有的,是需要后天的功夫才能达到的。后天的功夫对很多人来说是艰难的。自己达不到,也就对那些能达到的人刮目相看了。其实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你先天不足,又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那么你必须得有拿得出手的资本。这个资本不仅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而是也是你欣赏自己,感觉有底气的前提。

羡慕往往发生在自己没有对方有之间。严重的羡慕会发展为嫉妒恨上,但是倘若羡慕的对方有一天失去了拥有的,他就会生出幸灾乐祸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不会彰显出来,可能以假惺惺关心的样子表现。这两种体验看起来不同,但本质一样,那就是丛林思维。希望自己做人上人,或者人群里具有别人羡慕的资本,自己倒霉了渴望别人同情怜悯。得意时候忘形,失意时候崩溃,不具有同理之心。

只要有人的地方,荒诞就可能存在。美国的《赫芬顿》邮报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向公众提出一些非常离谱的观念,比如太阳围绕地球转,彩票是非常好的投资方式,个子高的人跑步越容易缺氧等等,让他们做判断。但是结果却表明,每一条离谱的观念,都有20%左右的人会盲目相信。这就是著名的“无知五分之一法则”,也就是说无论一个观念多么的离谱可笑,在全世界总会有20%的人盲目的相信它,有些人知识的匮乏、或者说认知的障碍,看起来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不要与思维不在一个层面上的人争辩,那只能是鸡同鸭讲。

写了一篇与安倍晋三有关的文,很多内容基于报道,但是有人上来留言就说这也能洗。把关键信息转发给他。你会发现,不少人不谈事实,上来就谈立场,个人以为,文字等读者,两者是可以沟通灵魂的关系。不看事实,立场先行的人是不值得交流的。即使是关注者。人总是愿意和自己认知匹配,或者高于自己的人交往,当然如果认知不同,你也可以兼容,如果你愿意,不过对这样的人还是小心谨慎一点儿吧。

说明,昨天文章里最后一张上的人是小岛秀夫,不是嫌疑人山上徹也。笔者编辑的时候没有特别声明,只是写了据说信仰相同。引起了误解。致歉并感谢读友。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做一个好人,首先做一个明白是非曲直的人
分享到: 更多 (0)